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掛寒帆向錦川,木蘭舟裡過殘年。自修奼奼爐中物,
擬作飄飄水上仙。三峽浪喧明月夜,萬州山到夕陽天。
來年的有荊南信,回札應緘十色箋。
無緣同上浙東船,親老家貧每自憐。
蹤跡久留千里外,情懷不比十年前。
客遊何處無芳草,人別他鄉有杜鵑。
別後欲知鄉里事,煩君千萬寄魚箋。
回公膠法不輕傳,太玉知機合伴仙。
安得翠雲蜚象管,書邀風月上蠻箋。
叔侄嶺南邊,熊車相後先。
同時持紫橐,指日復青氈。
契分膠投漆,離情雨帶煙。
吾窮公富貴,勿廢往來箋。
春雲落紙不歸天,就把霜刀翦四邊。
欲送草堂還縮手,少陵慣見浣花箋。
區區毛鄭號精專,未必風人意果然。
犬彘不吞舒亶唾,豈堪與世作詩箋。
欲說賓城好,先誇方物妍。
金羹收稻後,紅臘落梅前。
照座梨偏紫,堆盤荔更鮮。
清州如斗大,盛事數從前。
崖日神留傳,山高子得仙。
何詩春夢草,張諫力回天。
人物宜旌表,蟲魚不足箋。
使君文采欻翩翩,投檄歸來志浩然。
新構鳳麟洲上屋,恰如書畫米家船。
干將破壁龍俱化,脈望飛空蠹亦仙。
更試囊中五色筆,桂花香露灑銀箋。
有底春風能好事,解將刀尺翦青天。
知君新得草書法,旋捲碧雲供小箋。
萬里起青煙,旌旗若湧泉。
國家開氣數,陵谷見推遷。
避難渾無地,偷生賴有天。
夜來聞大母,已自納降箋。
客裡羈情厭九遷,相逢賴有故人賢。
見貽勞苦平生句,如誦中和樂職篇。
江左風流從昔著,日邊事業向來傳。
只應好語盈編簡,並待秋負送錦箋。
已是青春欲暮天。酒愁離恨不禁添。尊前休說見郎難。別後要知還有意,生前莫道便無緣。雁來頻寄小蠻箋。
松蒼竹翠歲寒天。雁山前。鳳城邊。回首燕南,一別又三年。長愛故人心似月,人不見,月還圓。小窗寂寂鎖凝煙。一燈然。一詩聯。詩若燈青,孤影伴無眠。明日酒中余思在,揮醉墨,灑雲箋。
生平性放曠,處世常澹然。
但恐學未至,讀書究其玄。
時經喪亂際,嚮慕心益堅。
仰睇高飛鴻,翱翔入雲煙。
雲何雜燕雀,下與雞鶩連。
避謗去城市,尋幽適林泉。
忱流夜雨歇,坐石春風顛。
徒抱心耿耿,復憂腹便便。
王君我畏友,時寄五色鮮。
神鬼泣老筆,風雲走長篇。
文章古所貴,道義今誰傳。
將謂禮樂盛,遽罹干戈年。
六經既掃地,一物安得全。
藉甚右軍裔,榮讓諸郎先。
依山更帶水,問捨仍求田。
花下鹿濯濯,雲門鶴翩翩。
情懷渺何許,風月渾無邊。
尊酒何時會,醉賡雲錦箋。
人物風流冊府仙。誰教落魄到窮邊。獨班未引甘泉伏,三峽先尋上水船。斟楚酒,扣湘弦。竹枝歌裡意淒然。明時合下清猿淚,閒日須題采鳳箋。
江左重詩篇,陸生名久傳。鳳城來已熟,羊酪不嫌膻。
歸路芙蓉府,離堂玳瑁筵。泰山呈臘雪,隋柳布新年。
曾忝揚州薦,因君達短箋。
念昔有此峰,在彼江陵先。舉世未能知,愚亦望同賢。
我來心益悶,欲上天公箋。
吉音來碧落,帖子報紅箋。
王謝遺蹤玉籍仙,三年閒上鄂君船。詩懷白閣僧吟苦,
俸買青田鶴價偏。行次野楓臨遠水,醉中衰菊臥涼煙。
芙蓉散盡西歸去,唯有山陰九萬箋。
個裡包坤更括乾,精神微動便紛然。
桃紅柳綠春無跡,魚躍鳶飛妙不傳。
菱浪豈緣風袞袞,荷珠不為露涓涓。
分明是了何言否,此事難容鄭氏箋。
漢字箋的含義
箋
(形聲。從竹,戔聲。本義:註釋) 同本義 [annotate;explain with notes]
箋,表識書也。…字亦作牋。--《說文》
箋,書也。--《廣雅》
鄭子諸經皆謂之「注」,此言箋者……記識其事,故稱為「箋」。--孔穎達《毛詩正義》
又如:箋釋(猶箋注);箋疏(箋注);箋訓(箋注訓釋)
箋
註釋的文字 [annotation]
箋注紛羅,顛倒是非。--韓愈《施先生墓銘》
又如:;箋記(古文體名)
供題詩、寫信等用的(質量較高的)小幅紙張 [writing paper]。如:箋管(紙和筆);箋幅(箋紙,信箋);箋詠(在箋紙上題詠詩詞)
中國古代寫給帝王的書信 [one of d 箋(箋)jiān
⒈精美的或小幅的紙張:手~。便~。信~。〈引〉書信:來~已閱。
⒉註釋:~注。
⒊〈古〉一種文體,寫給尊貴者的書信:投~求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