橈字結尾詩句,末尾字橈結尾古詩詞詩句,結尾是橈字的古詩詞,最後1個字是橈的詩詞

古詩詞結尾字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結尾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神石溪頭好明月,夜來誰此憑蘭

晴來未覺是春朝,已有東風著柳條。

雪自堅牢盈尺在,冰才輕薄一邊消。

不愁霧暗看花眼,且倩人扶上馬腰。

卻憶探春湖上路,小紅船子木蘭

奉誠園內小斜橋,曾記近花朝。

簸錢庭院,築球天氣,春草綠裙腰。

而今不道心情換,漂泊隨江皋。

眼底人疏,心頭事滿,斜憑木蘭

金輿玉輦背三條,水閣山樓望九霄。野外初迷七聖道,

河邊忽睹二靈橋。懸冰滴滴依虯箭,清吹冷冷雜鳳簫。

回晚平陽歌舞合,前溪更轉木蘭

休驚初臘凍全消。旬日是春朝。梅吐芳心半笑,柳含青眼相撩。風光如許,那知太守,老去無聊。乘興方思把盞,歸心已逐輕

鼓聲連日燭連宵,貪向春風舞細腰。

爭奈君王正沈醉,秦兵江上促征

柴荊散策靜涼飆,隱幾扁舟白下潮。

紫磨月輪升靄靄,帝青雲幕卷寥寥。

數家雞犬如相識,一塢山林特見招。

尚憶木瓜園最好,興殘中路且回

堂上芙蓉花最饒,開時不見玉欄橋。

來從洛浦見羅襪,生在楚宮俱細腰。

何處仙人來跨鳳,夜深明月好吹簫。

剩收秋蕊為佳釀,醉入飛雲解畫

閩領窅何在,東南千里遙。

仳離傷草草,會合更迢迢。

隋岸微吹絮,吳江欲上潮。

肯無同捨念,回首弭輕

一雨遂逾月,連朝仍徹宵。

雷公自收平,田父不耘苗。

時見危垣墮,仍聞比屋漂。

愧無援溺手,窮巷有持

遠雪亭亭望未銷,岳陽春淺似相饒。短蘆冒土初生筍,

高柳偷風已弄條。波泛洞庭猵獺健,谷連荊楚鬼神妖。

中流菱唱泊何處,一隻畫船蘭作

浦漵春初滿,風煙晚不銷。

泛杯橫截竇,通舫小開橋。

蓮葉抽萍面,籐梢落樹腰。

此中無駭浪,容易打雙

天機雪錦織鮫綃,艷朵亭亭倚畫橋。

無垢自全君子潔,有姿誰想六郎嬌。

翠房分菂蓮須褪,玉藕抽絲暑葉遙

花裡不妨呼淨友,采香須棹月明

杏雨紅初散,楊煙綠半消。

日上金妝麗,風回繡帶飄。

含情聽燕語,泫淚惜花嬌。

流璫波影裡,明月蕩輕

少室巖前路不遙,毫芒才擬便迢迢。

西湖湖上晚來看,小艇輕風落畫

萬事非京國,千山擁麗譙。佩刀看日曬,賜馬傍江調。

言語多重譯,壺觴每獨謠。沿流如著翅,不敢問歸

參差煙樹灞陵橋。風物盡前朝。衰楊古柳,幾經攀折,憔

悴楚宮腰。

夕陽閒淡秋光老,離思滿蘅皋。一曲陽關,斷腸聲盡,獨

自憑蘭

柳色陰陰平望橋,春流西受霅溪潮。

玉樓有月清光遠,蘋渚生風麗思飄。

寧使簿書堆几案,已聞歌詠滿漁樵。

酒船欲訪烏程去,愁費金龜返畫

水邊舟子競招招,陌上車塵晚更囂。

祗有幽人無個事,藉花深處弄輕

清池水長欲平橋,雨勢渾如上晚潮。

泛泛漸於亭礎近,淙淙真是筧泉遙。

即看並浴鵝群戲,卻恐新生魚子漂。

東望菱濠歸去好,吳儂家有木蘭

橈的釋義

漢字橈的含義

曲木;木頭彎曲;泛指彎曲 [bend]

橈,曲木。從木,蕘聲。--《說文》

棟橈。--《易·大過》

竿木橈。--《列子·湯問》

橈之以視其鴻殺之稱也。--《考工記·矢人》

又如:橈木(曲木。使木彎曲);橈曲(彎曲曲木)

擾動;攪亂 [disturb]。如:橈教(橈亂);橈亂(擾亂,攪亂)

屈服 [yield]

重死持義而不橈,是士君子之勇也。--《荀子》

又如:橈辭(屈服的言詞)

屈弱,削弱 [weaken]

上已橈功臣。--《史記·蕭相國世家》

漢王恐憂,與酈食其謀橈楚權。--《史記·留侯世家》

又如:橈敗(挫敗);橈折(摧折)

柔弱長艷 [tend

橈(橈)rao

⒈[橈骨]前臂拇指一側的長骨。

⒉划船的槳。

────────────────—

橈nao 1.彎曲。 2.謂使彎曲。 3.屈從;屈服。 4.枉屈。 5.擾動;攪亂。 6.干預;冒犯。 7.削弱。 8.顧望。古代軍法術浯。 9.見"橈桃"。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