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宮闕春風滿,陸地樓台夜月寒。
鐵笛一聲吹雁落,片雲不到玉闌干。
忽雨乾坤變,將秋氣候寬。
林亭欣濯濯,柳岸渺漫漫。
一飯飽無那,連村枕可安。
舉觴屬明月,急雨放雲端。
一雨郊原足,神功不作難。
向知天道邇,今幸特情安。
童稚沾衣走,人家傍戶看。
翻令五六月,春意轉江干。
西巖泉落水容寬,靈物蜿蜒黑處蟠。松葉正秋琴韻響,
菱花初曉鏡光寒。雲開星月浮山殿,雨過風雷繞石壇。
仙客不歸龍亦去,稻畦長滿此池干。
殘月迷春曉,桃花怯夜寒。
何人示妝洗,先傍玉闌干。
鶯來燕去,
宋玉牆東路。
草草幽歡能幾度,
便有系人心處。
碧天秋月無端,
別來長照關山。
一點懨懨誰會,
依前憑暖闌干。
寒山寺廢佛燈寒,有客來游欲住難。
夙世閭丘今攝郡,不妨饒舌似豐干。
倦客時時醉眼,津亭日日春寒。
目極傷春懷抱,黃昏猶在闌干。
風林葉葉帶新寒,匕箸虀鹽客味酸。
兔抱粟眠傳道石,鹿銜花上拜章壇。
沿崖取水和冰嚼,掃壁題詩當畫看。
盡日玄房無俗知,山鍾敲月上闌干。
歸舫夜發促春盤,少長隨肩各盡歡。
花鳥裝春迎宿雨,天雲釀雪作朝寒。
何嫌趨走同兒戲,便許風流比畫看。
暈碧裁紅古來事,醉痕狼藉任闌干。
劉氏風流設此冠。今誰將去伴珠鬟。君家兄弟二俱難。馳去請觀流汗馬,釣時休等爛銀盤。明朝吟詠有方干。
萬古中秋月,今年特地看。
身雲同出沒,人海各波瀾。
獨客乾坤老,千軍壁壘寒。
巴山吟望處,北斗已闌干。
為誰和淚倚闌干。
酴醾約我早來看,及至來看花已殘。
動地寒風君莫怯,亂吹香雪灑欄干。
敲門驚怪有此客,清似金莖秋露盤。
名驥已超千里疾,老松甘臥故山寒。
共商今古須致極,遠朔風騷不作難。
從此頻頻相料理,案頭苜蓿對蘭干。
驄馬五更寒,披衣上繡鞍。
東華天未曉,明月滿闌干。
園林五月綠漫漫,雨後輕狂尚作團。
夏老不知花事退,猶疑春色在欄干。
亭宇跨城端,新苔磴道盤。
風光晴水石,煙景暮林巒。
簿領仍多暇,寶從每盡歡。
何由掉塵鞅,聊問借闌干。
遐想涪陵岸,山花半已殘。人心何以遣,天步正艱難。
鳥聽黃袍小,城臨白帝寒。應知窗下夢,日日到江干。
溪林葉墮,寒雁聲寒。
見成公案,大難大難。
百雜碎,鐵團圞,
和風搭在玉闌干。
一紙書伸漬淚酸,孤危契闊告平安。
塵多苦惜緇衣化,日暮遙知翠袖寒。
負氣身名甘敗裂,吞聲歌哭愈艱難。
意深墨淺無從寫,要乞浮提瀝血干。
漢字干的含義
干〈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叉子一類的獵具、武器,本是用於進攻的,後來用於防禦。本義:盾牌)
同本義 [shield]
盾,自關而東或謂之干。--《方言》九
朱干玉戚以舞大武。--《禮記·祭統》。註:「朱干,赤盾。」
司干。--《周禮·春官·序官》
禮義以為干櫓。--《禮記·儒行》。註:「干櫓,小楯大楯也。」
能執干戈以衛社稷。--《禮記·檀弓下》
乃修教三年,執干戚舞,有苗乃服。--《韓非子·五蠹》
又如︰干羽(盾牌和雉羽,供樂舞之用);干革(干即盾;革即甲冑類。泛指兵器);干櫓(小盾大盾);干戎(兵戎。通稱兵器、軍隊)
岸;水畔
干gān
⒈盾牌:執~。~戈(泛指兵器)。
⒉冒犯,沖犯:~法官。〈引〉沖:哭聲直上~雲霄。
⒊牽連,涉及:~連。不相~。
⒋強行過問,硬管:~涉。~預。
⒌求取,追求:~求。
⒍ 岸,水邊:湖~。江~。
⒎[乾淨]清潔,簡練,一點不剩:~淨衛生。~淨利落。消滅~淨。
⒏[干擾]妨礙,擾亂:莫~擾她。電視圖像受到了~擾。
⒐[乾脆]爽快,直率:她做事~脆得很。
⒑[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等十個字,也作編排次序用。
⒒[干支]天干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的合稱,曆法上把這兩組循環相配,可成甲子、乙丑、丙寅......六十組,以表示年、月、日、時,週而復始,循環使用。
⒓無水份或少水份的,跟"濕"相對:~燥。~谷子。~麥草稈。
⒔水份少的食品:餅~兒。豆腐~。
⒕盡淨,枯竭,空虛:~杯。~涸。外強中~。
⒖徒勞,白白地:~坐。~等這麼久。不要~著急。
⒗拜認的親屬關係:~爸爸。~女。
⒘待慢,不理睬:真沒想到,他會~起我們。
⒙忿恨話,使對方難堪:他~了我一頓。"乾"另見qian一。⒚[干將]〈古〉劍名。
────────────────—
干gan
⒈主體,重要的部分:樹~。軀~。[干流]河道的主流。[幹線]鐵路的主線等。
⒉做,辦,搞:~事。說~就~。大~快上。
⒊有才能的,善於辦事的:~練。才~。
⒋[幹勁]做事的勁頭:鼓足~勁。
⒌幹部(公務員)的簡稱:~群關係。
⒍〈方〉壞,糟:這事辦~了。
────────────────—
干han 1.井垣,井欄。
────────────────—
干gǎn 1.小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