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既鳴矣,朝既盈矣。匪雞則鳴,蒼蠅之聲。
東方明矣,朝既昌矣。匪東方則明,月出之光。
蟲飛薨薨,甘與子同夢。會且歸矣,無庶予子憎。
相業平時既講明,得君當國有難能。
周公禮樂寥寥意,餘子隨時未可憎。
遮個村僧,只好聞名。
尾巴才露,天下人憎。
岷嶺高無敵,來從第幾層。
攀緣殊不倦,趫捷爾誠能。
晚嘯思危石,晴懸憶古籐。
王孫非汝類,只可以文憎。
披露已諧平日誌,開雲須信大賢能。
只餘天道終堪倚,不問人間愛與憎。
萬人叢裡求知己,百草頭邊識老僧。
從此更無迴避處,三頭兩面得人憎。
皇華應記去年曾,六轡馳驅問固陵。
道路向來荒枳棘,堤封從昔錯溝塍。
煙銷列嶂秋光遠,木落長淮霽色澄。
自笑壯心窮未已,欲言言大怕人憎。
鵝溪清絲清如冰,上有千歲交枝籐。
籐生谷底飽風雪,歲晚忽作龍蛇升。
嗟我雖為老侍從,骨寒只愛布與繒。
床頭錦衾未還客,坐覺芒刺在背膺。
豈如髯卿晚乃貴,福祿正似川方增。
醉中倒著紫綺裘,下有半臂出縹綾。
封題不敢妄裁剪,刀尺自有佳人能。
遙知千騎出清曉,積雪未放游塵興。
白鬚紅帶柳絲下,老弱空巷人相登。
但放奇紋出領袖,吾髯雖老無人憎。
形枯豈是持齋叟,貌古遷非入定僧。
馬又不成驢不是,當頭一著得人憎。
山寒草堂暖,寂夜有良朋。
讀易分高燭,煎茶取折冰。
庭垂河半角,窗露月微稜。
俱入論心地,爭無俗者憎。
森然古巖裡,淨行一番僧。松下濾寒水,佛前挑夜燈。
蓮花國土異,貝葉梵書能。想到空王境,無心問愛憎。
徐生純明白玉璞,焦子皎潔寒泉冰。
清光瑩爾互輝映,當暑自可消炎蒸。
平湖綠波漲渺渺,高榭古木陰層層。
嗟哉我豈不樂此,雖雖欲往身未能。
俸優食飽力不用,官閒日永睡莫興。
不思高飛慕鴻鵠,反此愁臥償蚊蠅。
三年永陽子所見,山林自放樂勝。
清泉白石對斟酌,巖花野鳥為交朋。
崎嶇◇谷窮上下,追逐猿狖爭超騰。
酒美賓佳足自負,飲酣氣橫猶驕矜。
奈何乖離才幾日,蒼顏非舊白髮增。
強歡徒勞歌且舞,勉飲寧及合與升。
行揩眼眵旋看物,坐見樓閣先愁登。
頭輕目明腳力健,羨子志氣將飄凌。
只今心意已如此,終竟事業知何稱。
少壯及時宜努力,老大無堪還可憎
深深四簷雨,眇眇一枝燈。
酒盡獨愁婦,家貧全似僧。
中年多感慨,同好少交朋。
自省空諸有,霜毛未可憎。
懷袖相忘去不能,也知輕薄惡蚊蠅。
南風雖汝持權柄,只恐秋風見汝憎。
鋸沉百疊糝瓊英,一日三薰更九烝。
卻悔香成太清絕,龍涎生妒木犀憎。
近傳群盜息,稍免大軍興。
閉戶聞村學,挑包遇野僧。
籬間犬見客,狂吠極堪憎。
欲問淮南米,皆雲歲不登。
疲羸不難活,摩撫政須能。
但使荒田辟,無勞鑄鐵增。
素書寧敢寄,苦語未宜憎。
雪浸髮根,秋生眼稜。
肯月泉頭客,清風樓上僧。
潮翻麈尾兮蹴踏龍象,風旋羊角兮變化鯤鵬。
主盟佛事,最得人憎。
君如有意耽田里,予亦無機向藝能。
心跡所便唯是直,人間聞道最先憎。
臨醮諸公戒行清。動天感應福非輕。壬潤瓊田農盡喜,秋成。*田珠長豆苗生。要報天恩崇道德,隨緣知足莫相爭。旦望焚香餐素膳,無憎。
漢字憎的含義
憎
(形聲。從心,曾聲。本義:憎恨厭惡) 同本義 [hate;detest;abhor]
憎,惡也。--《說文》
憎而知其善。--《禮記·曲禮》
盜憎主人。--《國語·晉語》
秦甚憎齊。--《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又如:憎人(可憎惡的人);憎妒(憎恨妒忌);憎命(憎惡命運);憎毒(憎恨痛恨);憎恨(厭惡怨恨);憎毀(憎惡詆毀);憎愛(憎恨與喜愛);憎憐(憎愛);憎丑(憎惡。憎恨厭惡);憎憤(猶憤恨)
憎zēng恨,厭惡,跟"愛"相對:~恨。~惡。愛~分明。面目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