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宵合過山陽驛,泊船問來是洪澤。
都梁到此只一程,卻費一霄兼兩日。
政緣夜來到瀆頭,打頭風起浪不休。
舟人相賀已入港,不怕淮河更風浪。
老夫搖手且低聲,驚心猶恐淮神聽。
急呼津吏催開閘,津吏叉手不敢答。
早潮已落水入淮,晚潮未來閘不開。
紬問晚潮何時來,更待玉蟲綴金釵。
昨夜湔裙罷,今日意錢回。
粉牆正亞朱戶,其外有銅街。
百丈同心彩索,一寸雙文畫板,風颭繡旗開。
低約腰間素,小摘鬢邊牌。
翩然上,掠綠草,拂蒼苔。
粉裙欲起未起,弄影惜身材。
忽趁臨風回鶻,快作點波新燕,糝落一庭梅。
向晚半輪玉,隱隱照遺釵。
紅葉鋪霜撼御階,繡蓮塵蹴襯羅鞋。
袖沾鶯翅調簧語,墮卻銜翹入鬢釵。
玉闌干外木犀開,應是西風昨夜來。
宮女不知清露重,折花偷插鳳凰釵。
五月炎州路,千重撲地開。只疑標韻是江梅。不道薰風庭院、雪成堆。寶髻瓊瑤綴,仙衣翡翠裁。一枝長伴荔枝來。付與玉人和笑、插鸞釵。
相逢不語,
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暈紅潮,
斜溜鬟心隻鳳翹。
待將低喚,
直為凝情恐人見。
欲訴幽懷,
轉過回欄叩玉釵。
朝覲俯堯階。寵拜新恩天上回。歡動邊城十萬戶,民懷。榮見旌旗卻再來。清曉敞鈴齊。庭下鳴鼉綺宴開。紅袖兩行頻捧勸,金□。利市應銷十二釵。
寒女不自知,嫁為公子妻。
親情未識面,明日便東西。
但得上馬了,一去頭不回。
雙輪如鳥飛,影盡東南街。
九重十二門,一門四扇開。
君從此路去,妾向此路啼。
但得見君面,不辭插荊釵。
閨中玻黎盆,貯水看落月。
看月復看日,日月從此出。
愛此日與月,傾寫入妾懷。
疑此一掬水,中涵濟與淮。
淚落水中影,見妾頭上釵。
癭婦趁墟城裡來,十十五五市南街。
行人莫笑女麤丑,兒郎自與買銀釵。
少人行處路方佳,半著僧鞋半草鞋。
直到全無馬糞處,山僮竹帚掃松釵。
一劍橫空,
飛過洞庭,
又為此來。
有汝陽璡者,
唱名殿陛;
玉川公子,
開宴尊罍。
四舉無成,
十年不調,
大宋神仙劉秀才。
如何好?
將百千萬事,
付兩三杯。
未嘗慼慼於懷。
問自古英雄安在哉?
任錢塘江上,
潮生潮落;
姑蘇台畔,
花謝花開。
盜號書生,
強名舉子,
未老雪從頭上催。
誰羨汝、擁三千珠履,
十二金釵!
忽離瓊筵下玉階,湘裙低覆蹋雲鞋。
情知不是人間別,歌散香銷十二釵。
看時高艷先驚眼,折處幽香易滿懷。
野女強簪看亦丑,少教憔悴逐荊釵。
侍輦歸來步玉階,試穿金縷鳳頭鞋。
階前摘得宜男草,笑插黃金十二釵。
飲蟬驚雨落高槐,山蟻移將入石階。
若使秦樓美人見,還應一為拔金釵。
神女初離碧玉階,彤雲猶擁牡丹鞋。
應知子建憐羅襪,顧步裴回拾翠釵。
人日兼春日,長懷復短懷。遙知雙彩勝,並在一金釵。
郎為茶客走江淮,虎窟留儂賣野柴。
怪底客多茶去少,紅衫典卻又銀釵。
誰染深紅酥綴來。意濃含笑美顏開。誤認浣溪人飲罷,上香腮。辨杏疑桃稱好句,名園色異佔多才。折得一枝斜插鬢,墜金釵。
漢字釵的含義
釵
(形聲。從金,叉聲。本義:古代婦女的一種首飾,形似叉,用金、玉、銅等製作 )
同本義[hairpin]
釵,笄屬。--《說文新附》。徐鉉曰:「本只作叉,此字後人所加。」
鈿合金釵寄將去。--唐·白居易《長恨歌》
又如:釵釧(泛指婦女的飾物)
借指婦女 [woman]。如:金陵十二釵
釵chāi婦女別在髮髻上的一種首飾:金~。銀~。荊~布裙(〈喻〉婦女裝著樸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