璞玉光寒冰雪氣,松柏操彰湛水裡。
分明消息砂中金,丈夫自有沖天志。
一莖四花,挺然拔萃。
其臭如蘭,其標如芷檀啄簇煙而不繁,
勁節疾風而不倚。是以昂山有山林軒昂之志。
山林與朝市,隱處俱未是。
只個西枝西,默坐且求志。
吾愛盧征君,高臥嵩山裡。百辟未一顧,三征方暫起。
坦腹對宰相,岸幘揖天子。建禮門前吟,金鑾殿裡醉。
天下皆餔糟,征君獨潔己。天下皆樂聞,征君獨洗耳。
天下皆懷羞,征君獨多恥。銀黃不妨懸,赤紱不妨被。
而於心抱中,獨作羲皇地。籃輿一雲返,泥詔褒不已。
再看緱山雲,重酌嵩陽水。放曠書裡終,逍遙醉中死。
吾謂伊與周,不若征君貴。吾謂巢與許,不若征君義。
高名無階級,逸跡絕涯涘。萬世唐書中,逸名不可比。
粵吾慕真隱,強以骨肉累。如教不為名,敢有征君志。
國破不共天,軍行卻掃地。
一言活萬人,三泖終吾志。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姬旦制冠裳,萬古承其賁。
偶以衣狙猱,奔騰裂且棄。
承雲本妙音,鱗羽爭辟易。
魯門鐘鼓聲,轉使爰居悸。
物類何繽紛,人已非一致。
韙哉尼父言,盍各言爾志。¤
瑞麥歌懷安,三岐及六穗。
嘉祥不虛出,良以氣和致。
人言一劃木,華枯且為異。
況茲一日食,有是三足記。
此邦今扶風,中興號佳地。
去年歲千厄,眾懼憂莫弭。
入春雨暘若,嘉驗應期至。
賢侯政事師,其清一杯水。
孜孜布上德,唸唸在民事。
東都循吏孰,漁陽史君似。
一麥露雙穎,異世風同軌。
華黍續新雅,嘉禾繼前瑞。
老夫臥陋巷,聞此躍而起。
一廛猥受滕,二天幸托冀。
誰謂大慶賚,俯亦及憔悴。
自今豐年兆,不苦力田匱。
當知太守心,根源自宮閉。
務豐且重谷。感召至茲類。
昔襦今五誇,千里共衣被。
相逢二三叟,相慶更相慰。
不圖田里歎,轉作謳歌喜。
酡顏溢鄉老,歡聲浹鄰比。
餘波剩沾丐,罔功有餘愧。
攄毫頌公德,拜手及公賜。
長安咫尺天,政聲轉聞易。
嘉汝龔黃績,寬予堯湯備。
歸袞陳歸禾,經綸展斯志。
盤誥通凡民,風雅出賤隸。
後世諸老生,懷疑以沒世。
喧呶挾訓詁,洋溢滿天地。
多聞豈無取,大義恐憔悴。
譬彼醫之工,用藥不相比。
未足以愈病,或者反致崇。
我欲刊眾訛,引之於平易。
當世無聖人,誰其哀此志。
露白天如洗。淡煙輕、疏林映帶,遠山橫翠。對此情懷成甚也,雲斷小樓風細。獨倚遍、畫闌十二。花館雲窗成憔悴。聽賓鴻、天外聲嘹唳。但不過,悶而已。房櫳深靜難成寐。夜迢迢、銀台絳蠟,伴人垂淚。巴得暫時朦朧地。還又匆匆驚起。漫自展、雲間錦字。往後各收千張紙。念夢勞魂役空凝睇。終不負,驂鸞志。
春冰無真堅,霜葉失故綠。
鶡疑鵬萬里,蚿笑夔一足。
二豪爭攘袂,先生一捧腹。
明鏡既無台,淨瓶何用蹙。
(古蹴、蹙通。
)盆山不可隱,畫馬無由牧。
聊將置庭宇,何必棄溝瀆。
焚寶真愛寶,碎玉未忘玉。
久知公子賢,出語耆年伏。
欲觀轉物妙,故以求馬卜。
維摩既復捨,天女還相逐。
授之無盡燈,照此久幽谷。
定心無一物,法樂勝五欲。
三峨吾鄉里,萬馬君部曲。
臥雲行歸休,破賊見神速。
(晉卿將種,常有此志。
)
