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風露鄉,裙破郁金黃。
別來參祖意,壞色染衣裳。
雖是丹青物,沈吟亦可傷。
君誇鷹眼疾,我憫兔心忙。
豈動騷人興,惟增獵客狂。
鮫綃百餘尺,爭及製衣裳。
蟲豸臘月皆在蟄,吾獨何乃勞其形。小大無由知天命,
但怪守道不得寧。老母妻子一揮手,涕下便作千里行。
自顧不及遭霜葉,旦夕保得同飄零。達生何足雲,
偶然苦樂經其身。古來堯孔與桀跖,善惡何補如今人。
長年愛伊洛,決計卜長久。賒買裡仁宅,水竹且小有。
賣宅將還資,舊業苦不厚。債家征利心,餓虎血染口。
臘風刀刻肌,遂向東南走。賢哉韓員外,勸我莫強齲
憑風謝長者,敢不愧心苟。賃載得估舟,估雜非吾偶。
壯色排榻席,別座誇羊酒。落日無精光,啞暝被掣肘。
漕石生齒牙,洗灘亂相掫。奔澌嚼篙杖,夾岸雪龍吼。
可憐聖明朝,還為喪家狗。通運隔南溟,債利拄北斗。
揚州屋舍賤,還債堪了不。此宅貯書籍,地濕憂蠹朽。
賈僎舊相識,十年與營守。貧交多變態,僎得君子不。
利命子罕言,我誠孔門丑。且貴終焉圖,死免慚狐首。
何當歸帝鄉,白雲永相友。
不敢唾汴水,汴水入東海。污泥龍王宮,恐獲不敬罪。
不敢蹋汴堤,汴堤連秦宮。蹋盡天子土,饋餫無由通。
此言雖太闊,且是臣心腸。野風結陰兵,千里鳴刀槍。
海月護羈魄,到曉點孤光。上不事天子,下不識侯王。
夜半睡獨覺,爽氣盈心堂。顏子甚年少,孔聖同行藏。
我年過顏子,敢道不自強。船人雖奴兵,亦有意智長。
問我何所得,樂色填清揚。我報果有為,孔經在衣裳。
洗藥臨溪頭,水流溪尾香。
居人飲溪水,百年躋壽康。
石路曲盤蛇,山花如錦黃。
日暮攜藥歸,香風滿衣裳。
紫煙斂翠碧天長,柳陰旌旗午尚霜。
一朵彩雲擎瑞日,光華盡在舜衣裳。
君子防悔尤,賢人戒行藏。
嫌疑遠瓜李,言動慎毫芒。
立教固如此,撫事有非常。
為君持所感,仰面問蒼蒼。
犬嚙桃樹根,李樹反見傷。
老龜烹不爛,延禍及枯桑。
城門自焚爇,池魚罹其殃。
陽貨肆凶暴,仲尼畏於匡。
魯酒薄如水,邯鄲開戰常
伯禽鞭見血,過失由成王。
都尉身降虜,宮刑加子長。
呂安兄不道,都市殺嵇康。
斯人死已久,其事甚昭彰。
是非不由己,禍患安可防。
使我千載後,涕泗滿衣裳。
旋研花露試新妝,惹得遊蜂上下狂。
羞把香紈撲蝴蝶,對人佯整薄羅裳。
忍淚不敢下,恐兄情更傷。別離當亂世,骨肉在他鄉。
語盡意不盡,路長愁更長。那堪回首處,殘照滿衣裳。
嘉幽蘭兮延秀。
蕈妖淫兮中溏。
華斐斐兮麗景。
風徘徊兮流芳。
皇天兮無慧。
至人逝兮仙鄉。
天路遠兮無期。
不覺涕下兮沾裳。
江水向愕陽,橙澄寫片光。
鏡圓珠溜徹,駭滿箭波長。
謗勾搖兔影,浮桂動丹芳。
延照相思夕,千里共沾裳。
兩朝出入有輝光,五夜疏鐘漏未央。
萬樹宮花歌寶扇,千門御柳映明璫。
心如碧草生金輦,身是紅雲近玉皇。
一樣人間明月色,慣於天上聽《霓裳》。
掘蘭宮裡數名郎,好是乘軺出帝鄉。
兩度還家還未有,別論光彩向冠裳。
秋來皎潔白鬚光,試脫朝簪學酒狂。
一曲酣歌還自樂,兒孫嬉笑挽衣裳。
忽忽知何意,悠悠向此方。
卻知新涕淚,還是舊衣裳。
威鳳集珍條,積風限高翔。
巨鯤志江海,尺澤焉足量。
懿茲中林士,敷文聊頡頏。
塊然寡徒偶,舉足蹈峻防。
伸眉竟何階,念之郁中腸。
抑我同心歡,乖離越他鄉。
他鄉三千里,道狹草木長。
白露浩已盈,但恐沾衣裳。
無華真國色,有韻自天香。
臨風難自持,為舞白霓裳。
吾性本疏狂,難教住帝鄉。
看心忘世界,濯足愛滄浪。
往事皆如夢,浮生底用忙。
到頭華袞服,不及芰荷裳。
開元遺曲自淒涼,況近秋天調是商。
愛者誰人唯白尹,奏時何處在嵩陽。
回臨山月聲彌怨,散入松風韻更長。
子晉少姨聞定怪,人間亦便有霓裳。
雖入秦帝宮,不上秦帝床。
夜夜玉窗裡,與他卷羅裳。
道由白雲盡,春與青溪長。
時有落花至,遠聞流水香。
閒門向山路,深柳讀書堂。
幽映每白日,清輝照衣裳。
漢字裳的含義
裳
(形聲。從衣,尚聲。本義:下衣)
古人穿的遮蔽下體的衣裙,男女都穿,是裙的一種,不是褲子 [skirt worn by a woman or man in ancient China]
裳下飾也。--《左傳·昭公十二年》
黃裳元吉。--《易·坤》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詩·邶風·綠衣》
制芰荷 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楚辭·離騷》
整頓衣裳起斂容。--唐·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又如:裳衣(裳與衣。泛指衣服);裳服(衣服);裳裾(衣襟)
泛指衣服 [dress]
脫我戰時袍,著我舊時裳。--《樂府詩集·木蘭詩》
又如:裳袂(衣袖);裳裙(衣襟)
裳shang
⒈[衣裳]衣服。
────────────────—
裳chang
⒈遮蔽身體下部的裙子,〈古〉裙子的一種:綠衣黃~(衣:上衣)。
────────────────—
裳cheng 1.古代稱下身穿的衣裙,男女皆服。 2.泛指衣服。 3.見"裳裳"。 4.通"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