皤皤六十翁,碌碌三男子。
阿柴冠尚癡,阿{左木右谷}晬欲死。
盤也年未強,早為貧出任。
家庭所訓誨,仕亦當念此。
敬則能蒞官,敏則能決事。
事長如嚴師,擇交必端士。
僮亦人子耳,勿心盛氣命。
只效龍伯高,芳名播青史。
衣薰三日不歇,蕕臭十年未已。
寧為蔚宗香傳,不作魏收穢史。
聖賢志於道,朝聞而夕死。
回視名宦場,唾去如泥滓。
高風既寂寥,士俗皆靡靡。
倒行日雲暮,漏盡不知止。
遂令搢紳談,進退為難事。
二疏及淵明,千載幾人爾。
公生富貴中,習熟在紈綺。
胡為總角時,嗜好異群子。
愛視自天性,弗忍離步跬。
治官即理家,所至功可紀。
夫何不待年,棄紱休田里。
定應早聞道,追跡前賢軌。
杯深別墅春,舟漾清江水。
園棋或賦詩,此樂真無比。
優遊二十秋,所得益多矣。
臨終更琅琅,視身如脫屣。
洪範五福兼,於公未為美。
志銘乃實錄,便可當青史。
曲,郯雲台為之心醉,口占春江暖漲桃花水。畫舫珠簾,載酒東風裡。四面青山青似洗。白雲不斷山中起。過眼韶華渾有幾。玉手佳人,笑把琵琶理。枉殺雲台標外史。
何處逢神仙,傳此棋上旨。
靜持生殺權,密照安危理。
接勝如雲舒,禦敵如山止。
突圍秦師震,諸侯皆披靡。
入險漢鈄危,奇兵翻背水。
勢應不可隳,關河常表裡。
南軒春日長,國手相得喜。
泰山不礙目,疾雷不經耳。
一子貴千金,一路重千里。
精思入於神。變化胡能擬。
成敗系之人,吾當著棋史。
伏龍山橫洲渚地,人如白蘋自生死。
洪崖成道二千年,唯有徐君播青史。
鐵面郎,不願白玉堂,願著錦衣裳。
上明天耳目,下見人肝腸。
江南使者欺天隱,黃金車馱實虛牝。
忽焉青天近,天目峰前見秋隼。
父老出郭門,焚香拜使君。
使君天上鬥,斟酌元氣成冬春。
成冬春,立皇紀,董狐已修三國史,柱下惠文須出理。
江南驄,行且止,萬一讒邪塞天耳,手持堯時屈軼枝,獨立殿前言國是。
鐵面郎,真御史。
昔聞蒼鷹獄吏,今見白兔御史。
惟己酉十月,五日立冬始。
雞後涉黎明,寤者稍稍起。
有星流西北,而從東南止。
其大如車輪,蓬然曳長尾。
撒星更拋焰,遺落相蕊蕊。
其光白中黃,燭地以晝比。
行旅盡驚僕,吠犬鳴鶩雉。
墮地如炮聲,引響久未已。
床闥皆簸撼,約聞三百里。
七月嘗示異,不意復有此。
瞥過視莫諦,墮處曷究擬。
至地當有化,其形當何似。
其墮當何曜,其罰當何理。
竊謂經與緯,墮一天缺紀。
無乃金火余,其氣互合耳。
余衍固非正,謫罰自有旨。
災祥付茫茫,不敢扣太史。
河出崑崙墟,江出岷山底。
涵涵受百瀆。滾滾經萬里。
水惟准之平,而德鑒之比。
離堆與砥柱,何事中流起。
坐令平者傾,復使明者滓。
臣門雖如市,臣心要如水。
勿為砥柱激,乃作天地紀。
在家而有怨,惟舜處父子。
在邦而有怨,惟旦憂室毀。
夫豈慾哉,過是非天理。
蕭曹貧賤交,隙自將相起。
迄能除芥蔕,至死相推美。
彼亦何所監,覆轍有餘耳。
同是秦漢人,異趣百代史。
若人作何狀,立節乃殊偉。
人言此蜀珍,位卑名未起。
坐分秋浦月,攝此千里寄。
沙頭風色惡,寒城凜弘峙。
吾聞開關迎,棄遁亦復恥。
茲惟城郭臣,大義吾知已。
間道走帛書,灑血別玉季。
細君絕可人,雙飛同一死。
南八彼男兒,此婦乃如此。
骨朽香不廢,吾詩當清史。
成童入鄉校,所願為善士;富貴本邂逅,不遇亦已矣。
生輕名義重,固守當以死。
堂堂七尺軀,勿使污青史。
去年無麥,今年多稼,儘是君侯心地。向來寺寺總拘樁,今有不拘樁底寺。省倉展日,米場鐫價,萬落千村蒙惠。更將補納放寬些,便是個、西京循史。
曲如山下籐,脆若溪上葦。
春風一張王,秋霜死則已。
胡為南澗中,辛勤種柏子。
上枝撓雲霓,下根絞石齒。
伐之為梁棟,歲月良晚矣。
白首閱時人,君看柱下史。
沛國東風吹大澤,蒲青柳碧春一色。
我來不見隆準人,瀝酒空餘廟中客。
征東同捨鴛與鸞,酒酣勸我懸征鞍。
藍山寶肆不可入,玉中仍是青琅?/p>
武威將軍使中俠,少年箭道驚楊葉。
戰功高後數文章,憐我秋齋夢蝴蝶。
詰旦九門傳奏章,高車大馬來煌煌。
路逢鄒枚不暇揖,臘月大雪過大梁。
憶昔公為會昌宰,我時入謁虛懷待。
