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而望遠,不見天地端。
日月互上下,東西如跳丸。
長風自何起,瀛海翻波瀾。
六鰲正捨瑁逶牢奘卑病?/p>
恍惚青天中,仙人跨飛鸞。
邀我謁帝室,金門郁盤桓。
青龍對人怒,玉女傾笑歡。
彷徨返路故,北斗方闌干。
坐地仰天歎,三日不能餐。
壁上春江萬頃寬,錦囊遺墨幸重看。
功名世咱真多畏,貧賤交盟敢自寒。
新有詩聲見侯喜,盡攄懷抱得蘇端。
極知鼎食君家舊,未厭堆盤苜蓿餐。
有志雖身健,開心在歲寒。
一時諸老盡,多見大名難。
湖海方連旱,甌閩適少寬。
為州人不乏,千萬強加餐。
玉洞雲深夏亦寒,客來尋勝久盤醒其間隱約聞雞犬,
應有仙桃待一餐。
道合從人笑,情親覺別難。
得朋何恨晚,到老幾相看。
世路今逾窄,吾徒卻處寬。
此心各相勉,不但道加餐。
皇帝龍飛慶元元,盡收耆舊為羽翰。
誰生黨論中譁諠,一日剪落堪悲酸。
謂曲為直忠為奸,謂麟為虎鴟為鸞。
朱劉章陳坐譏彈,彭呂繼之何摧殘。
自從阿衡扃九原,至今草木猶銜冤。
餘波滔天如驚湍,一落其中無全安。
五年天子御金鑾,恭己南面朝衣冠。
有一新進當諫垣,前言劉某入祠官,
乞加竄逐風朝端。天子曰噫子甘盤,
鬚髮雪白心甚丹。徒居房陵聖恩寬,
公心怡然無怨顏。秋風蕭蕭零露漙,
浮雲散開雨腳乾。公今度棧車北轅,
有客越境追征鞍。天之降材良獨難,
達則致君窮立言。曩時夫子投杏壇,
刪詩定書傳淵騫。春秋一字誅黃泉,
萬世賊亂心膽寒。子輿賦歸辭惠宣,
仁義七篇皆肺肝。伏羲六畫義深玄,
文王明之當憂患。降周迄孔世莫傳,
東溪先生抽關鍵。發揮絕學窮根源,
惜哉遺稿今未完。先生亂思真奇觀,
庶幾後生窺成編。君王舊學非終捐,
願言珍重勤加餐。
雁塔新題墨未乾,去年燈火向秋蘭。
趣看天祿青藜杖,拍著王孫紫綺冠。
好在三山尋浩渺,何如一紙問平安。
觚稜放月無人到,玉糝初成許共餐。
王國重熙洽,邦基百世安。
深源混清濁,進道闡平寬。
學術知同貴,師儒頗異觀。
修名褎蘭省,舊格別蟬冠。
十載田廬隱,三年客授官。
括溪方水漲,江左尚春寒。
論議何時一,行藏此日難。
宿醒江柳綠,風物強加餐。
心處中虛治五官,特來能應固非難。
移忠益本居家孝,閱暑知曾歷歲寒。
父子賡歌真內樂,弟兄分職賴居安。
何妨菽水為歡養,會有時來韶賜餐。
耕夫自立苗且耘,餉婦相敬禮如賓。
畫工貌出態閒暇,不是如今愚野人。
古之農者蓋如此,饁彼公田同婦子。
山林自信有真樂,隱逸傳中無姓字。
吾不能走馬章台街,畫眉狼籍貽譏諧。
又不能賣酒臨邛市,奔妻萬古不滅恥。
遺風後世豈無存,半在東阡煙雨村。
不見杵臼梁家婦,猶能親舉案前餐。
玉宇瞳曨曉,瓊京略綽寒。
紫衣千騎從,黃繖萬人看。
日景新開霽,天顏賸有歡。
賀回春滿殿,聖母喜加餐。
少年曾上三茅山,千巖萬壑窮躋攀。
煙霏空翠不可狀,弟兄聯騎欣清閒。
回頭五十有餘載,至今夢境猶班班。
初從崇禧入仙境,元符玉晨紛幢幡。
草庵精舍不知數,各佔山麓清溪灣。
蓑衣相見黑虎谷,蒼然白髮猶朱顏。
延之土窟款清論,桃皮釀酒無留殘。
達道所居更奇絕,萬山開豁如重關。
一山巉巖似筆格,聳秀正矗湖中間。
白馬真人尚生氣,長史舊井藏余丹。
異石若碎還復合,豢龍幾處多澄瀾。
華陽洞門閉已久,傳聞亦有游其藩。
撫掌浮漚湧如沸,仙人捧石手可扳。
最奇無如大茅峰,千尋直上天市壇。
中峰小峰如雁行,下視堆草阜羅煙鬟。
三君司命時歸降,往往天風吹佩環。
人言春日羽衣會,胎禽終日來飛翻。
玄帝大鼎秦皇璧,丹砂六千在流泉。
地無虺虎與荊棘,但有眾藥堪延年。
洞天凡蹤不易到,我欲再往良獨難。
有時慨想舊遊處,陟岡惘惘涕為潸。
江夏仙人有仙骨,卓爾拔俗甘瓢簞。
搖鈴真能徹帝所,揮钁自足驅神奸。
