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月微雲外,街泥小雨餘。
人如墟市散,燈似曉星疏。
東觀時閒暇,還修喻蜀書。雙旌馳縣道,百越從軺車。
桂蠹晨餐罷,貪泉訪古初。春江多好景,莫使醉吟疏。
迴廊復閣勢縈紆,四嶺中涵一氣虛。
最愛欣欣向榮木,每來相見不相疏。
邀客西津上,觀魚出水初。
長江多巨石,此地近仙居。
所記皆名筆,為祥舊□書。
豐年知有驗,遺秉利將舒。
戲草春波靜,雙鱗樂意徐。
不才叨郡寄,燕喜愧蕭疏。
黃鶴悲歌絕,椒花清頌餘。埃凝寫鄰鏡,網結和扉魚。
銀消風燭盡,珠滅夜輪虛。別有南陵路,幽叢臨葉疏。
煩君遣信問何如,霖雨無人叩陋居。
孰信著綿當夏半,自驚伏枕已旬餘。
百年未辦書傳後,一壑猶欣服返初。
處約得衰更多病,從今誓與酒杯疏。
秋日登高望,涼風吹海初。山川明已久,河漢沒無餘。
遠近涯寥夐,高低中太虛。賦因王閣筆,思比謝游疏。
一徑喬林下黃葉,三山翠壁繞禪居。
共君將住還歸去,欲問安心知已疏。
棄置乾坤事,歸休水竹居。
不因徵急債,盡可讀殘書。
虀糝畬田粟,姜羹石澗魚。
論文同小酌,未覺故人疏。
白苧為衣草結廬,相逢猶問世何如。
每彈山水忘憂曲,懶上王侯自薦書。
白眼鷗邊窺宇宙,清樽月下宴樵漁。
時情任似長亭柳,才向秋風日日疏。
寒園星散居。
搖落小村墟。
遊仙半壁畫。
隱士一床書。
子月泉心動。
陽爻地氣舒。
雪花深數尺。
冰床厚尺餘。
蒼鷹斜望雉。
白鷺下看魚。
更想東都外。
群公別二疏。
同鄉唯子在,欲別意何發。
歸路青苔遠,還家白露初。
山色圍古邑,溪影渡寒魚。
須為過星渚,高風似二疏。
無錢溪女亦留魚,有雨東家每借驢。
藜粥數匙晨壓藥,松肪一碗夜觀書。
黃紬被暖閒無厭,白布衫長樂有餘。
南陌東阡春事動,放翁作計未全疏。
此身雖復類潛夫,衰老無心強著書。
道路不知奔走賤,交遊空怪往還疏。
絃歌更就三年學,簿領唯添一味愚。
它日相逢定何處,莫將文采笑空疏。
履堅抱節有誰如,本為書窮更買書,
命欲問天何厚薄,貧多聞道是乘除。
倉箱粟帛常虧課,庭戶芝蘭獨獻餘,
氣味如君略相似,只論詩律愧空疏。
遲賢新置閣,高意此郊居。古徑行春早,新窗見月初。
放歌還倚瑟,講道亦觀書。為我留禪位,來逢此會疏。
病眸未老已昏眵,近廢秋堂幾卷書。
世事難看寧閉卻,人生自擾正紛如。
棋聲久避燈前雨,菜本猶堪月下鋤。
面壁且容趺足坐,此心雅與俗人疏。
惜別情無賴,狂吟意有餘。
琴尊閒院落,花柳暗村墟。
行樂真聊爾,論交莫後予。
裹糧山下約,來往未應疏。
將杖探其水,方知水淺深。
路遙知馬力,歲久辨人心。
子不孝,父不慈。
恭而無禮,親而有疏。
授經聞漢帝,嘗此講秦余。
一日承丹詔,同時見子虛。
來游瓊閣外,閒傍藥欄初。
柳絮輕黏履,薇條澀惹裾。
解歸巢上燕,思寄袖中書。
此鳥如矜慎,飛飛與客疏。
漢字疏的含義
疏
(會意。「疋」有通的意思。本義:疏導,開通)
同本義 [dredge]
疏,通也。--《說文》。疋者,破包足動也。孕則塞,生則通。因轉注為開通分遠之誼,俗字作疏,故漢疏廣之後,隱其半為束氏。
疏為川谷,以導其氣。--《國語·周語》。註:「通也。」
禹疏九河。--《孟子·滕文公上》
疏為川瀆、溝洫、陂池。--《柳宗元《天說》
水之利害,自古而然。禹疏溝洫,隨山浚川。--《史記·河渠書贊》
又如:疏決(疏浚;開通);疏漏(漏水);疏源(疏通水源);疏瀹(疏浚,疏通);疏辟(疏通開浚);疏滌(疏浚清理;疏通清除);疏治(疏通治理);疏鑿(打通阻塞
疏shū
⒈去掉阻塞,使暢通:~通。~導。~河道。
⒉分,分散:~隊。~散。
⒊稀,不密:稀~。~星。~落。
⒋不親密:~遠。
⒌粗:~食。
⒍粗心,不周密:~忽。~漏。
⒎不熟悉:生~。
⒏空虛,不實:空~。才~學淺。
⒐註釋古文並對前人的註釋加以引申或說明:~證。注~。
⒑分條陳述。舊時又指給皇帝的奏議:奏~。
────────────────—
疏shu 1.分條記錄或分條陳述。 2.奏章。 3.指上奏章。 4.指闡釋經書及其舊注的文字。 5.引申為闡釋。 6.指書信。 7.僧道拜懺時所焚化的祈禱文。 8.舊時募化用的簿冊。 9.指捐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