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風一夕驚,曉雪滿都城。
氣覆千家白,光連萬象清。
戀空飛不下,弄態舞相縈。
歷亂看無定,飄搖轉未成。
綴垣時缺剝,壓竹乍欹傾。
細隙過無滯,寒窗拂有聲。
園林勻結練,觀閣巧彫瓊。
草木情先喜,乾坤意亦榮。
營魂頓疏健,病目暫虛明。
郢曲高誰和,羞將叩缶並。
越風東南清,楚日瀟湘明。試逐伯鸞去,還作靈均行。
江蘺伴我泣,海月投人驚。失意容貌改,畏途性命輕。
時聞喪侶猿,一叫千愁並。
危樓百尺俯層城,煙斂雲收眼更明。
四面月華千頃白,一天秋氣十分清。
昨宵欲見渾無計,今夕相看似有情。
又值病夫慵對酒,賞心樂事信難並。
老包曰岳岳生鼎,二人畫虎通神明。
凡為一虎不知價,鉅公貴士珍其名。
死來年深搜索盡,何意好事識尤精。
丹楓映坡茅葉白,雌者將乳雄坡行。
細毛出肉不見跡,相顧猛氣都如生。
忽聞持遺非素望,窮民展玩忘愁嬰。
奇哉真是老包筆,世間空有黃金籯。
因思前歲韓公子,亦贈尺紙圖生獰。
傍題小子乃包鼎,此時偶得已可驚。
借問吾鄉與天下,二包之美誰能並。
寒氣蕭蕭瘦骨驚,自知分得四愁平。
秋堂病起莓苔色,池閣夢迴蘆葦聲。
幽滴冷痕連樹影,暗驅浮氣入詩情。
衡門獨掩還無語,一日相思萬縷並。
君不見隴州石魚生地下,中有鰍鯽皆同化。
又不見衡湘石魚生山中,魚身鱗鬣俱如畫。
世間何獨此石為魚形,石蛇石蟹皆如生。
蝦蟆口吻酷肖似,螬蠐動幾能行。
悠悠荒怪不可考,吾意造物初無情。
陰陽融結亦偶爾,俗智詎可窺杳冥。
葉君得此不足惜,君自川岳儲英靈。
來春禹浪忽變化,頭角天上看崢嶸。
此時回首視此石,棄置殆與砂礫並。
老子居然健,上元如許晴。
湖平波不起,天闊月徐行。
散發漁舟穩,臨風野笛清。
安能擁笳鼓,萬里將幽並。
淒淒百卉病,亭亭雙松迥。直上古寺深,橫拂秋殿冷。
輕響入龜目,片陰棲鶴頂。山中多好樹,可憐無比並。
畫閣深圍,暖紅光裡芳林影。暗香成陣。上下花相映。倒掛疏枝,月落參橫冷。休裝景。要人酒醒。除是花枝並。
浩渺湖邊三萬頃。無風帖帖平如鏡。更好晚晴霞弄影。天宇淨。望空一抹胭脂凝。紫錦紅綃空茜靚。紆藍□碧祥光瑩。余暈飄搖斜復正。堪唱詠。落霞孤鶩遙相並。
偃藩多式宴,佳雪屢飄霙。
意感年將盡,歡容酒剩行。
伊公調鼎樂,羊祜衣裘輕。
況屬輶軒暇,須容心賞並。
夢覺殘夜永,山寒氣逾清。
林幽萬籟息,月出虛堂明。
披衣坐復起,懷人思空盈。
經時不對面,素榻浮埃生。
遙知念盍贊,臨風亦關情。
褰幃望岐路,慨然欲宵征。
無人導我先,何因識門庭。
仰憑鴻雁飛,書詞寫深誠。
詞多意莫宣,益遣幽恨並。
積雨晦皋圃,門前煙水平。蘋蘅增遙吹,枕席分余清。
村旆詫酒美,賒來滿鋞程。未必減宣子,何羨謝公榮。
借宅去人遠,敗牆連古城。愁鴟占枯蘗,野鼠趨前楹。
昨日雲破損,晚林先覺晴。幽篁倚微照,碧粉含疏莖。
蠹簡有遺字,先琴無泛聲。蠶寒繭尚薄,燕喜雛新成。
覽物正搖思,得君初夏行。誠明復散誕,化匠安能爭!
