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減三張價,幽居少室前。豈應貧似我,不得信經年。
木落多詩稿,山枯見墨煙。何時深夜坐,共話草堂禪。
不上巖來四十年,高僧滅度我皤然。
歸蔥嶺路止只履,訪草庵基無一椽。
狂欲片帆浮巨浸,老扶雙拐到危巔。
誰人肯伴黃師伯,何不旁邊著兩禪。
野水瀉古穴,石岸盤回淵。
飛塵不可入,竹樹圍清漣。
靜往得勝玩,深居逃俗緣。
寒光照煩襟,景寂心自圓。
枯篁蹲碧禽,垂頸窺沉鮮。
對之不敢動,相望兩俱禪。
迷時今日如前日,悟後今年似去年。
隨食隨衣隨事辦,誰知佛印祖師禪。
從誰得法印,不離上方傳。夕磬城霜下,寒房竹月圓。
煙殘衰木畔,客住積雲邊。未隱滄洲去,時來於此禪。
色空辨相何妨道,語默由心不礙禪。
月嬋娟對竹嬋娟,竹影蕭疏月轉妍。
才過中庭十分好,直疑明晚一般圓。
銀河漾漾無塵界,玉宇昭昭不夜天。
君飲不多須強飲,何妨醉裡卻逃禪。
六花薝卜林間佛,九節菖蒲石上仙。
何似東坡鐵拄杖,一時驚散野狐禪。
夜泊長蘆星滿川,晚來吳楚氣昏然。
雲雷相會還成雨,江海交流獨艤船。
廢室與人喧白浪,荒村何處起青煙。
文書滿眼從拋棄,卻倚蒲團學坐禪。
澤師種竹三十年,竹成滿院生綠煙。
蒼龍子孫太繁盛,分領眷屬來渭川。
藏風蓄雨蔭殿壁,不敢輒近寒森然。
香飛常入佛座上,葉落不到經窗前。
芟除掃掠淨如洗,欄外不許行狂鞭。
澤師瘦健如老鶴,壞衲幾尺披左肩。
手持數珠讀梵筴,狀貌兀若與鐫。
朝旋暮繞在其下,不肯出院求齋錢。
古人亦有愛竹者,豈得以師心意專。
我亦平生若如此,兼解略把筆墨傳。
逢師正謂同所好,但恨尚有區中緣。
何時相對月明下,坐徹清影談幽禪。
故居何日下,春草欲芊芊。猶對山中月,誰聽石上泉。
猿聲知後夜,花發見流年。杖錫閒來往,無心到處禪。
大雅千巖秀,清標萬玉前。
醉扶有宗武,屬和得師川。
境勝堪鋤月,詩香可釀泉。
竹林風度在,枯坐笑僧禪。
族緒彫零不計年,戶曹一眷更蕭然。
恨無收斂冠巾計,送汝安心穩坐禪。
蓑笠雙童傍酒船,湖山相引到房前。
團蕉何事教人見,暫借空床守坐禪。
一葦江頭風雨寒,邂逅三日同清驩。
諸塵不染眼自碧,萬事隨緣心已安。
雨晴歸路馬蹄疾,問君呼船定何日。
杖藜過我城南偏,遊戲世間文字禪。
一頭白髮幾回春,方信閒身似癡人。
直下放教平穩去,更將何法作根塵。
法無根塵,心無向背。
心無向背,道合自然。
道合自然也,日日好日,
年年好年。東君刀尺裁華木,
付與過頭杖子禪。
山頭兀坐已忘年,咫尺孤雲兩角天。
但有圓明真實在,是身何往不安禪。
老成渾欲盡,弔客一潸然。
遺事人人記,清詩句句傳。
掛冠疏傅早,樂世白公賢。
歎息風流在,埋文得細鐫。
歸隱淮陽市,遨遊十六年。
養生能淡泊,愛客故留連。
傾蓋知心晚,論詩臥病前。
葆光塵滿榻,無復聽談禪。
妄念已知今世錯,勤修別結後身緣。
尺三汗腳踏龍尾,丈六金身坐象筵。
昔趁蛾眉班謁帝,今從牛矢路歸田。
未知蔥嶺何邊去,且向庵中伴老禪。
笑披紗扇憶當年,只有卿卿最得憐。
今日料應花不住,夜燈相伴室中禪。
漢字禪的含義
禪 chan
(形聲。從示,單聲。從「示」,表示與鬼神有關。本義:古代帝王辟基祭地) 佛教語。梵語「禪那」之略。原指靜坐默念 [deep meditation]。如:禪法(佛法);禪坐(指僧侶端坐靜修)
禪
表示與佛教有關的事物 [Buddhist]。如:禪門(佛教禪宗的教門);禪床(和尚用來打坐和睡覺的床)
指禪房 [a monastic room]。如:禪室(禪房);禪閣(禪房)
禪 shan
(形聲。從示,單聲。從「示」的字多與鬼神祭祀有關。本義:古代帝王祭地禮)
同本義 [worship]
禪,祭天也。--《說文》
正失禪謂壇墠。--《風俗通》
註:「除地於梁甫之陰,為墠
禪 chan
1佛教用語。指靜坐:坐~。
2泛指佛教的事物:~林(寺院)、~師。又見shan。
【禪定】〈宗〉佛教修行方法之一。安定而排除雜念的意思。禪定時,只能靜坐,不能躺臥。認為如此能達到、的狀態。俗稱、。
【禪學】〈宗〉魏晉時期的佛學派別。偏重宗教修持,主要流行於北方。後也泛指佛學特別是禪宗一派。
【禪宗】佛教的一派。以靜坐默念為修行方法。據說南朝時菩提達摩來華傳授禪法,經慧可、弘忍、惠能等的繼承和發展,得以廣泛流行。它以通俗易懂的修行方法取代其他宗派的繁瑣理論,流行很廣,唐宋時極盛。
────────────────—
禪(禪)chan
⒈梵文"禪那"的簡稱。意譯為"靜思"。佛教的一種修行法:坐~。參~。又指有關佛教的:~寺。~杖。
────────────────—
禪(禪)shan
⒈〈古〉帝王祭地的一種迷信禮儀。
⒉禪讓,指帝王讓位給別人:堯~位於舜。舜~位於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