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茲冬已孟,青林猶蔽野。
愛此晴景嘉,置酒衡茅下。
緬思陶公句,異代同瀟灑。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與馬。
風瀟瀟,易水波,高冠送客白峨峨。
馬嘶燕都夜生角,壯士悲歌刀拔削。
徐娘匕,尺八銛,函中目光射匕尖。
先生地下汗如雨,匕機一失中銅柱。
後客不來可奈何,十三小兒面如土。
太傅言議謀中奇,奇謀拙速寧工遲。
可憐矐目舊時客,擊築又死高漸離。
滈池君,璧在水,龍腥忽逐魚風起。
滄海君猶祖遺策,孰與千金買方士。
嗚呼荊卿雖俠才,俠茸之死心無猜。
君不見文籍先生賣君者,桐宮一洩曹作馬。
四更天欲曙。
落月垂關下。
深谷暗藏人。
欹松橫礙馬。
院無大小,眾無多寡。
有個折腳鐺兒,要人提上挈下。
不墮功勳,不觸風化,
千里追風看良馬。
不慳貪,不諂詐。不憶家緣,不說鄉中話。不著世情不著假。不做詩詞,不敢言行化。志彌高,心轉下。雲水清閒,內養內無價。樂在其中欣放耍。姓氏人詢,倦應扶風馬。
龍山宴罷,又經旬日,還報生辰來也。今年祝壽勝年時,須滿勸、十分玉斝。魚書已報,鳳幃知道,已備鸞驂鶴駕。不須尋藥訪桃源,且做個、風流駙馬。
文自鹹通後,流散不復雅。
因仍歷五代,秉筆多艷冶。
高公在紫微,濫觴誘學者。
自此遂彬彬,不蕩亦不野。
惜哉傷躁進,忤旨出閣下。
吾君登大寶,兌澤連霶灑。
均陽又淮陽,移徙曾不暇。
遂無牽覆命,虛偶文明化。
何路得自新,繼志入長夜。
人謂責太深,終於郡司馬。
層崖高百尺,亭即層崖下。
飛泉若環珮,萬縷當簷瀉。
坐可脫赤熱,聽宜徹清夜。
亭前樹膚剝,為系行人馬。
獨客臥車上,群仆臥車下。
車前或明火,時時照牛馬。
紅妝一隊陰山下,亂點駝酥醉朔野。
塞外爭傳娘子軍,邊頭不牧烏孫馬。
即真非真,是假非假。
語路未陳,言滿天下。
驪龍海臥彩雲深,黑漆崑崙騎玉馬。
正覺山前,雙林樹下。
弄假像真,弄真像假。
臨風哮吼載嵩牛,顧影嘶鳴韓干馬。
夷門秋水亭,梁王古台下。
台前舊堤路,盡日無車馬。
剷除露布葛籐,不用之乎者也。
饒君句下精通,未句喚驢作馬。
家寄茅洞中,身游越城下。寧知許長史,不憶陳司馬。
梅花似是東君客,漏洩春風犯寒坼。
冰肌玉骨照雙泉,應為孤根借泉脈。
先生狂得次公醒,詩思藹藹飄晴雲。
為憐老拙有舊分,俾預勝賞沾清芬。
我時被酒酒實透,香撲鼻端曾一嗅。
別來飛雪往未能,想見精神愈高瘦。
西湖處士真詩仙,東坡老人所推先。
豈知此花自奇絕,神助妙語相爭妍。
浪言投李報瓊玖,牛後何如作雞口。
我今無物報投瓊,木李雖輕聊藉手。
先生標緻良可人,此詩不減花娉婷。
相當欹枕初得句,夜興冠坐如驚霆。
願君追作淮夷雅,換取公卿重文價。
嗟予衰矣不復論,但欲高門容駟馬。
花葉自低昂,攀折人不捨。
偷實定短人,朔辯愧黃馬。
東望望長安,正值日初出。長安不可見,喜見長安日。
長安何處在,只在馬蹄下。明日歸長安,為君急走馬。
南北兩雲門,竹圃稻畦如畫。罷亞黃雲萬頃,自長渠飛灑。太行鍾秀盡三鄉,形勝*高下。笑我年來用捨,似田間秧馬。
流水泠泠,斷橋橫路梅枝亞。
雪花飛下,渾似江南畫。
白璧青錢,欲買春無價。
歸來也,風吹平野,
一點香隨馬。
漢字馬的含義
馬
(象形。早期金文字形,像馬眼、馬鬃、馬尾之形。「馬」是漢字的一個部首。本義:家畜名)
單蹄食草大型哺乳動物 [horse]。史前即為人類所馴化,用作馱畜、挽畜和乘騎;它和其他現存的馬屬和馬科動物的區別是尾毛和鬃毛長,後腿飛節內下方有一塊胼胝,還有一些非固定特徵(如體型較大,蹄子較大,頸稍呈弓形,頭小,耳短)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韓愈《馬說》
又如:馬伯樂(相馬的人);馬首(屬馬的人);馬牌子(官府養馬的伕役,他們身上都掛有腰牌作憑證);馬曹(官署名。專門管馬);馬圈(養馬的地方);馬祭(祭祀馬神);馬絆(繫馬用的繩子);馬褐(馬
馬(馬)mǎ
⒈家畜。耳小直立,面長,頸上緣有鬃,尾巴有長毛,四肢強健,善跑,供人騎或拉東西等。皮可制革。
⒉通"碼":籌~。
⒊同類中比較大的:~蜂(比蜜蜂大)。~勺(大勺)。
⒋[馬上]即時,立刻:~上辦。
⒌[馬虎]草率,敷衍,疏忽大意:這件事你做的太~虎。
⒍[馬力]功率單位。一馬力等於在一秒鐘內將75公斤重的物體,提高到1米所做的功。
⒎[馬達]用電或汽油發動的機器,特指電動機。
⒏[馬腳]漏洞,破綻:露出了~腳。
⒐[馬弁]舊時稱軍官的護衛兵。
⒑〔馬到成功〕戰馬一到就勝利了。形容迅速地取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