曾入金華訪初平,今往地肺求洞玄。
游經都城道價重,拂袖忽厭拘塵煩。
徑登紫芝繡衣亭,咫尺眾真相往還。
神仙渺茫信可學,只恐涓塵天意慳。
但見茅君極仙品,誰知求道越岨艱。
至今豐碑載錫文,舟墮千劍如指彈。
君得此居宜勇進,勿使學步譏邯鄲。
我欲休官未容去,歸夢遇覺多愁歎。
終當掛冠四明隱,捫蘿採石紉芝蘭。
江東日暮雲生處,安得羽化同霞餐。
裘薄知霜重,燈殘覺夜闌。
為農宜廢學,謝事等無官。
疏嬾貧難醒,沉綿死有端。
大兒千里至,聊復為加餐。
年少作初官,還如行路難。兵荒經邑里,風俗久凋殘。
照硯花光淡,漂書柳絮干。聊應充侍膳,薄俸繼朝餐。
獸惡其綱。民惡其上。
眾心成城。眾口鑠金。
從善如登。從惡如崩。
黍稷無成。不能為榮。
黍不為黍。稷不為稷。
不能蕃殖。所生不疑。
惟德之基。狐埋之而狐搰之。
是以無成功。觥飯不及壺餐。
黃鶴樓前月,清輝千里寒。
娟娟過江北,送子別長安。
長安百萬家,車馬無時閒。
中天聳觀闕,四海會衣冠。
憐爾薜蘿子,豪華駭新觀。
蕭蕭囊中句,饑坐奏清彈。
漫郎久不愜,逸思生風翰。
寄聲武昌魚,欲從傖父餐。
陽和煦九畹,晴芬溢青蘭。
潛姿發玄麝,幽花凝紫檀。
綠蘿托芳鄰,白谷挹高寒。
玄聖未成調,湘累久長歎。
綠葹雖外蔽,貞潔終能完。
豈知生平心,卒獲君子觀。
雜以青瑤芝,承以白玉槃。
靈風曉方薦,清露夜初溥。
此時不見知,駢羅混荒菅。
春風桃杏華,爛若霞綺攢。
徒媚夸毗子,千金買歌歡。
棄之不彼即,要使中心安。
願結美人佩,把玩日忘餐。
三年隨汝作初官,父子同知涉世難。
饕祿粗欣便老懶,還家仍慮厄饑寒。
生來賦分皆前定,天下何時得舉安。
慈孝睽離懷問膳,試憑雙鯉祝加餐。
高氏在四明,於今為清門。
貳卿道素高,夫人德尤尊。
子弟盡恂恂,夫君更春溫。
昔年奉慈親,定省嚴晨昏。
今日當門戶,友愛深弟昆。
伉儷信緣合,端良由性根。
門中有孤嫠,極意均撫存。
與我親兒女,次第了嫁婚。
不可解於心,肯自以為恩。
不言而躬行,後生熟見聞。
諸郎已秀髮,穎異有佳孫。
鄉評共歸重,內外無間言。
公勤官業廣,所至治不煩。
仙舟何遽西,行行佐侯藩。
環滁皆好山,風月當平分。
醉翁與樂全,遺跡今尚存。
況有賢史君,易鎮方北轅。
公餘陪嘯詠,相映如瑤琨。
生來仕平進,自此朱兩轓。
從兄今鼎貴,鰲禁兼掖垣。
君其繼英躅,復收舊青氈。
老我得投閒,頻年接清歡。
同社摻君被動,戀戀傾離樽。
梅風吹溽暑,祝君尚加餐。
留別詩成語更酸,誰憐索米困長安。
聖朝有意台萊詠,高士無嫌桂柏寒。
聞道新書行入奏,少陪征棹慰余歡。
一封臨召君須出,出色溪光不可餐。
漢字餐的含義
餐
(形聲。從食)聲。本義:吃)
同本義 [eat]
餐,吞也。--《說文》
餐,食也。--《廣雅》
相謁而餐。--《方言一》。註:「晝飯為餐,晚飯為飧。」
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詩·魏風·伐檀》
列侯幸得賜餐錢奉邑。--《漢書·高帝紀》
又如:進餐;會餐;野餐;就餐;聚餐;餐玉(吞食玉屑。古時認為服食玉屑可以延壽)
吞食 [swallow]
此甘餐毒藥,戲猛獸之爪牙也。--漢·枚乘《七發》
餐
飲食,食物 [food]
令其裨將傳餐。--《漢書·韓信傳》
以一壺餐得士二人。--《戰國策·中山策》
又如:餐衛(指飲食調養);早中晚三
餐 cān
1吃:會~。
2飯食:午~、中~。
3量詞。一頓飯叫一餐:一日三~。
【餐風飲露】見【風餐露宿】。
【餐飲業】飲食業。
────────────────—
餐sūn 1.水泡飯;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