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日曜兮香春花,玉壺炯兮清冰。
耿余心兮不斯,付妍丑兮丹青。
君王兮宵衣,壯土悲歌兮戰死。
豈余身兮憚殃,抗風沙兮萬里。
崔嵬兮增城,璀璨兮昭陽。
薑末路兮多艱,幸朕時之不照明。
氈裘兮娛嬉,穹廬兮容與。
怨群胡兮我欺,諗九天兮誰許。
南風兮徐來,掩涕兮無語。
四十五十兮無家,抑有慚兮夔女。
人之所甚患,飢渴與寒暑。
粗免則已矣,過計安用許?自奉非其分,三彭將嫉汝。
寓形天壤間,大抵皆逆旅,但能飽菜根,何地不可處?堂堂七尺軀,切勿效兒女。
和袖把金鞭,腰如束素。騎介驢兒過門去。禁街人靜,一陣香風滿路。鳳鞋宮樣小,彎彎露。驀地被他,回眸一顧。便是令人斷腸處。願隨鞭鐙,又被名韁勒祝恨身不做個,閒男女。
屑玉飛霙,正堪稱、馮夷展佈。空幾度、癡雲凝聚,狂風掀舞。點點拋揚珠作霰,纖纖斷續絲垂雨。借銀河、翦刻六花飄,天應許。水漠漠,斜橋渡。煙淡淡,長亭路。望寒莎衰草,總成愁緒。坡老新堤須好在,逋仙孤嶼猶堪去。共尋梅、止欠雪雙清,煩青女。
於以采蘋[1]?南澗之濱;
於以采藻?於彼行潦。
於以盛之?維筐及筥[2];
於以湘之?維錡[3]及釜。
於以奠之?宗室牖下;
誰其屍之?有齊季女。
巴陵女子天下奇,石作心肝冰作脾。
生平見義不見己,抆淚恨殺襄陽兒。
臨終裂素寫怨語,生氣猶能起風雨。
君不見虎符繫頸東海檣,令人愧死巴陵女。
白似雪花,柔於柳絮。胡蝶兒、鎮長一處。春風駘蕩,驀然吹去。得游絲、半空惹祝波上精神,掌中態度。分明是、彩雲團做。當年飛燕,從今不數。只恐是、高唐夢中神女。
空原悲風吹苜蓿,胡兒飲馬桑乾曲。
誰家女子在氌城,嗚嗚夜看星河哭。
黃金為閨主為宇,平生不出人稀睹。
父憐母惜呼小名,擇對華門未輕許。
干戈漂蕩身如寄,綠鬢朱顏反為累。
朝從獵騎草邊游,暮逐戎王沙上醉。
西鄰小姑亦被虜,貧賤思家心更苦。
隨身只有嫁時衣,生死同為泉下土。
出門有路歸無期,不歸長愁歸亦悲。
女身如弱難自主,壯士從姑不如女。
鄧禹南陽來,仗策歸光武。
孔明臥隆中,不即事先主。
英雄各有見,何必問出處。
孫曹與更始,未可同日語。
向非昭烈賢,三顧猶未許。
君子當識時,守身如處女。¤
東湖湖面波渺瀰,東湖岸上春土肥。
先生鉏雲明月曉,種來蔬甲今成畦。
把茅蕭蕭環四壁,此身不原人間識。
乾刊清夷那復知,寸心杳渺黃塵隔。
故人子房今九雲,交情不斷江湖濱。
江西使漕卻騶騎,幫作敲門問字人。
黃金百鎰箋一幅,多謝春風到茅屋。
君為使者吾邦民,見君容我更樵服。
故人與我情重哉,君且歸矣明當來。
明朝啟扉人不見,黃金不動書不開。
使者持書三太息,封書徑上黃扉側。
翩翩鶴雙雲冥冥,空薇湖山訪行跡。
向來桐江嚴子陵,曾得故人雙眼青。
芒鞋卻踏京華路,太史驚誇說客星。
先生得書掉頭去,並此湖光不回雇。
夢夫孀婦截髻鬟,亦有老大閨中女。
秋意生何許。對玉鉤、微雲避捨,素風吹暑。銀漢橋成天路穩,乾鵲聲聲媚嫵。送仙杖、年年須度。離合悲歡多少話,想今宵、繾綣難深訴。千古恨,無新故。聊須作意成歡緒。為佳時、金針戲把,翠觴頻舉。莫念匆匆輕摻袂,天上元無間阻。況好是、新涼庭戶。倦客天涯磋老大,趁珠簾、繡額高樓處。乞些巧,調兒女。