眾中賞我賦高唐,回看屈宋由年輩。
公事武皇為鐵冠,歷廳請我相所難。
我時憔悴在書閣,臥枕芸香春夜闌。
明年赴辟下昭桂,東郊慟哭辭兄弟。
韓公堆上跋馬時,回望秦川樹如薺。
依稀南指陽台雲,鯉魚食鉤猿失群。
湘妃廟下已春盡,虞帝城前初日曛。
謝游橋上澄江館,下望山城如一彈。
鷓鴣聲苦曉驚眠,朱槿花嬌晚相伴。
頃之失職辭南風,破帆壞槳荊江中。
斬蛟斷璧不無意,平生自許非匆匆。
歸來寂寞靈台下,著破藍衫出無馬。
天官補吏府中趨,玉骨瘦來無一把。
手封狴牢屯制囚,直廳印鎖黃昏愁。
平明赤帖使修表,上賀嫖姚收賊州。
舊山萬仞青霞外,望見扶桑出東海。
愛君憂國去未能,白道青松了然在。
此時聞有燕昭台,挺身東望心眼開。
且吟王粲從軍樂,不賦淵明歸去來。
彭門十萬皆雄勇,首戴公恩若山重。
廷評日下握靈蛇,書記眠時吞綵鳳。
之子夫君鄭與裴,何甥謝舅當世才。
青袍白簡風流極,碧沼紅蓮傾倒開。
我生粗疏不足數,梁父哀吟鴝鵒舞。
橫行闊視倚公憐,狂來筆力如牛弩。
借酒祝公千萬年,吾徒禮分常周旋。
收旗臥鼓相天子,相門出相光青史。
河南富貴花,人與譜姓氏。
惟茲三秀者,不譜亦名世。
肖形草木均,出處哲人似。
無然而致之,朝菌何異此。
廣陵張氏廬,厥應醫孝祀。
新豐李興塋,修柯媲白紫。
意誠物皆誠,人瑞草亦瑞。
蕭條羌水瀕,五子服喪禮。
松壑侑夕悲,竹窗湔曉淚。
根基由內心,樸實無甃砌。
一朝堊室左,五色芝薿薿。
乃知宇宙間,何處非實理。
誠神本同機,應感不失儷。
充周遍範圍,存養司諸己。
是心一息妄,目接猶虛偽。
若曰信禨祥,我亦為祝史。
城頭千峰青繞屋,城下灘流三百曲。
誰雲逼仄復逼仄,尚有高軒肯來辱。
紅梅花下兩芳春,春風惠和如主人。
搶攘塵土簿書裡,見此繅籍天球溫。
厚祿故人車結轍,掉頭獨泛清溪月。
不從世外得超然,世間誰肯如公決。
生平我亦一沙鷗,葦白蘆黃今正秋。
送公使我歸思動,破煙沖雨憶扁舟。
明年想見東山起,我亦煎茶石橋水。
道逢蓑笠把漁竿,即是馬曹狂掾史。
水落塘枯魚臥陸,小兒抱取不濡足。
昂藏赤*亦垂頭,背負玄鱗三十六。
家人滌砧不辭勞,雲有素書金錯刀。
嗟予贖放豈徼福,忍把汝命供吾饕。
如今已脫張鬍子,好上龍門飲湖水。
不然崛起載飛仙,切莫顛狂稱長史。
喪亂屬何辜,訏訏者誰子。
生來乏遠猷,死去憂良史。
曲如山下籐,脆若溪上葦。
春風一張王,秋霜死則已。
胡為南澗中,辛勤種柏子。
上枝撓雲霓,下根絞石齒。
伐之為梁棟,歲月良晚矣。
白首閱時人,君看柱下史。
漢字史的含義
史
(會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簡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來表示掌管文書記錄。本義:史官)
古官名。職別各異 [histographer;official historian]
史,記事者也。--《說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閃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屬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書者亦稱史。凡府史,皆其官長所自辟除。
矧大史友內史友。--《書·酒誥》。鄭註:「大史內史。」
用史巫紛若。--《易·巽》
辭多則史。--《禮記·聘禮記》
史載筆。--《禮記·曲禮》
史狐書賊。--《谷梁傳·宣公二年》
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禮記·玉藻
史shǐ
⒈自然或社會以往發展的進程:歷~。又指記載歷史的書或研究歷史的學科:~記。生物~。社會發展~。~冊。文學~。
⒉〈古〉負責記錄史事的官: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