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路無不通,行貧足如縛。
輕裘誰家子,百金負六博。
蜀道不為難,太行不為惡。
平地乏一錢,寸步鄰溝壑。
不如無道國,而水冒城郭。
豈敢問天災,但慚為政惡。
湍回萬瓦裂,槎向千林閣。
獨此懷百憂,思歸臥雲壑。
邂逅非專約。記當年、林堂對竹,艷歌春酌。一笑乘鸞明月影,餘事丹青麟閣。待宇宙、長繩穿卻。念我中原空有夢,渺風塵、萬里迷長樂。愁易老,欠靈藥。別來幾度霜天鶚。壓紛紛、吞腥啄腐,狗偷烏攫。東晉風流兼慷慨,公自陽春有腳。妙悟處、不存毫髮。何日相從雲水去,看精神峭緊芝田鶴。書壯語,遍巖壑。
春山秋亦佳,霜樹風更落。
陰晴卷復舒,氣像今非昨。
功名等浮雲,文字懸高閣。
勝掃胸中奇,還將貯丘壑。
筍輿咿啞來,路轉此歇腳,
長內挾秋下,深意滿萬壑。
元宰撫洪鈞,四海可熏灼。
至人養天真,視此猶嬰縛。
出入金鼓威,寤寐琴樽樂。
乃知伊呂心,未始忘丘壑。
拄杖重來約。對東風、洞庭張樂,滿空簫勺。巨海拔犀頭角出,來向此山高閣。尚兩兩、三三前卻。老我傷懷登臨際,問何方、可以平哀樂。唯酒是,萬金藥。勸君且作橫空鶚。便休論、人間腥腐,紛紛烏攫。九萬里風斯在下,翻覆雲頭雨腳。更直上、崑崙濯發。好臥長虹陂十里,是誰言、聽取雙黃鶴。推翠影,浸雲壑。
天涯寒食,問東風、底事留連行客。千樹芳菲春不管,吹盡枝頭紅雪。湖水春波,佳人錦瑟,腸斷非離索。西來一劍,不堪塵滿霜鍔。憑仗誰話春愁,一尊濁酒,醉了還重酌。盡日西歸歸未得,怨煞山中猿鶴。六印雙旌,兩都無分,此去從吾樂。太行佳處,布衣高臥雲壑。
愛君秀句輕封侯,恨不捧杖從君游。
高人豈合世間著,紫羅洞邊能少留。
我今癡坐數椽底,飽閱炎涼只如此。
何當一葉弄雲濤,鷗鳥請盟波影裡。
顏郎才思天下無,亦與我輩同朝晡。
故鄉蕭疏不堪說,秋風落日號群狐。
百年駸駸行且樂,不必華堂圍繡幕。
爛醉出門霜月孤,荷鍤休隨任填壑。
曾與東山約。為鯈魚、從容分得,清泉一勺。堪笑高人讀書處,多少松窗竹閣。甚長被、遊人占卻。萬卷何言達時用,士方窮、早與人同樂。新種得,幾花藥。山頭怪石蹲秋鶚。俯人間、塵埃野馬,孤撐高攫。拄杖危亭扶未到,已覺雲生兩腳。更換卻、朝來毛髮。此地千年曾物化,莫呼猿、且自多招鶴。吾亦有,一丘壑。
間,名聲籍籍。已而認君於王禮部博家,歲余,君篆秩滿,出尹余鄉陽丘。陽丘大縣,繁阜難治,君至,刳疣抉蠹,善政日聞。甲辰春,余還鄉江野亭,實邇縣,郛君有暇,必叢容就余,嘯詠相忘,追泉石之樂。是歲十月,君受代,自爾來益數,情益款,而知益以深。憶昔言曰,吾當去矣,途既戒矣,先生豈有言乎。余念之曰,敬甫,子以敬自銘者也,人之才不同,概言則有能有不能無可無不可二者而已,若吾子無可無不可才歟,以無可無不可之才,而行之以敬,則異時功業之所就,非余所得慮者,子惟持子之敬,慎子之才而已矣。衰懷激烈,不覺黯然,於是飲之酒,而贈之以歌,實乙巳三月下瀚一日也。百花開後,殿余春、只有翻階紅葉。人似春光留不住,半夜東風作惡。寥落離懷,蒼涼行色,更與花前酌。浩歌一曲,鳥啼花自飛落。瀟灑誰復如君,溪山如此,何限山中樂。政爾功名相促迫,眼底台東閣。我識君才,青雲明日,萬里秋天鶴。有時還夢,野亭亭下巖壑。
玉並十丈花,欺我亦已久。
巔池千葉蓮,尋池復何有。
果是蓮峰望或開,記者之辭又為繆。
傳聞不足信,托意不足憑。
窊隆偶爾如花形,便謂此山緣此名。
我來覓勝勝已盈,誰真誰偽何須征。
世間圖謀多耳聽,未如吾眼真搜冥。
