莫春天氣漸清和,枝上紅稀地上多。
惟有松筠四時好,風枝雨葉綠婆娑。
當機突出鴨吞螺,奈此懸崖峭壁何。
等是蘇溪蹲坐處,且非蒼檜影婆娑。
歲首未入春,風氣已稍和。
我睡意慵起,如此鳴禽何!駕言之東園,落海亦已多。
江南無堅冰,綠池生微波。
挹彼蒲萄醅,酌我鸚鵡螺,雖無絲與竹,倚樹自高歌。
矯首東南望,稽山郁嵯峨。
兒曹幸力穡,老子得婆娑。
有酒忘杯,有筆忘詩,弄溪奈何。看縱橫斗轉,龍蛇起陸,崩騰決去,雪練傾河。裊裊東風,悠悠倒景,搖動雲山水又波。還知否,欠菖蒲攢港,綠竹緣坡。長松誰剪嵯峨。笑野老來耘山上禾。算只因魚鳥,天然自樂,非關風月,閒處偏多。芳草春深,佳人日暮,濯發滄浪獨浩歌。徘徊久,問人間誰似,老子婆娑。
暑往鍾山阿,巖幽清興多。
薰風自南發,森松鳴絃歌。
玄猿嘯白日,丹鳳巢桐柯。
靈芝秀深谷,祥雲盛嵯峨。
樹隙觀天碧,天清似綠荷。
迥聞樵采木,曲澗沿珠螺。
鳥樂山深邃,予歡顏亦和。
野人逢問處,樂道正婆娑。
習氣不解老,壯心故嵯峨;
忽與鄉曲齒,方驚年許多!
有眼不自見,尚謂朱顏酡;
今朝鏡中逢,憔悴如枯荷。
形骸即遷變,歲華復蹉跎;
悟此吁已晚,即悟當若何?
烏兔兩惡劇,不滿一笑呵;
但淬割愁劍,何須揮日戈。
兒童競佳節,呼喚舞且歌;
我亦興不淺,健起相婆娑。
蟋螭結蚓走長坡,百盡蒼煙出女蘿。
削柿徵膏憐俗薄,和泥封痏謝官多。
輝輝野日晞寒發,索索剛風起細哦。
幸自本無飢渴慮,不知事此婆娑。
老境俗緣減,閒居幽事多。
去沙通斷澗,插援護新荷。
棋罷看山臥,釣歸搖楫歌。
餘年端有幾,風月且婆娑。
向來玉燭四時和,共慶秋田黍稌多。
但得貧民同一飽,黃堂無事且婆娑。
東浙饑難住,西湖遠不多。
好辭松葉面,來聽竹枝歌。
水屋花千繞,巖林錦一窠。
秋深道途好,老子亦婆娑。
冰壺出水淨無波,不著漂漂一葦過。
鼓角聲沈知夜寂,梧桐葉盡覺秋多。
年侵容鬢煩霜雪,涼到衣裳惜芰荷。
只恐桂花零落盡,空留清影自婆娑。
涼鏷冷籃鍛攏⒂晗糲艏趾傘?/p>
草閣簷虛覺山近,蓬窗地迮得香多。
謀身自拙窮無鬼,閉戶長閒睡有魔。
台省諸公盛冠劍,固應老子得婆娑。
卻日莫揮戈,君當聽我歌。
花殘狂有限,酒熟悶無多。
生理憑長鑱,幽情寄短蓑。
江湖秋萬里,未死且婆娑。
老來詩興苦無多,折得梅花奈若何。
便恐飄零不堪觸,正須繞樹數婆娑。
詩翁愛竹有佳句,詩就移官可奈何。
密葉歲寒應更好,賸來和雪看婆娑。
盤石新封翠蘚,破龕重繞青蘿。
喚起驚回殘夢,月篩林影婆娑。
百年一夢欲誰何,底事容心強揣摩。
便續淵明歸去引,不題工部醉時歌。
故山已恐鶴相怨,陋巷何妨雀可羅。
多謝詩仙喚愁醒,簿書叢裡少婆娑。
王門一歲幾經過,客裹承顏未厭多。
詩捲心胸傾錦繡,珍庖盤釜薦麟駝。
自慚淮海可憐客,每費江湖無盡波。
玉樹芝蘭為公喜,庭空千丈影婆娑。
昔尚父之之國,嘗寢甘而見譏。
懷與安其費日,亦館人之或知。
豈以抱當世之志,而常後可為之時耶。
有美一人兮居今而與古謀,氣飄蕭兮好修。
邑中之晰兮獨能闖閫宎於軻邱,扈芷蘅兮荃其佩。
櫝驪珠兮匣干將而未試,雖未試吾何慊兮,
顧簪裳猶可隱蝸廬。般礡兮天地儼其蓋軫,
一世系望兮如蒼生何。君何心兮山之阿,
{奭斗}甓社兮羞藻芹,無為此焉婆娑。
鳳城煙靄思偏多,曾向劉郎住處過。銀燭焰前貪勸酒,
玉簫聲裡已聞歌。佳人惜別看嘶馬,公子含情向翠蛾。
今日重來門巷改,出牆桐樹綠婆娑。
漢字娑的含義
娑
(形聲。從女,沙聲。本義:起舞的樣子)
同本義 [dancing]
娑,舞也。--《說文》。
子仲之子,婆娑其下。--《詩·陳風·東門之枌》
漂動、輕揚的樣子 [fluttering]
脩初服之娑娑兮,長余之參參。--《後漢書·張衡傳·思玄賦》
又如:娑娑(漂揚的樣子)
娑
挑逗 [tantalize]
鬧清明鶯聲婉囀,蕩花枝蝶翅蹁躚,舞東風剪尾娑人。--元·無名氏《焚兒救母》
又如:娑人(挑逗人)
娑婆〔世界〕
[梵sahā] 佛教指釋迦牟尼所教化的三千大千世界的總稱。『娑婆』意為能忍受。
娑suō[婆娑]見"婆⒌"。
────────────────—
娑suǒ 1.見"馺娑"。
────────────────—
娑suo 1.見"邏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