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地經行促棹謳,周南太史幾年留。
後來遙識猶青眼,別久懸知半白頭。
宋玉又經巫峽去,謫仙初罷夜郎游。
長江風水追難及,悵望春波一葉舟。
台司金印護諸侯,沖氣均和耐素秋。
戶牖舊謀方倚重,菟裘前計合遲留。
豈同少傅輕辭漢,況有維師永佐周。
秉燭家園且行樂,即應重起濟川舟。
樊川吾所愛,老我莫能儔。二年鞍馬淇上,來往更風流。夢裡池塘春草,卻被鳴禽呼覺,柳暗水邊樓。浩蕩故園思,汶水日悠悠。洛陽花,梁苑月,苦遲留。半生許與詞伯,不負壯年游。我亦布衣遊子,久欲觀光齊魯,羈紲在鷹*、早晚西湖上,同醉木蘭舟。
六月千江水似秋,片帆高掛岸雲收。
行行莫謂朝天闕,況倚文星在巨舟。
拋笏投簪四見秋,宦情世味兩俱休。
塵隨日影穿窗喜,葉卷風聲刮地愁。
文武自勻香底火,聖賢教帶老時篘。
夜來富貴非人世,夢釣滄浪雪滿舟。
飛盡楊花別,相看不自由。
徵人望絕塞,少婦倚空樓。
易換春前色,難聽角里愁。
無情江上水,日日送行舟。
百尋浮玉三更月,萬里長江一色秋。
照映此心須此水,不妨小泊讀書舟。
蔟蔟復悠悠,年年拂漫流。差池伴黃菊,冷淡過清秋。
晚帶鳴蟲急,寒藏宿鷺愁。故溪歸不得,憑仗系漁舟。
夢不出心境,曠然成遠遊。
花殘杜城醉,木落華山秋。
戰血磨長劍,塵痕洗故裘。
那知覺來處,身臥五湖舟。
媯汭芳聲遠,思齊聖德優。
湘妃初從舜,文母晚興周。
養棄慈寧樂,神同永佑游。
鳳車青羽蓋,忍望浙江舟。
艷隕芳銷春又秋,雁王鹿女共夷猶。
偶穿竹葉煙中徑,自坐梅花水上樓。
冷石煙汀鷗鳥夢,金題玉躞蠹魚游。
亦從藥裹關心後,閒卻湖邊小釣舟。¤
裘馬平生喜遠遊,暮年憔悴向南州。
文書與睡中分日,衰病和愁總怕秋。
無復雪郊看射虎,但思煙浦聽呼牛。
還家誰道無餘俸,倒橐猶堪買釣舟。
蓬閣多餘暇,君恩豈易酬。
病猶豈祿賜,閒勝在林丘。
風月僧留宿,松筠鶴共游。
素餐終不穩,卻擬訪漁舟。
大川雖有神,淫祀亦其俗。
石馬系祠門,山鴉噪叢木。
潭潭村鼓隔溪聞,楚巫歌舞送迎神。
畫船百丈山前路,上灘下峽長來去。
江水東流不暫停,黃牛千古長如故。
峽山侵天起青嶂,崖崩路絕無由上。
黃牛不下江頭飲,行人惟向舟中望。
朝朝暮暮見黃牛,徒使行人過此愁。
山高更遠望猶見,不是黃牛滯客舟。
地甃如拳石,溪橫似葉舟。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
縱芭蕉、不雨也颼颼。
都道晚涼天氣好,
有明月,怕登樓。
年事夢中休,花空煙水流。
燕辭歸,客尚淹留。
垂柳不縈裙帶住,
漫長是、系行舟。
生事平生非我謀,饑寒長是費君憂。
相如自厭游成倦,曲逆人知老不侯。
盡室經年曾未厭,一官千里去難留。
異時安否如相憶,一問溪頭上水舟。
翩翩水鳥自沉浮,紅蓼黃蘆兩岸秋。
隔水人家一犬吠,斜陽籬落有漁舟。
每逢勝境便勾留,穩藉籃輿作臥游。
畫幛千林懸晚翠,風簾一桁破晴幽。
峰遮月角雲低墮,石束山腰水倒流。
不信螺溪深百折,壑中藏得釣魚舟。
昔與張湘州,閒登岳陽樓。目窮衡巫表,興盡荊吳秋。
擲筆落郢曲,巴人不能酬。是時簪裾會,景物窮冥搜。
誤忝玳筵秀,得陪文苑游。幾篇雲楣上,風雨沉銀鉤。
□□□□□,□□□滄洲。童兒待郭伋,竹馬空遲留。
路指雲漢津,誰能吟四愁。銀壺傲海雪,青管羅名謳。
賤子跡未安,謀身拙如鳩。分隨煙霞老,豈有風雲求。
不逐萬物化,但貽知己羞。方窮立命說,戰勝心悠悠。
不然蹲會稽,鉤下三五牛。所期波濤助,燀赫呈吞舟。
漢字舟的含義
舟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船形。兩邊象船幫,中間三條線代表船頭、船艙和船尾。先秦多用「舟」,漢以後用「船」漸多起來。本義:船)
同本義 [boat]
舟,船也。古者共鼓貨狄,刳木為舟,剡木為楫,以濟不通。象形。--《說文》
自關而西謂之船,自關而東謂之舟。--《方言九》
作舟以行水。--《考工記·總目》
舟以行川谷。--《墨子·節用》。按,舟之始,古以自空大木為之,曰俞,後因集板為之,曰舟,又以其沿水而行曰船也。
刳木為舟,剡木為楫。--《易·系辭下》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詩·邶風·二子乘舟》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
舟zhōu船:小~。扁~。輕~已過萬重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