洞曉玄機,深明丹奧,賴與祖宗符契。龍耕虎種,玉液金芝,好個道家活計。丹灶容光,睹個嬰兒,旋繞驚天駭地。馭紫雲、翠鳳相迎,真的上仙苗裔。三陽首、玉藥天香,琪花寶樹,掩映瑞雲佳麗。天光瀲灩,桂影扶疏,鯤化大鵬相繼。休謂狂言,性理分明,消息至人才藝。在英豪決烈,精誠果敢,性情高志。
清秋無所為,遇酒量地醉。
醉則遺形骸,兀然外天地。
塵世多得失,古事有興廢。
更復不快飲,徒為亂人意。
屈原貴獨醒,賈誼每流涕。
二子竟中夭,惜哉且自棄。
蒼苔晚雨濕,紅葉北風厲。
樂鄉聊可謀,悲秋豈吾志。
東鄰年少養獰鷹,置之臂上拊阮頻。
呼來麾去性日馴,癡兒偶然見之嗔。
鷹張利爪絮兒身,眇其只目視主人。
主人初以鷹為戲,一日悔欲自斷臂。
非我類者其心異,吾賦鷹詩所以志。
拍手闌干外。想回頭、人非物是,不知何世。萬事情知都是夢,聊復推遷夢裡。也幻出、雲山煙水。白白紅紅雖褪盡,盡倡條、浪蕊皆春意。時可醉,醉扶起。瀛洲舊說神仙地。奈江南、猿啼鶴淚,怨懷如此。三五阿婆塗抹遍,多少殘櫻剩李。又過雨、亭皋初霽。慚愧故人相問訊,但一回、一見蒼顏耳。誰念我,鷦鷯志。
職思既殊。
亦各有司。
念我同僚。
悲爾異事。
之子之遠。
悠悠我思。
雖無贈之。
歌以言志。
薤實菜中芝,仙聖之所嗜。
輕身強骨幹,卻老衛正氣。
持錢易百本,僻處多隙地。
雨余土壤滋,栽植勤我隸。
今年時澤足,灌汲免遠致。
朝畦已芬敷,零落發鮮翠。
嗟余百不偶,六尺自知愧。
雖甘老支床,同願壽閱世。
晨餐入匕箸,美不儷羹胾。
神農豈欺予,魏姥有前志。
巍巍孤高亭,念我昔所喟。
子也時一登,千載起立志。
了卻兒癡外。撰園林、亭台館榭,謾當吾世。紅楯朱橋相映帶,人在百花叢裡。更依約、垂楊襯水。檜柏芙蓉橙桂菊,也還須、收拾秋冬意。閒坐久,忽驚起。繁華寂寞千年地。便淵明、桃源記在,幾人知此。雙手上還銀菟印,趁得東風行李。看鄮嶺、鄞江澄霽。從此歸歟無一欠,但君恩、天大難酬耳。嗟倦鳥,投林志。
直把肌彌錘子,正打虛空鼓子。
穩坐寥寥而不妨,全身寂寂而忘志。
漢字志的含義
志
(形聲。從心,士聲。戰國文字,從心之,之亦聲。意為心願所往。本義:志氣,意願:心之所向,未表露出來的長遠而大的打算)
同本義 [will]
志,意也。--《說文》
志,德義之府也。--《國語·晉語》
夫志,氣之帥也。--《孟子》
在心為志。--《毛詩序》
思慮為志。--《春秋·說題辭》
志者,臧也。--《荀子·解蔽》
志者,欲之使也。--《鬼谷子·陰府》
詩言志,歌永言。--《書·舜典》
父在觀其志。--《論語·學而》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小子安知壯士志哉!--《後漢書·班超傳》
又曰「士志
志zhi
⒈心意,意向,決心:詩言~。意~。立~。~在四方。有~者事竟成。
⒉記,記住:博聞強~。永~不忘。〈引〉表示不忘:喬遷~喜。沉痛~哀。
⒊記述,又指記事物的書或文章:雜~。碑~。墓~。《三國~》。地方~。
⒋記號,標記:標~。栽樹為~。
⒌〈方〉稱輕重,量長短:用秤~一~。拿尺~一~。
⒍[志士]有崇高志向和道德的人,又指愛國的有氣節的人:~士仁人。
⒎[志願]
1自願。
2志向,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