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喜君初度,風雨作秋聲。連旬烈日,稻畦麥垅欲揚塵。好似天瓢在手,笑把群龍呵叱,四野注如傾。勃勃生意滿,翠浪湧縱橫。君知否,仁者壽,壽斯仁。自從三代而下,民命寄蒼旻。滿目桑麻谷粟,滿目簿書期會,試說與仁人。小試作霖手,甦醒永新民。
應候猶當臘,爭先未得春。
人貧只好舊,天意欲呈新。
盡洗江南瘴,全消渭北塵。
能逢中興日,甘作未歸民。
斗柄東回六合春,堯天歷象與時新。
銅壺瑞氣延疏漏,青輅祥風繞畫輪。
雲裡樓台高鬱鬱,雨中原隰碧鱗鱗。
千枝彩萼梅英吐,百尺金絲柳帶勻。
秉籙調元功有序,在璿觀妙政惟醇。
仰瞻魏闕宣和會,共識皇恩子萬民。
靜結羅浮屋,鄰雞遠不聞。
秋到屋下田,井井皆黃雲。
草堂久無夢,甘與麋鹿群。
我聞彭澤令,恥為二姓臣。
一朝任去來,柴桑漉酒巾。
披圖長歎息,古今多逸民。
冠蓋長安幾番新?放翁只似向來貧。
滿窗紅日價無敵,半榼新醅香動人。
宴坐心光無蔽障,橫眠踵息自清勻。
世間不用詢名字,身是無懷上古民。
漉酒陶元亮,名傳尚有巾。
方成執鞭志,更著捧心人。
待菊須簪發,臨流擬祓塵。
乃翁真處士,吾黨祗間民。
萬乘君王曾降詔,敝裘瘦馬入鹹秦。
太平策略三千字,天下英豪二十人。
自合乘時攀日月,如何隨眾走風塵。
桐廬主簿官雖小,百里之間亦有民。
挾海懷山謁紫宸,擬將忠孝報君親。
忽從華表聞遼鶴,卻抱遺經泣魯麟。
喪亂行藏心似鐵,蹉跎勳業鬢如銀。
萬言椽筆今無用,閒向林泉紀逸民。¤
金玉堂中寂寞人,仙班時得共朝真。
兩宮無事安磐石,萬國歸心有老臣。
家釀可供開口笑,侍兒工作捧心顰。
醉鄉乃是安身處,付與昇平作幸民。
到處林園靜,能來是主人。
鶯喉低囀玉,魚腹暖翻銀。
玩雨沾芳履,吟風岸角巾。
功名吾老矣,甘作太平民。
哲後躬享,旨酒斯陳。王恭無斁,嚴祀惟寅。
皇祖以配,大孝以振。宜錫景福,永休下民。
倉猝扶宗社,艱危啟聖神。
英雄歸駕御,狂狡願和親。
泛掃妖氛淨,恢張治化新。
倦勤三紀外,頭白盡遺民。
中流砥柱一宗臣,長把丹衷動玉宸。
三十四番如此疏,百千載後更無人。
堂留薇藥誰知已,路長蕭茅謾得春。
自是不曾輕出處,到頭著著為斯民。
瓊斝既飾。
繡簋以陳。
方燮嘉積。
永毓宵民。
批頰何顏見婦人,婦人忍辱重黃金。
高官我做他何恤,廉恥聲聲教國民。
夾鍾紀月,初吉在辰。
書靈流慶,布德推仁。
采章震耀,典禮具陳。
茂昭丕貺,永庇斯民。
光流者遠。
禮貴彌申。
嘉饗雲備。
盛典必陳。
追養自本。
立愛惟親。
皇情乃慕。
帝服來尊。
駕齊六轡。
旗耀三辰。
感茲霜露。
事彼冬春。
以斯孝德。
永被烝民。
二月祭社時,相呼過前林。
磨刀向豬羊,穴地安斧鬵。
老幼相後先,再拜整衣襟。
釃酒卜筊杯,庶知神靈歆。
得吉共稱好,足慰今年心,
祭余就廣坐,不間隔富與貧。
所會雖里閭,亦有連親姻。
持餚相遺獻,聊以通慇勤。
共說天氣佳,晴暖宜於蠶春。
且願雨水勻,秋熟還相親。
酒酣歸路喧,又柘影在身。
傾欹半人扶,大笑亦大嗔。
勿謂濁世中,而無義皇民。
司歷告時,惟孟之春。
爰舉時祀,旅於有神。
鼓鍾既設,珪帛具陳。
阜蕃蔗物,以福我民。
睿藻昭回侔列緯,時龍順豫體蒼旻。
豈同周穆臨瑤水,凱樂雍容浹庶民。
漢字民的含義
民
(指事。從古文之象。古文從母,取蕃育意。古代指黎民百姓,平民。與君、官對稱)
同本義 [common people]
民,眾萌也。從古文之象。--《說文》。按,古文從母。取蕃育也,上下眾多意,指事。
民,氓也。--《廣雅》。按,土著者曰民,外來者曰氓。
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農民,有工民。--《谷梁傳·成公元年》
夫民神之主也。--《左傳·桓公六年》
無子曰兆民。諸侯曰萬民。--《左傳·閔公元年》
黎民阻饑。--《書·舜典》
民不適有居。--《書·盤庚上》
哀我征夫,獨為匪民。--《詩·小雅·何草不黃》
民可使由之,
民min
⒈〈古〉指奴隸或沒做官的眾百姓。現指人民,即以勞動群眾為主體的基本成員:擁政愛~。軍~魚水情。
⒉指人或人群:~眾。居~。~族。
⒊勞動大眾的:~歌。~間故事。
⒋從事某項工作的人:農~。漁~。鹽~。
⒌非軍事的:~用。~航。
⒍通"苠" :~高粱。
⒎[民主]
1指人民有管理國家和自由發表意見的權利:加強~主和法制建設。
2根據大多數群眾意願處理問題的工作方式:~主氣氛。~主作風。辦事~主。
────────────────—
民mian 1.通"綿"。參見"民民"。 2.通"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