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舟去何疾,已到雲林境。起坐魚鳥間,動搖山水影。
巖中響自答,溪裡言彌靜。事事令人幽,停橈向餘景。
秋風彷彿吳江冷,鷗鷺參差夕陽影。
垂虹納納臥譙門,雉堞耽耽俯漁艇。
陽安小兒拍手笑,使君幻出江南景。
多少恨。不見舊時風韻。浪蕊浮花都懶問。江頭春有信。誇甚壽陽妝鏡。說甚揚州詩興。雲破月來堪弄影。世間無此景。
孤嶼紅蓼深,清波照寒影。
時有雙鷺鷥,飛來作佳景。
小池塘,閒院落,薄薄見山影。楊柳風來,吹徹醉魂醒。有時低按秦箏,高歌水調,落花外、紛紛人境。猛深剩但有竹屋三間,蓮田二頃。便可休官,日對漏壺永。假饒是、紅杏尚書,碧桃學士,買不得、朱顏芳景。
昔誰醒中夢,今獨夢中醒。
萬緣水上漚,百歲花前景。
計程息勞牽,日晚江路永。
連檣如有待,聚泊就村井。
沙明鷗群回,月出人語靜。
心清獨不寐,況乃風露冷。
因思往來客,終日困馳騁。
得非衣食驅,無乃緣造請。
吾人方外士,素志慕箕穎。
胡為淹水宿,混跡問蛙黽。
丈夫別有念,此意誰得領。
人生未聞道,如何臥煙景。
鑒天雲斂壺中,晝暖乍喜薰風永。輕紗漸試,香羅初褪,梅陰又□。廣殿窗虛,翠簾捲起,一番清影。正新篁綠嫩,池光漲雨,魚吹浪、燕飛徑。好是九重邃密,有嵐光、煙溪深靜。昇平暇日,長廊別院,笙歌緩整。寶輦遲留,玉觴時舉,何妨乘興。況一年好處,猶寒未暖,是清和景。
秋風彷彿吳江渡,鷗鷺參差夕陽影。
垂虹納納臥譙門,雉堞耽耽俯漁艇。
陽安小兒拍手笑,使君幻出江南景。
樹暝棲翼喧,螢飛夜堂靜。
遙穹出晴月,低簷入峰影。
窅然坐幽獨,怵爾抱深警。
年徂道無聞,心違跡未屏。
蕭瑟中林秋,雲凝松桂冷。
山泉豈無適,離人懷故境。
安得駕雲鴻,高飛越南景。
杜鵑聲訴。鷓鴣聲助。催上黔陽歸路。輕舟短棹泛滄浪,沾兩袖、夜郎煙霧。雲山如暮。灘流如怒。石齒*然無數。天涯愁緒不堪論,這光景
端居息塵情,春明晝初永。
風來池上樹,雲度簷前影。
處世欲何為,感時聊自剩閒將篋中紙,謾寫江南景。
一片湖光淨。被遊人、撐船刺破,寶菱花鏡。和靖不來東坡去,欠了騷人逸韻。但翠葆、玉釵橫鬢。碧藕花中人家住,恨幽香、可愛不可近。沙鷺起,晚風進。功名得手真奇雋。黯離懷、長堤翠柳,系愁難荊世上浮榮一時好,人品百年論定。且牢守、文章密櫻秘館詞人能度曲,更不消、檀板標蘇姓。凌浩渺,納光景。
改序念芳辰,煩襟倦日永。夏木已成陰,公門晝恆靜。
長風始飄閣,疊雲才吐嶺。坐想離居人,還當惜徂景。
經國謀猷,補天氣力,岳祗來佐興運。王當華闕春融,共仰相門地峻。清台占象,見壁月、珠星明潤。對一百五日風光,二十四番花信。勳共德、繼增篆鼎。今共古、問誰比並。廣樂初出,層霄壽斝,旋頒紫葉,湘桃濃杏。映彩服、朱顏青鬢。看千歲,桀閣飛樓,燕賞太平光景。
貪奇忘我勞,上上不復剩
窮游盡人跡,卻立看佛頂。
日暮不忘歸,青山滿煙景。
瓦堂如案平,金仙閟光景。
寓目一蕭散,銷憂冀俄頃。青草肅澄陂,白雲移翠嶺。
後沔通河渭,前山包鄢郢。松含風裡聲,花對池中影。
地多齊後瘧,人帶荊州癭。徒思赤筆書,詎有丹砂井。
心悲常欲絕,發亂不能整。青簟日何長,閒門晝方靜。
頹思茅簷下,彌傷好風景。
碧雲開,紅日麗,宮柳碎繁影。猶記朝回,馬兀夢頻醒。天教一舸江湖,數椽澗壑,漸擺脫、世間塵境。已深剩添買竹塢千畦,荷漪兩三頃。鶴引禽伸,日月嶠壺永。不須甕裡思量,隙中馳騖,也莫管、玉關風景。
翰林以謫流夜郎,我亦何為涉此境。
生平山水債未了,宦游直度桂州嶺。
牂牁江繞古融城,拂拭冠纓照清影。
舉頭忽見真仙巖,盤空攫拿勢馳騁。
天教刻削無遺巧,不知斤斧誰手秉。
吻如蝕月丑蝦蟆,枵腹穹窿寬一頃。
屍居龍見柱下史,宴坐似說常清靜。
貫空石澗飛驚湍,兩岸峽束垂機阱。
茲晨邂逅得勝踐,身到中間發深剩
青牛昔過函谷關,我陪五老曾造請。
依然一念浩劫初,墮在塵埃官獨冷。
童兒徐甲今何所,朝從南箕暮東井。
當時與我極綢繆,默而禱之意相領。
扶攜騰上虛皇前,賜我金丹凌倒景。
漢字景的含義
景
(形聲。從日,京聲。本義:日光)
同本義 [sunlight]
景,日光也。--《說文》
濁明外景,清明內景。--《荀子·解蔽》
四時和謂之景風。--《爾雅》
南方景風。--《廣雅》。按,猶日光風也。
日出天而耀景。--江淹《別賦》
朱光馳北陸,浮景忽西沈。--《文選·張載·七哀詩》
流景曜之韡曄。--張衡《西京賦》
景翳翳以將入。--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至若春和景明。--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又如:景曜(光彩);景光(亮光);景煥(光彩照射);景輝(光輝)
太陽 [sun]。如:景夕(黃昏;天黑);景緯(日與星);景西(太陽西
景jǐng
⒈日光:耀~。
⒉風光,風景:~致。~色。佳~。美~。
⒊狀況,情況,景象:盛~。情~。遠~。背~。
⒋敬慕,佩服:~慕。~仰。
⒌大:~山與京(京:高丘)。
⒍[佈景]舞台上或攝影棚等,根據需要,人工佈置景物。
⒎[景遇]同"境遇"。處境和遭遇。
⒏[景頗族]我國少數民族之一。
⒐〈古〉通"影"。影子。
────────────────—
景yǐng 1.後多作"影"。影子;陰影。《詩.墉風.二子乘舟》:"二子乘舟,泛泛其景。"孔穎達疏:"泛泛然見其影之去往而不礙。"一說,通"憬"。遠行的樣子。見清王引之《經義述聞.毛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