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字結尾詩句,末尾字辭結尾古詩詞詩句,結尾是辭字的古詩詞,最後1個字是辭的詩詞

古詩詞結尾字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結尾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幾年精爽尚依依,水旱只須來禱祠。

勸汝鄉人宜善事,祀時同唱竹枝

萬里隋城在,三邊虜氣衰。沙填孤障角,燒斷故關碑。

馬色經寒慘,雕聲帶晚悲。將軍正閒暇,留客換歌

山村處處晴收麥,鄰曲家家什曬絲。

正用此時身得謝,十分壽酒不須

匡山太白書淫久,不但天才蓋一時。

須慕更生勤博古,莫師長吉只為詩。

八磚學士多時譽,七步賢王有令資。

數子風流君可致,劍門他日看雄

東郭先生誰與依,雪中意氣後夔詩。

香添皎潔成梅詠,好視江邊黃絹

四序各自佳,要不如春時。

何必花與柳,始愛春物熙。

今晨駕言出,從公南山西。

泥軟履自愜,風嬾面不知。

寒草動暖芽,晴山余雨姿。

水日亦相婿,蹙紋生碎暉。

鳥聲豈為我,我聽偶自怡。

出門初憚煩,載塗乃忘歸。

但今我意適,豈挍出處為?

路人見我揖,屬我有所思。

我不見其面,信口聊應之。

徐悟恐恃物,欲謝已莫追。

我率或似傲,彼慍獨得

憶昔西河縣下時,青山憔悴宦名卑。揄揚陶令緣求酒,

結托蕭娘只在詩。朱紫衣裳浮世重,蒼黃歲序長年悲。

白頭後會知何日,一盞煩君不用

序曰:黃初四年五月,白馬王、任城王與余俱朝師,會節氣。到洛陽,任城王薨。至七月與白馬王還國。後有司以二王歸藩,道路宜異宿止。意毒恨之。蓋以大別在數日,是用自剖,與王焉。憤而成篇。

謁帝承明廬,逝將歸舊疆。

清晨發皇邑,日夕過首陽。

伊洛廣且深,欲濟川無梁。

泛舟越洪濤,怨彼東路長。

顧瞻戀城闕,引領情內傷。

太谷何寥廓,山樹郁蒼蒼。

霖雨泥我塗,流潦浩縱橫。

中逵絕無軌,改轍登高岡。

修阪造雲日,我馬玄以黃。

玄黃猶能進,我思郁以紓。

郁紓將何念?親愛在離居。

本圖相與偕,中更不克俱。

鴟梟鳴衡軛,豺狼當路衢。

蒼蠅間白黑,讒巧反親疏。

欲還絕無蹊,攬轡止踟躕。

踟躕亦何留?相思無終極。

秋風發微涼,寒蟬鳴我側。

原野何蕭條,白日忽西匿。

歸鳥赴喬林,翩翩厲羽翼。

孤獸走索群,啣草不遑食。

感物傷我懷,撫心長太息。

太息將何為?天命與我違。

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歸。

孤魂翔故域,靈柩寄京師。

存者忽復過,亡沒身自衰。

人生處一世,去若朝露晞。

年在桑榆間,影響不能追。

自顧非金石,咄唶令心悲。

心悲動我神,棄置莫復陳。

丈夫志四海,萬里猶比鄰。

恩愛苟不虧,在遠分日親。

何必同衾幬,然後展慇勤。

憂思成疾疢,無乃兒女仁。

倉卒骨肉情,能不懷苦辛?

苦辛何慮思?天命信可疑。

虛無求列仙,松子久吾欺。

變故在斯須,百年誰能持?

離別永無會,執手將何時?