我詩通我懷,不為稽考作。
且看鱗動眾山來,化作笙鍾滿林壑。
自憐無骨可封侯,漫來學省陪英游。
逸興未忘河朔飲,羈蹤已分周南留。
久負雲山竟緣底,百指饑寒良坐此。
鬢毛蒼蒼已難揀,何時卻到雲山裡。
休問歸囊金有無,采芝酌水延朝晡。
未要學仙跨威鳳,況有作詩嘲訓狐。
藜杖芒鞋樂復樂,老籐懸花當羅幕。
月明須上最高峰,橫竹一聲秋萬壑。
有生如浮雲,閒蹤本無著。
出門隨所之,去住安可托。
茫茫三界內,百年同旅泊。
瑾師了空相,偶地得余樂。
去歲辭東州,今晨往南郭。
山褐秋風涼,林鍾暮煙保
何處覓禪棲,孤筇遍前壑。
出遊躡城皞,聊使殷憂廓。
迥瞰樓闕重,周覽河山錯。
候禽音尚微,初林蔭猶保
密煙生近堤,傾曦澹遠落。
潛盤狎勝引,且復娛斟酌。
快意當遺形,所在即丘壑。
雲黃天為低,窗白雪初作。
幽人睡方覺,簾外舞萬鶴。
斜斜既可人,整整亦不惡。
不知來何暮,遂失梅花約。
東風桃杏暖,不受珠璣絡。
聊回萬斛潤,點點付藜藿。
幽人無酒飲,一笑供酬酰
歲晚會復來,相期在丘壑。
六月日正午,大暑若沸鑊。
時行古關道,十步九立腳。
煙雲炙盡散,樹木曬欲落。
喉鼻喘不接,齒舌津屢涸。
擔血僮破領,鞍汗馬濡膊。
幽坑困猿狖,密莽渴鳥雀。
至此因自謂,胡為就名縛。
所利緣底物,奔走冒炎惡。
塵心日夜迫,欲住不能略。
因念吾故園,左右悉林保
昔我未第時,此有文酒樂。
長松借高陰,飛瀑與清濯。
層崖對僧詠,大石引客酌。
畏景雖赫然,無由此流爍。
於今只夢想,欲往途路邈。
所效殊未立,期歸尚誰約。
徒爾發短歌,西首謝巖壑。
墨池幻出虯龍蟠,徂徠山頭煙雨寒。
胎禽獨立衣縞縞,骨瘦西風拾瑤草。
靈根琥珀三千年,紫皇敕賜青城仙。
乘軒竊祿正自惡,何似歸來一丘壑。
道人去我久,書問且不數。
聞余竄南荒,驚悸日枯削。
安知跨大海,往反如入郭。
譬如人弄潮,覆卻甚自若。
旁多聚觀者,縮頭膽為落。
僻居少過從,閒庭墮斗雀。
手倦失輕紈,扣門誰剝啄。
開關忽見之,但覺瘦矍鑠。
立談慰良苦,兀坐敘契闊。
誰持稻田衣,包此剪翎鶴。
遠來殊可念,此意重山嶽。
悃愊見無華,語論出稜角。
為余三日留,頗覺解寂寞。
忽然欲歸去,破巡蝗葑健?/p>
想見歷千峰,細路如遺索。
相尋固自佳,乞詩亦不惡。
而余病多語,方以默為藥。
寄聲靈石山:「詩當替余作。」
便覺鳴玉軒,跳波驚夜壑。
我初見君詩,謂世無此作。
飄零三十年,文思各衰落。
俱持使者節,恨別還作惡。
未置白玉堂,端須著巖壑。
漢字壑的含義
壑〈名〉
(會意。本義:深谷,深溝)
同本義 [ravine;gully]
壑,溝也。--《說文》
壑,溪壑也。--《爾雅·釋詁》
陸巒超壑。--《文選·張衡·西京賦》
既窈窕以尋壑。--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林壑尤美。--宋·歐陽修《醉翁亭記》
峭壑陰森。--《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眾壑縱橫。
如怒濤排壑。--孫文《序》
又如:壑谷(山谷;兩山之間的窪地或水道);壑口(豁口,像山谷一樣的缺口);壑子(豁口;缺口)
小河溝;護城河 [moat]
實墉實壑,實畝實籍。--《詩·大雅·韓奕》。陸德明釋文:「壑,城池也。」
壑he溝:一~之水。〈引〉山溝:千巖萬~。眾~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