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棲不受鶴書招,北干家園久寂寥。
明月空懷人姓許,故山猶自岫名蕭。
主人呼酒開新屋,綠水繞門光泬寥。
山氣隔溪渾似雨,沙禽喧浦欲生潮。
江人擊鼓祠荒廟,野客載花歸斷橋。
拂石閒吟待明月,茶煙如縷竹蕭蕭。
寒騎瘦馬度山腰,目斷青溪第一橋。
儘是帝王陵墓處,野風荒草暝蕭蕭。
十里鶯花處處嬌,南新橋過北新橋。
船來船去東風裡,何處佳人弄玉蕭。
江天雁過客心遙,一舸涼風八月潮。
七十二湖煙雨岸,蓼花楓葉正蕭蕭。
漢庭遣奠閼氏幕,二月陰山雪未銷。
行盡黃沙春不見,哀纏碧眼魄誰招。
已將厚禮施殊俗,更錄專辭入本朝。
名馬贈歸多愛惜,北風嘶處競蕭蕭。
松柏無心自後凋,此心無物更寥寥。
伯夷豈是歸周晚,孟子空嗟出晝遙。
談道每嗤猶有待,當官常欲取非招。
荒園寂寞無誰語,蘭菊幽香沒艾蕭。
赤闌橋下記停橈,細雨菰蒲響莫潮。
說與行人莫回首,故宮煙柳正蕭蕭。
吾鄉畫手鶴山樵,鶴去山空不可招。
真跡幸留王宰石,疏篁老樹共蕭蕭。
三年病後強趨朝,又擁重門臥寂寥。
夢繞千山心不定,枕欹雙臂力全消。
籠燈月暗疑無影,園雪風稀未滿條。
睡起忽然忘握髻,不勝愁鬢晚飄蕭。¤
漢家天馬出蒲梢,苜蓿榴花遍近郊。內苑只知含鳳觜,
屬車無復插雞翹。玉桃偷得憐方朔,金屋修成貯阿嬌。
誰料蘇卿老歸國,茂陵松柏雨蕭蕭。
沖風冒雨過南橋,馬上聞鍾覺寺遙。
客發頓驚秋信早,飛蓬落葉兩蕭蕭。
南北斷蓬飄,長亭酒一瓢。殘雲歸太華,疏雨過中條。
樹色隨關迥,河聲入塞遙。勞歌此分首,風急馬蕭蕭。
廣寒世界夜迢迢,醉拍闌干酒易消。
河漢入樓天不夜,江風吹月海初潮。
光搖翠幕金蓮炬,夢斷涼雲碧玉簫。
休唱當時《後庭曲》,六朝宮殿草蕭蕭。
客子常明發,霜天正寂寥。
移舟星在水,解纜月隨潮。
往事流波駛,歸心帆影遙
更堪聞過雁,蘆荻共蕭蕭。
朱紱臨秦望,皇華赴洛橋。文章南渡越,書奏北歸朝。
樹入江雲盡,城銜海月遙。秋風將客思,川上晚蕭蕭。
樓觀倚長霄,登攀及霽朝。高如石門頂,勝擬赤城標。
天路雲虹近,人寰氣象遙。山圍伯禹廟,江落伍胥潮。
徂暑迎秋薄,涼風是日飄。果林餘苦李,萍水覆甘蕉。
覽古嗟夷漫,凌空愛泬寥。更聞金剎下,鐘梵晚蕭蕭。
江國何年剎,村人說大姚。
波濤學孤島,棟宇似南朝。
水闊烏巢少,天寒只樹凋。
客來黃葉裡,風色共蕭蕭。
素舸朱篷青竹稿,棹歌風散近還遙。
斜陽借問歸何處,家住水村郎姓蕭。
故里詩人去,湖山最寂寥。
草深張祜宅,花暗許渾橋。
鳳髓何時續,蓬萍觸處飄。
鴻冥杳難及,霜鬢兩蕭蕭。
漢字蕭的含義
蕭
(形聲。從艸,肅聲。本義:艾蒿)
同本義 [worm wood]
蕭,艾蒿也。--《說文》
蕭萩。--《爾雅》。註:「即蒿。」
共蕭茅。--《周禮·甸師》
彼采蕭兮。--《詩·王風·采葛》
又如:蕭艾(臭草名。比喻不肖或平凡無才);蕭敷艾榮(比喻凡事委曲求全,以致飛黃騰達)
古國名 [Xiao state]。春秋時宋的附庸,滅於楚。地在今安徽省蕭縣西北
楚子伐蕭。--《左傳》
縣名 [Xiao county]。在安徽省北端,東鄰江蘇省,西接河南省。秦置縣
姓
蕭君圭君玉(蕭君圭,字君玉)。--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蕭
蕭條,冷落;荒涼 [desola
蕭(蕭)
⒈〈古〉稱香蒿,也叫"青蒿"。
⒉冷落,冷靜:~然。~索。
⒊[蕭條]
1冷落寂寞:景象~條。
2停滯,萎縮:經濟~條。
⒋[蕭瑟]
1樹木被秋風吹動的聲音:秋風~瑟。
2冷落淒涼的樣子。
⒌[蕭蕭]像聲詞。馬叫聲,風聲,樹葉墜落聲等:~~馬鳴。
⒍[蕭牆]〈古〉宮室內當門的小牆。〈喻〉內部:~牆之禍。
⒎"蕭"姓,俗寫作"肖"。
────────────────—
蕭xiāo 1.蒿類植物的一種。即艾蒿。 2.蕭條冷落;淒涼。 3.稀疏。 4.指蕭斧。 5.見"蕭森"。 6.見"蕭然"。 7.通"肅"。參見"蕭牆"﹑"蕭斧"。 8.古國名。春秋時宋的附庸,子姓。在今安徽省蕭縣西北。公元前597年滅於楚。後仍為宋邑。 9.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