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環羈玉聲光碎,綠錦蔽泥虯卷高。
春風細雨走馬去,珠落璀璀白罽袍。
不覺春芳晏,翻成客望勞。
草平天一色,風暖燕雙高。
擊轊爭輕幰,書旗衒縹醪。
隨宜歌白紵,都士半雲袍。
禁門三五金吾夜,回首青春忽二毛。
池上昔陪王母宴,斗中今直貴人牢。
風生江海龍游遠,月滿關山鶴唳高。
夢到鈞天燈火鬧,依然彩筆照宮袍。
沈煙漠漠晦平皋,盡日空濛阻出遨。
窗打紙聲聞細點,檻飄花影見凝膏。
依稀恨曲添鳴溜,悵望啼妝在小桃。
何假錦障泥看麥,門前芳草綠於袍。
淺草干河闊,叢棘廢城高。白馬犀匕首,黑裘金佩刀。
霜清徹兔目,風急吹雕毛。一經何用厄,日暮涕沾袍。
去年今日瀉天瓢。水滔滔。斷藍橋。阻我群仙,鸞鶴赴蟠桃。獨有商羊偏喜雨,跳且舞,上山椒。今年南極見丹霄。射金蕉。瑞光遙澆去胸中,磊塊盡**。莫厭琵琶彈舊曲,長聽取,郁輪袍。
江天經雨後,秋意轉新高。
遠棹送行客,涼鍔柑巍?/p>
高人初祿仕,判語亦風騷。
若到海西岸,佛光盤翠袍。
晉地無戎臥賊曹,民兵賜笏解弓刀。
六年講武儒冠在,不踏金門著戰袍。
憶見奇童髧兩髦,遽驚名譽眾推高。
東山子弟家風在,西漢文章筆力豪。
方看凌雲馳騄驥,已嗟埋玉向蓬蒿。
追思陽夏曾游處,撫事傷心涕滿袍。
黃葵貴麗不妖嬈,一朵新晴檻外高。
還似邇英臨便坐,曈曨朝日照天袍。
戀郎思郎非一朝,好似并州花剪刀。
一股在南一股北,幾時裁得合歡袍。
謝脁出華省,王祥貽佩刀。前賢真可慕,衰病意空勞。
貞悔不自卜,游隨共爾曹。未能齊得喪,時復誦離騷。
閒陰七賢地,醉餐三士桃。蒼苔虞舜井,喬木古城壕。
漁父偏相狎,堯年不可逃。蟬鳴秋雨霽,雲白曉山高。
咫尺傳雙鯉,吹噓借一毛。故人皆得路,誰肯念同袍。
漢儒多辟司徒掾,掾屬雖委地望高。
聞有袁安在公府,可無陳寵作辭曹。
修鯨未肯隨鱗介,威鳳終須現羽毛。
少壯功名當拾取,金台落日射征袍。
百榼行春東,千弓從獵豪。
苦吟邊月冷,飛鏑野風高。
奇策革命殊俗,長纓擊不毛。
輸群躍馬貴,一等著青袍。
勸駕嘗連萼,應門忽二毛。
竟於時不偶,吾更晚相遭。
宿草堪揮淚,豐碑忍泚毫。
送車今幾兩,誰最戀綈袍。
就身打劫壯吾曹,喚得賢侯智眼高,
忿色不知何處去,珠回玉轉透雲袍。
雙闕翬飛紫蓋高,日華雲影映松濤。
萬年青擁連枝橘,千葉紅開並蒂桃。
仗以玉龍銜寶玦,佩將金兕錯銀刀。
乍晴風日欣妍美,闔殿齊穿御賜袍。¤
江東何許上饒郡,置吏能淹謝法曹。
與世相逢腰漫折,對山吟詠首頻搔。
誰憐老去斗升祿,未博平生燈火勞。
我自都城與君別,一官於此始青袍。
黃葵貴麗不夭饒,一朵新晴松下高。
還似邇英臨黼座,曈曨曉日照天袍。
年衰才盡懶揮毫,定有移文責魯皋。
學到紫陽今欲絕,詩如清老子能高。
棲遲矮屋官猶冷,傲睨芳樽氣自豪。
試遣俚音辱聰聽,未應堪比郁輪袍。
漢字袍的含義
袍〈名〉
有夾層、中著棉絮的長衣 [Chinese-style robe or gown]
衣敝縕袍。--《論語》。按,衣有箸者,今之綿衣,或曰箸以亂麻曰袍。
纊為繭,縕為袍。--《禮記·玉藻》
又如:袍子
中式長衣的通稱。其形制不分上衣下裳。本為閒居之服,漢以後用作朝服 [robe;gown]。如:長袍;旗袍;袍帶(錦袍腰帶。古代君王和貴官的常服);袍褂(袍服和外褂。清代官服的主要組成部分)
外衣 [jacket;outer garment]
袍者,表衣之通稱。--《正字通》
戰袍 [war-gown]。如:袍鎧(戰袍與護身鐵甲);袍甲(戰袍和鎧甲);袍仗(戰袍和兵器。借指軍容);袍褲(戰袍,褲靴。
袍pao中式長衣的統稱:棉~子。皮~兒。黃~加身。~笏登場(登台演戲,〈喻〉上台做官,多含貶義)。
────────────────—
袍bao 1.指衣服的前襟。 2.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