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昔聞南國,於今訟已微。
優哉賢墨綬,經始雅軒扉。
白日有餘樂,清風知所歸。
如何心已花,尚寄玉琴徽。
為愛僧居雅,時來扣野扉。
沼清魚可數,軒靜客忘歸。
修竹負牆立,幽禽背水飛。
道人差不俗,洗耳聽弦徽。
軟甃琉璃地,生揉翡翠幃。
莫教星月入,玉鏡點金徽。
竹邊聞鶴思高舉,松下觀禽覺倦飛。
幸有故書千帙在,呼兒共讀嗣前徽。
濠上蒙莊達,田中彭澤歸。
安能陳道德,直可景光輝。
欣奉燕台集,恭陪漢相威。
陽春回麗曲,清越滿金徽。
悠悠徵人。
四牡騑騑。
發軫北京。
振策紫微。
昔乃雲來。
春林方輝。
歲亦暮止。
之子言歸。
道塗興戀。
伏載稱徽。
一門四世同堂樂,門外傳呼釋褐歸。
自此高車訪游舊,屏將呵從叩漁扉。
三冬晴暖春寒在,千里詩書野意違。
又說攜琴搜逸譜,休嫌古調按今徽。
瑤冊玉寶,爛然瑞輝。
旁翼絳節,上承紫微。
璆鳴朝佩,徐出赤扉。
登進坤極,益彰典徽。
舜禹相傳日,元非倦萬幾。
慈闈躬至養,別殿奉遺衣。
易月心何忍,通喪禮不違。
煌煌新廟號,萬古播音徽。
誓此共姜早,貧如翟母希。
三遷功可大,五福報無違。
袞繡供兒采,風旛契祖機。
千秋憑直筆,圖史播芳徽。
歲歲蠶忙麥熟時,密令中使視郊圻。
歸來奏罷天顏悅,喜阜五民鼓玉徽。
瑤冊玉寶,爛然瑞輝。
旁翼絳節,上承紫微。
璆鳴朝佩,徐出赤扉。
登進坤極,益彰典徽。
詩侶方逢夢與微,攄懷未盡遽言歸。
正思玉鱠將登俎,應笑緇塵又染衣。
金石交情知不改,輔車形體自相依。
何時得遂江湖樂,薄宦牽羈甚纆徽。
窮居積遠念,轉轉迷所歸。幽蕙零落色,暗螢參差飛。
病生秋風簟,淚墮月明衣。無愁坐寂寞,重使奏清徽。
陳侯海內秀,滿腹貯明璣。
十歲能屬文,提筆登王畿。
上嘉魯論對,亟授九品衣。
二十隮膴仕,昱昱五采翬。
一十搴殊科,尋闖師氏闈。
四十復見徵,雲步何峨危
蓬萊三千丈,逕上陵紫微。
雇懷蘄春勝,驄馬黃金鞿。
我來今二年,幾度與客違。
於君再為寮,臨分重依依。
風節耐歲晚,富貴特晨晞。
前後繼二呂,迄今借光輝。
相期久遠看,努力追前徽。
式乾路,辟天扉。回日馭,動雲衣。
登金闕,入紫微。望仙駕,仰恩徽。
君家謫仙人,豪俠好罵譏。
脫靴辱權幸,捧硯誇寵妃。
風月三千首,百卉弄春暉。
恭惟紫微公,執筆贊萬幾。
大行或差舛,考驗在璇璣。
同時三君子,日月爭光輝。
我生百年後,覽之神奮飛。
粵從志學來,斯文力發揮。
瓦劄帶塵壤,羊毛拂煙霏。
言詞雖不工,往往造精微。
邂逅逢名世,如何尚布衣。
為我特傾倒,我心亦依依。
從今願卜鄰,窮空不思歸。
厚意敢虛辱,三尺橫金徽。
夫婿久離別,青樓空望歸。
妝成捲簾坐,愁思懶逢衣。
燕子家家入,楊花處處飛。
空床難獨守,誰為報金徽。
退閒何事不忘機,況限溪雲靜掩扉。馬頰浪高魚去少,
雞鳴關險雁來希無才敢更期連茹,有意兼思學采薇。
珍重故人知我者,九霄休復寄音徽。
昔陪畫省對春菲,今日逢春未得歸。
灼灼海棠誰復折,差差燕子又還飛。
清尊須惜良辰共,白髮俄驚萬事非。
昨夜淮出好風月,為君中夕促瑤徽。
漢字徽的含義
徽
(形聲。從糸,表示與線絲有關,微省聲。本義:三糾繩)
同本義 [three strands of rope]
徽,三股繩也。--《說文》
系用徽纆。--《易·坎》。劉註:「三股為徽。」
繩索 [rope]
免於徽索。--《漢書·揚雄傳》。註:「繩也。」
又如:徽索(徽繩。捆綁俘虜、罪人的繩索);徽纆(繩索;捆綁);徽纏(繩索。亦比喻束縛,牽累);徽繩(徽索。指捆綁罪人的繩索)
琴徽,系琴弦的繩 [cord for the string of a stringed instrument]
今夫弦者,高張急徽,追趨逐耆,則坐者不期而附矣。--《漢書·揚雄傳》
後亦指七絃琴琴面十三個指示音節的標識
徽huī
⒈標誌,符號:~章。國~。黨~。校~。
⒉美好的:~容。~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