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章昔送牧之行,舊事今親見廣陵。
一叟棲棲嗟孑立,諸賢袞袞慶偕升。
事來推與參前著,公去吾其失右肱。
我俟兵休歸決矣,斷無清夢到觚稜。
林窮澗絕石崖傾,臨水幽朋更欲登。
擬共前峰成小隱,曉來雲盡見高稜。
月上朱樓角,風搖翠篠層。
傳聲回步輦,滿目爛行燈。
蕭鼓千門沸,弓刀萬馬騰。
詩翁懷盛事,眉雪慘霜稜。
筆債窮年老發僧,硯寒還復夜敲冰。
西堂夢後無靈運,夔府歸來有少陵。
諸老文章凡幾變,千年風雅欠中興。
矮窗燭暗成惆悵,忽見梅花月一稜。
屏裡金爐帳外燈。掩春睡騰騰。綠雲堆枕亂鬅鬙。猶依約、那回曾。人生少有,相憐到老,寧不被天憎。而今前事總無憑。空贏得、瘦稜稜。
一帆又是過西陵,天正寒時雨欲冰。
心地自平潮自險,回瞻絳闕認觚稜。
月是小春春未生,節名大雪雪何曾。
夕陽不管西山暗,只照東山八九稜。
一官職檄冷秋水,盡日量書接夜燈。
老去髭鬚無可染,秋來面目自生憎。
湖通堰尾聽泉激,日出山尖見雪層。
結習未除江海客,不忘回首夢觚稜。
臨湖閣榭曲堪憑,坐得群公第一層。
戶外人歸初射鴨,堂前客散尚呼鷹。
汀花日度聞歌舫,岸柳宵藏伴讀燈。
多暇知君向西嘯,隔城山翠撲眉稜。
雪力平欺半月晴,東風今日始開冰。
長壕徹底都銷盡,只有樓陰玉一稜。
甲觀開千柱,飛樓擢九層。
雪殘烏鵲喜,翔舞下觚稜。
木德新回律,瓊壺暖不冰。
舉頭聞鵲喜,翔舞下觚稜。
豁眼桃紅思聖解,襲人蘭郁比修能。
面脂靡曼負塗澤,繪彩化工誇斲冰。
茜粲芳穠觸吟境,艷陽風色嗾狂朋。
傾壺簫管黳蓬鬢,沈頓金觥雹凸稜。
小雪纖纖洗霽色,新春冉冉入燒痕。
三千界現非佗物,百億分身有妙門。
白雲兒是青山用,青山父是白雲根。
寄語白雲數回首,青山免見瘦稜稜。
日照松頭凍雪崩,又聞烘拆小池冰。
起看門外群峰色,絕頂才分翠一稜。
眾嫭容獨愧,孤正思群傾。
何必遠者思,今古同一情。
土方慕潔修,各心好自縈。
一旦履華膴,爭奪遺世名。
梟獍隨詆鳳,螻蟣起困鯨。
醉中觸靈均,到今喚不醒。
朋社角曼衍,冶遊眩輕盈。
無情湘水窟,有恨郢山稜。
長生推獻壽,法坐四朝登。問難無強敵,聲名掩古僧。
絕塵苔積地,棲竹鳥驚燈。語默俱忘寐,殘窗半月稜。
事業參亭毒,人才兆廢興。
百年爭鳳睹,一遇慨河澄。
手到無盤錯,旁觀有級層。
夜來春夢好,先已上觚稜。
致君才業本無能,戀闕情懷老不勝。
欲過龍津重回首,朣朧初日上觚稜。
深碧非少林祖,暴赤疑歸宗僧。
何須近青藜杖,不願如紫石稜。
漢字稜的含義
稜
「不稜登」:助詞。常用為某些形容詞的後綴。如:紅不稜登;花不稜登
稜
(俗作「楞」和「稜」。形聲。從木,夌聲。本義:有四角的木)
同本義 [square timber]
上觚稜而棲金爵。--班固《西都賦》
木四方為稜。--漢·服虔《通俗文》
同一物體的面與面的交接處,即稜角 [arris;edge;ridge]。如:冰稜,瓦稜;桌子稜兒;搓邊稜兒
稜 〈形〉
威勢 [awe-inspiring]
威稜憺乎鄰國。--《漢書·李廣傳》
剛稜疾惡。--《後漢書·王允傳》。註:「威稜也。」
又如:稜光(威嚴的目光);稜眼(威嚴的眼睛);稜稜(威嚴的樣子)
嚴厲 [severe]。
稜(稜)、楞leng
⒈物體上不同方向的兩個平面連結的部分:有~有角。
⒉物體表面上突起的條狀部分:瓦~子。洗衣板~兒。
────────────────—
稜(稜)ling
⒈[穆稜]地名。在黑龍江省。
────────────────—
稜leng 1.田埂。古亦用作約計田畝遠近多少的單位。 2.失神,發呆。
────────────────—
稜lēng 1.見"紅不稜登"﹑"花不稜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