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春龍焙走新茶,儘是西溪近社芽。
才拆緘封思退傅,為留甘旨減藏家。
鮮明香色凝雲液,清徹神情敵露華。
卻笑虛名陸鴻漸,曾無賢相作詩誇。
秋日苕溪路,輕舟棹晚霞。
夢魂猶畏客,行李乍離家。
細細來涼吹,娟娟有晚花。
平生雲水興,老境似難誇。
人生無百年,誰問嶺龜蛇。
容顏鏡水換,老醜不可遮。
慇勤守此歲,來歲復如何。
南鄰祭灶喧,北裡驅儺嘩。
須臾罷元為,但聽樓鼓撾。
明朝四十過,暮景真易斜。
初心自慷慨,白首還蹉跎。
寄語少年子,雖強不足誇。
二十五宗詩有派,九成宮帖字名家。
何須奠去無人識,政自吟來與舅誇。
夜來誰共泛靈槎,飛上牽牛織女家。
但覺滿身天雨露,絕無一點世塵沙。
秋將寒玉清風陣,月借鎔銀潑浪花。
投曉歸來互相告,等閒休向俗人誇。
谷雨已過又梅雨,故山猶未致新茶。
清風兩腋玉川句,三百團應似太誇。
短箋小草墨痕斜,句法來從和靖家。
吟賞豈無神助筆,護持疑有物司花。
莫因山鳥啼榕樹,便憶河豚飽荻芽。
多少邦人沾賸馥,願碑遺愛永傳誇。
壞徑泥深古檻斜,居然幻作貴游家。
小亭自課僮鋤草,空室俄驚女散花。
便覺麝囊無遠韻,頻挑蟻蠹有新芽。
紫薇紅藥催公去,獨許詩留野老誇。
銅瓶只插碧桃花,日對幽人靜不嘩。
為爾細觀冰雪艷,就中便覺牡丹誇。
忽有西山使,始遺七品茶。
末品無水暈,六品無沉柤。
五品散雲腳,四品浮粟花。
三品若瓊乳,二品罕所加。
絕品不可議,甘香焉等差。
一日嘗一甌,六腑無昏邪。
夜枕不得寐,月樹聞啼鴉。
憂來唯覺衰,可驗唯齒牙。
動搖有三四,妨咀連左車。
發亦足驚疏,疏疏點霜華。
乃思平生游,但恨江路賒。
安得一見之,煮泉相與誇。
世間平遠景,萬幅在洪家。
晚至番君國,方知不是誇。
秋林半丹葉,秋草多碧花。
隔山五六里,臨水兩三家。
罾魚與伐荻,各自有生涯。
平池散雁鶩,繞捨栽桑麻。
客至但舉手,土釜煎秋茶。
城中不如汝,切莫慕浮誇。
霜菊娟娟尚有花,蕭條廳樹暮啼鴉。
萬竿修竹開侯府,十里青山隱相家。
麋鹿並游諳野性,詩書相對是生涯。
冷官自有貧中樂,敢向朱門肉食誇。
三綱亡有辨夷華,一處分明萬不差。
可怪棄君逃父客,妄談心印自雄誇。
紫絲暉粉綴蘚花,綠羅布葉攢飛霞。
鶯舌未調香萼醉,柔風細吹銅梗斜。
金鞍結束果下馬,低枝不礙無闌遮。
長陵小市見阿姊,濃薰馥郁升鈿車。
莫輕貧賤出閭巷,迎入漢宮人自誇。
文聚星辰衣彩霞,問誰兄弟是劉家。雁行雲摻參差翼,
瓊樹風開次第花。天假聲名懸日月,國憑騷雅變浮華。
曾窮晉漢儒林傳,龍虎雖多未足誇。
陰崖虎豹露須牙,元是枯槎著蘚花。
不向明堂支萬祀,玄冬苦節未須誇。
學詩少日賦梅花,詩老忘言借齒牙。
媟語淫言漫元白,單傳衣缽勿矜誇。
見說西京有魏家,瑞雲吹紫染芳華。
移將萬里豪門貴,幻出千枝傾國葩。
新佩荷囊重漬色,更乘蘭馥七香車。
倡花野蕊都銷盡,來配姚黃得共誇。
揮毫曾對沈郎花,好事今同元亮家。
看即槐庭滿桃李,霜枝留與野人誇。
漢字誇的含義
誇
(形聲。從大,於聲。本義:奢侈)
同本義 [luxurious]
誇,奢也。--《說文》
貴而不為誇。--《荀子·仲尼》。註:「奢侈也。」
又如:夸麗(虛美浮華);誇侈(奢侈,浮華);誇恣(奢侈放縱)
通「誇」。自大;炫耀 [self-important]
華言無實曰誇。--《周書·謚法》
富有天下而不聘誇。--《呂氏春秋·下賢》。註:「詫而自大也。」
石崇以奢靡誇人。--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又如:誇奓(自大)
大 [great]
誇,大也。--《廣雅·釋詁一》
誇者死權。--《史記·屈原賈生列傳》。集解:「泰也。」
妾誇布服,糲食。--班固《漢書
誇(誇)kuā
⒈說大話:~大其詞。~下海口。過於~張。~耀自己。~ ~其談。
⒉讚賞,頌揚:~獎。好人好事有人~。
────────────────—
誇kua 1.跨越。 2.引申為超過。參見"誇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