王其愛玉體,俱享黃發期。

收淚即長路,援筆從此

象環章甫古冠衣,解佩江邊結伴嬉。

應共游童春浴罷,詠歌喬木錯薪

海上求仙客,三山望幾時。

焚香宿華頂,裛露采靈芝。

屢踐莓苔滑,將尋汗漫期。

倘因松子去,長與世人

山禽勸我不如歸,知我西遊有定期。

若使藜羹足供給,衡門之樂肯輕

攜手河梁一別歸,衷情盡寄五言詩。

故人妻子存乎否,因甚詩中無片

玉籥秋初半,冰輪歲有期。

苦吟含翰久,清宴下樓遲。

雁怯波光動,蛩愁葉影危。

烘簾頻卷押,溫酎旋凝澌。

皎外蟾生滴,寒中桂有枝。

星文藏熠燿,露彩見華滋。

苑靜疏螢濕,巢空驚鶴移。

漸穿鳴瑟幌,偏鑒讀書幔

濛谷徒催曉,纖阿莫放虧。

陳王收妙舞,疑待仲宣

台府填都會,乃與山水期。

青溪帶秦淮。渺若萬頃陂。

主公金閨舊,官曹日追隨。

閉閣理萬事,朱欄俯漣漪。

晴波納遠景,搖蕩扶桑枝。

浩然江湖興,頗與魚釣宜。

風月朝暮佳,軒窗有餘姿。

向來非無人,未發此段奇。

嗟我老病軀,時來矚鬚眉。

停杯待舉網,屢醉倒接{上四下離}。

意適反無語,欠公壁間詩。

只今入幽夢,官居類雞棲。

公亦那久留,濯纓詠來思。

不知鳳凰沼,何如習家池。

新霜著群木,歸舟颺旌旗。

寄言坐上客,酒至幸勿

邊馬思北依,晨風思北飛。

役役會有還,之子胡不歸。

欲歸又北征,適與風馬期。

憂端來無方,人則莫之知。

不傷道裡遠,所惜光景移。

肯以蘭桂心,化作秋草萎。

行道各努力,吾亦從此

淡淡暮秋色,行行繞疏籬。

最愛重九名,擬和柴桑詩。

風流足千載,感慨彼一時。

此日不易得,有酒安可

先友凋零風義衰,繡衣躧履荷深知。

未乾薦墨俄聞謫,欲寄郵書忽報危。

賦就徒能感知己,樽前猶憶細論詩。

白珪一玷身難贖,痛哭須陳吊屈

應對須恭謹,言言罔不祗。

父呼唯無諾,長問遜為

此君清苦真吾似,更對騷人細說詩。

松鼎炷香無俗韻,荷盤盛果近兒嬉。

人情上下鷗在水,世事紛紜蛛掛絲。

已約青山同晚節,一杯當釂莫牢

五聲備奏,三獻終祠。車移鳳輦,旆轉虹旗。

禮周籩豆,誠效虔祗。皇靈徙蹕,簪紳拜

辭的釋義

漢字辭的含義

(會意。本義:訴訟,打官司)

同本義 [legal case;lawsuit]

辭,訟也。--《說文》。按,分爭辯訟謂之辭。

善於辭案條教。--《後漢書·周紆傳》。註:「辭案猶今案牘也。」

皇帝請問下民,鰥寡有辭於苗。--《書·呂刑》

口供 [oral confession]

明清於單辭,無或私家於獄之兩辭。--《書·呂刑》

無情者不得盡其辭。--《禮記·大學》

其次不辱辭令。--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辭布者。--《周禮·司市故書》。司農註:「辭布,辭訟泉物者也。」

獄辭無謀故者。--方苞《獄中雜記》

有詔即訊,辭服。--《漢書·趙君韓張兩王

辭 ci

1優美的語言;言詞:~藻、修~。

2古典文學的一種體裁:~賦、楚~。

3古體詩的一種:《木蘭~》。

4告別;告辭:~行。

5辭職。

6辭退:解雇。

7躲避;推托:推~、不~勞苦。

【辭呈】向上級請求辭職的呈文。

【辭賦】文體名稱。漢代時常把辭和賦統稱為辭賦。辭指楚辭,以屈原《離騷》為代表,又稱騷體。賦是漢代的一種特定文體,它繼承了楚辭形式上的一些特點,又較多運用散文手法,與辭已不相同。

【辭格】積極修辭的各種格式。如比喻、借代。又稱修辭格。

【辭海】

1書名。陸費逵等編。1936年中華書局初版。為綜合性大型詞典。收單字13000多,詞語77000條左右,兼有字典和詞典性質,通稱舊辭海。

2書名。辭海編輯委員會編。1965年出版未定稿,1979年出版三卷本,1980年出版縮印本。收單字14872個,詞目91706條,內容包括成語、典故、人物、著作、歷史事件以及各學科名詞術語等。為常用的語文工具書。通稱新辭海。1989年修訂後再版。

【辭令】社交場合應對得體的話語:外交~、善於~。又作詞令。

【辭書】字典、辭典、百科全書、專科辭典的統稱。

【辭源】

1書名。陸爾奎等1908年編纂。1915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為中國現代第一部綜合性辭典,通稱舊辭源。

2書名。1979年出版。主要作為閱讀古籍用的工具書和古典文史研究工作者的參考書。全書共收單字12890個,詞語84134條,收詞範圍一般到鴉片戰爭為止。內容以舊有辭書、韻書、類書為基礎,吸收現代辭書特點,以語詞為主,兼收百科;以常見為主,強調實用;結合書證,重在溯源。為常用的文史工具書。通稱新辭源。

【辭藻】見【詞藻】。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