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上南山路,松行儼如廡。松根礙幽徑,孱顏不能斧。
擺履跨亂雲,側巾蹲怪樹。三休且半日,始到毛公塢。
兩水合一澗,潈崖卻為浦。相敵百千戟,共擂十萬鼓。
噴散日月精,射破神仙府。唯愁絕地脈,又恐折天柱。
一窺耳目眩,再聽雲發豎。次到煉丹井,井干翳宿莽。
下有蕊剛丹,勺之百疾愈。凝於白獺髓,湛似桐馬乳。
黃露醒齒牙,碧黏甘肺腑。檜異松復怪,枯疏互撐拄。
乾蛟一百丈,髐然半天舞。下有毛公壇,壇方不盈畝。
當時雲龍篆,一片苔蘚古。時時仙禽來,忽忽祥煙聚。
我愛週息元,忽起應明主。三諫卻歸來,回頭唾圭組。
伊余何不幸,斯人不復睹。如何大開口,與世爭枯腐。
將山待誇娥,以肉投猰貐。欻坐侵桂陰,不知巳與午。
茲地足靈境,他年終結宇。敢道萬石君,輕於一絲縷。
一笑春無語。但園林、陰陰綠樹,老紅三數。底事東風猶自妒,片片狂飛亂舞。便燕懶、鶯殘初起。芍葯荼還又是,仗何人、說與司花女。將歲月,浪如許。悠悠倦客停江渚。寄扁舟、浮雲蕩月,棹煙帆雨。留得閒言閒語在,可是卿卿記齲待盡把、愁腸說與。泛梗浮萍無定准,怕吳鱗、楚雁成離阻。歌未了,恨如縷。
攜手登高賦。望前山、山色如煙,煙光如雨。少日憑闌峰南北,誰料美人遲暮。漫回首、殘基冷緒。長恨中原無人問,到而今、總是經行處。書易就,雁難付。斜陽日日長亭路。倚秋風、洞庭一劍,故人何許。寂寞柴桑塞花外,還有白衣來否。但哨遍、長歌歸去。尚有孔明英英者,悵孔明、自是英英誤。歌未斷,鬢成縷。
烈士生不遇,棲棲為旅人;英魂死不沒,凜凜為明神。
明神受帝命,廟食福我民,牲酒可足言,壓抑姑少伸。
火旱千里赤,與人下雷雨,降水不反壑,談笑出平土。
善人錫之福,奸偽亦擊汝。
豈若世上人,吞聲氣如縷。
雅歌堂下新堤路。柳外行人相語。碧藕開花,金桃結子,三見使君初度。樓台北渚。似畫出西湖,水雲深處。彩鷁雙飛,水亭開宴近重午。溪蒲堪薦綠醑。幔亭何惜,為曾孫留祝碧水吟哦,滄洲夢想,未放舟橫野渡。維申及甫。正夾輔中興,擎天作柱。願祝嵩高,歲添長命縷。
薔薇花謝去。更無情、連夜送春風雨。燕子呢喃,似念人憔悴,往來朱戶。漲綠煙深,早零落、點池萍絮。暗憶年華,羅帳分釵,又驚春暮。芳草淒迷征路。待去也,還將畫輪留祝縱使重來,怕粉容銷膩,卻羞郎覷。細數盟言猶在,悵青樓何處。綰盡垂楊,爭似相思寸縷。
花夜雨。渺渺綠波南浦。擘絮晴雲山外吐。凝情誰共語。十二玉梯空佇。閒卻瑣窗朱戶。久客念歸歸未許。寸心愁萬縷。
妾家鄧侯國,肯愧邯鄲姝。
世本富繒綺,嬌愛比明珠。
十五學組紃,未嘗開戶樞。
十六失所適,姓名傾里閭。
十七善歌舞,使君邀宴娛。
自茲著樂府,不得同羅敷。
涼溫忽荏苒,屢接朝大夫。
相歡不及情,何異逢路衢。
昨日一見郎,目色曾不渝。
結愛從此篤,暫隔猶恐疏。
如何遂從宦,去涉千里途。
郎跨青驄馬,妾乘白雪駒。
送郎郎未速,別妾妾仍孤。
不如水中鱗,雙雙依綠蒲。
不如雲間鵠,兩兩下平湖。
魚鳥尚有托,妾今誰與俱。
去去約春華,終朝怨日賒。
一心思杏子,便擬見梅花。
梅花幾時吐,頻掐欄竿數。
東風若見郎,重為歌金縷。
杉窗秋氣深,入夜四簷雨。
枕冷夢忽醒,獨對孤燈語。
流螢隱迴廊,驚鴻度寒渚。
空令一寸心,悠悠生萬縷。
黃栗留鳴春已暮。西園無著清陰處。昨日驟寒風又雨。花良苦。信緣吹落誰家去。病起日長無意緒。等閒還與春相負。魏紫姚黃無恙否。栽培齲開時我欲聽金縷。
芸堂春早,正芳苞紫萼,籠煙調雨。隱隱朝陽歌宴罷,擁出三千宮女。醉面勻紅,香囊暗惹,鵲尾煙頻炷。廬山佳致,依然都在庭宇。因念一種天香,當年巖谷下,想難儔侶。一旦呈祥都占斷,閬苑瓊林歌舞。瑞彩扶疏,錦籠綽約,蘭蕙應羞妒。明朝勝賞,有誰同唱金縷。