直上覷,直下覷。
七佛已前,閒家潑具。
少室鐵牛,黃梅石女。
戕賊金鈷鉧,擊賊搗衣杵。
今見趙小錢,昔聞楊愍女。
習習春風,絲絲春雨。
一等沾濡,十方周普。
甘草得之甜,黃連得之苦。
天意發叢林,簷聲鬧窗戶。
古德嘗雲已不迷,等閒教壞人男女。
華省名郎意若西,相如橋柱舊曾題。
已將符節為邦守,不畏關山入馬蹄。
千里過秦看素滻,三年還蜀度青泥。
裡門錦綬何為樂,外奉嚴君內阿{上彌下女}。
單呂早識隆準公,擇婿能得人中龍。
雲何托女不托宗,歡娛未了萬事空。
沛人猶言令善相,善相如此術亦窮。
高皇先識萬物表,芟刈群雄如薙草。
孽女近在目睫間,濫觴不戒使滔天。
向非遺後余此二三老,安知北軍袒右與袒左。
嗟哉塗山啟夏任啟周,女德王功相匹休。
令名堂堂照千古,不似沛中呂氏女。
蘀[1]兮蘀兮,風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蘀兮蘀兮,風其漂。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紅英艷雲霞,綠葉足風雨。
牡丹花未開,生意妙誰主。
丹青強摸索,閉目想未睹。
天巧非人工,神凝志良苦。
竦然花下貓,蜂喧聒如鼓。
醉眼不成睡,花氣日亭午。
黃生與我意,盤礡一轉語。
我老花無情,鉛粉付兒女。
亭午頭未冠,端坐獨愁予。貧家煙爨稀,灶底陰蟲語。
門小愧車馬,廩空慚雀鼠。盡室未寒衣,機聲羨鄰女。
祥光子夜都明徹,婷婷仙子來仙闕。
精神玉雪比不如,猶帶蓬萊秋夜月。
郎罷今晨莫世情,那知便不顯門庭。
我來只誦香山句,不重生男重生女。
漢字女的含義
女〈名〉
(象形。甲骨文字形,像一個斂手跪著的人形。本義:女性, 女人,與「男」相對)
同本義 [ woman]
女,婦人也。--《說文》。王育說:「對文則處子曰女,適人曰婦。」
女也不爽,士貳其行。--《詩·衛風·氓》
一女不織,或受之寒。--賈誼《論積貯疏》
女行無偏斜,何意致不厚。--《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男女衣著。--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男女無別。--《韓非子·亡征》
如倩女之靧。--明·袁宏道《滿井遊記》
男女奔竄。--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又如:女陪堂(女幫閒);女先兒(女先生);女紅(泛指婦女干的紡織
女nǚ
⒈女性,女人:婦~。~士。~教師。男~平等。
⒉女兒:生兒生~都一樣。
⒊舊時指以女嫁人。
⒋〈古〉同"汝"。你,你們。
⒌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
────────────────—
女nǜ 1.將女子嫁給人。 2.出仕,做官。
────────────────—
女rǔ 1.代詞。通作"汝"。你。 2.姓。春秋晉有女賈﹑女寬。見《左傳·昭公二十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