月華冷沁花梢露。芳意戀、香肌祝心字龍涎饒濟楚。素馨風味,碎瓊流品,別有天然處。圍爐屈曲宜深炷。留取春光向朱戶。綠綺聲中誰暗許。小窗歸去,夢迴猶記,金鼎分雲縷。
沙上盟鷗鷺。笑吟翁、夢今不到,草堂深處。金屋重重春睡暖,傍翠偎香步步。已自摘、蟠桃三度。舊日畫眉情性在,更君房、妙絕文章語。消受得,乘鸞侶。樓中燕燕誰家祝又從新、移根換葉,栽花千樹。第一信風春事覺,莫遣綠羞紅污。早早做、闌干遮護。天上姻緣千里合,喜乘槎、先入銀河路。人似玉,衣金縷。
帖子傳新語。問自來、翰林學士,幾多人數。或道江心空鑄鏡,或道艾人如舞。或更道、冰盤消暑。或道芸香能去蠹,有宮中、斗草盈盈女。都不管,道何許。離騷古意盈洲渚。也莫道、龍舟吊屈,浪花吹雨。只有辟兵符子好,少有詞人拈齲誰肯向、帖中道與。絕口用兵兩個字,是老臣、忠愛知艱阻。寫此句,絳紗縷。
破帽吹愁去。繞郊墟、殘灰敗壁,冷煙斜雨。舞馬夢驚城烏起,散作童妖灶語。漫說與、謝仙一句。猶記醉歸西州路,問行人、望望驪烽誤。幾未失,喪公屨。高高況是興亡處。望平沙、落日湖光,暗淮沈楚。寂寞西陵歌又舞,疑塚嵯峨新土。黯牛笛、參差歸路。試問文君容賒否,待東籬、更就黃花浦。拚酩酊,涴藍縷。
華燈明月光中,綺羅絃管春風路。龍如駿馬,車如流水,軟紅成霧。太一池邊,葆真宮裡,玉樓珠樹。見飛瓊伴侶,霓裳縹緲,星回眼、蓮承步。笑入彩雲深處。更冥冥、一簾花雨。金鈿半落,寶釵斜墜,乘鸞歸去。醉失桃源,夢迴蓬島,滿身風露。到而今江上,愁山萬疊,鬢絲千縷。
雙拂黛停分翠羽,
一窩雲半吐犀梳。
寶靨香,羅襦素,
海棠嬌睡起誰扶。
腸斷春風倦繡圖,
生怕見紗窗唾縷。
曉來雨歇風生,素商乍入鴛鴦浦。紅蕖翠蓋,不知西帝,神遊何處。羅綺叢中,是誰相慕,憑肩私語。似漢皋佩解,桃源人去,成思憶、空凝佇。肯為風流令尹,把芳心、雙雙分付。碧紗對引,朱衣前導,應須此去。好揖清香,盛邀嘉客,杯行無數。喚瑤姬並立,如花並蒂,唱黃金縷。
春半年已除,舊聞詩人語。
老夫始信之,倍覺傷時序。
方春未來時,屈指朝朝數。
十分擬春來,欲與春為主。
那知事已乖,十日九風十。
縱得暫時晴,應酬紛萬緒。
舉眼看枝頭,春事已如許。
還憶故園花,連年成間阻。
南園亦可人,雖美非吾土。
願天早放歸,容我老農圃。
月下與風前,對花歌且舞。
日日是青春,何必唱金縷。
匹馬鍾山路。悵年來只解,郵亭送人歸去。季子貂裘塵漸滿,猶是區區羈旅。謾空有、劍鋒如故。髀肉未消儀舌在,向樽前、莫灑英雄淚。鞭未動,酒頻舉。西風亂葉長安樹。歎離離、荒宮廢苑,幾番禾黍。雲棧縈紆今平步,休說襄淮樂土。但袞袞江濤東注。世上豈無高臥者,奈草廬、煙銷無人顧。箋此恨,付金縷。
漢字縷的含義
縷
(形聲。從糸,表示與線絲有關。婁聲。本義:麻線)
同本義 [thread]
縷,線也。--《說文》。段註:「凡蠶者為絲,麻者為縷。」
麻縷絲絮輕重同,則賈相若。--《孟子·滕文公上》
有布縷之征。--《孟子》。註:「紩鎧甲之縷也。」
餘音裊裊,不絕如縷。--蘇軾《赤壁賦》
或斷絕眾縷,繞帶手腕。--《潛夫論·俘侈》
又如:縷綦(用線織綦);縷綵(用各色不同的線縷成其文采)
泛指細而長的東西,線狀物 [filament]
漢氏諸陵無不發掘,乃至燒取玉匣金縷。--《三國誌·文帝紀》
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馮延己《鵲踏枝》
又如:縷子
縷(縷)lǚ
⒈線:千絲萬~。
⒉詳盡地,一條一條地:~陳。~析。
⒊量詞:兩~麻線。三~炊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