海浪刷三島,天風吹六英。洪崖領玉節,坐使虛音生。
吾祖傲洛客,因言幾為傖。末裔實漁者,敢懷干墨卿。
唯思釣璜老,遂得持竿情。何須乞鵝炙,豈在斟羊羹。
畦蔬與甕醁,便可相攜迎。蟠木幾甚曲,筍皮冠且輕。
閒心放羈靮,醉腳從欹傾。一徑有餘遠,一窗有餘明。
秦皇苦不達,天下何足並。
久攖末俗喧,脫就綠野靜。
方隨巾屨便,那暇賓客命。
林紅落春衰,草綠爭夏盛。
時從老農語,久佇行子聽。
謂言勞苦後,各以閒暇慶。
時逢瓶盎酒,亦有餚核稱。
喧嘲忽無次,歌唱仍相詠。
酒闌紛起坐,白髮忽兩憑。
兒乘旁樹嬉,牛臥前籬瞑。
予方困俗累,愛此近天性。
何當從之歸,買捨與相並。
西風細逐桂枝生,秋月圓從屋角明。
歡伯向人端有意,素娥於客亦多情。
試吟飛鵲南枝句,更聽春蠶食葉聲。
從此塗山添勝事,四翁相遇四難並。
守清守淨。各各開明性。兩兩做修持,你個個、心頭修剩虛虛實實,裡面取炎涼,尋自在,覓逍遙,漸漸歸禪定。教言教令。一一須當聽。急急上高坡,便穩穩、尋他捷徑。玄玄妙妙,子細認天衢,行得正,立來端,步步蓮花並。
香剝酥痕,自昨夜、春愁醒。高情寄、冰橋雪嶺。試約黃昏,便不誤、黃昏信。人靜。倩嬌娥、留連秀影。吟鬢簪香,已斷了、多情玻年年待、將春管領。鏤月描雲,不枉了、閒心性。謾聽。誰敢把、紅兒比並。
騎鯨紫霞客,來作世耆英。襟懷金玉循良,名字古無人。所至民歌遺愛,脫屣歸來綠野,笑傲樂天真。不學渭濱老,公子自長生。一杯酒,再三祝,八十春。從今細數慶集,百度似今辰。綠鬢朱顏長好,何事紫芝仙草,蘭玉自詵詵。盛事有如此,誰道四難並。
反本興敬。
復古昭誠。
禮容宿設。
祀事孔明。
華俎待獻。
崇碑麗牲。
充哉繭握。
肅矣簪纓。
其膋既啟。
我豆既盈。
庖丁游刃。
葛盧驗聲。
多祉攸集。
景福來並。
謝客吟一聲,霜落群聽清。文含元氣柔,鼓動萬物輕。
嘉木依性植,曲枝亦不生。塵埃徐庾詞,金玉曹劉名。
章句作雅正,江山益鮮明。萍蘋一浪草,菰蒲片池榮。
曾是康樂詠,如今搴其英。顧惟菲薄質,亦願將此並。
漢字並的含義
並
(會意。《說文》:「從二立。」金文字形,為二人並立之形。本義:並行,並列)
同本義 [side by side]
並,併也。從二立,會意。今隸作並。--《說文》
並行。--《儀禮·鄉射禮》
並立則樂。--《禮記·儒行》
俄而並乎堯舜。--《荀子·儒效》
並紐約用組。--《禮記·玉藻》
並驅從兩肩兮,揖我謂我儇兮。--《詩·齊風·還》
並駕齊驅,而一轂統輻。--《文心雕龍·附會》
且夫堯、舜、桀、紂千世而一出,是比肩並踵而生也。--《韓非子·難勢》
又如:並列;並肩作戰;並介(不論窮富,都能耿介於守。兼利天下叫並,孤介自守叫
並 bing
1合到一起:合~。
2兩種或兩種以上的事物平排著:~列。
3表示不同事物同時存在,不同的事情同時進行:相提~論。
4用在否定詞前,加強否定的語氣,略帶反駁的意味:我~沒有去。
5連詞。並且:此決議請傳閱~執行。
【併發症】一種疾病的發展引起另一種疾病或症狀的發生,後者即為前者的併發症。如出麻疹引起肺炎,肺炎就是併發症。又叫合併症。
【並集】由屬於A或者屬於B的一切元素所組成的集合,叫做集合A與B並集,表示為A∪B。
【並駕齊驅】比喻齊頭並進,彼此間不分前後、高下。
【並聯】把電路元件並排接在電路上兩點間的聯接法。並聯元件兩端的電壓相等,並聯元件上電流之和等於幹線電流。
【並聯電池組】把n個電動勢相同的電池的正極接在一起,負極接在一起的聯接方法。並聯電池組的電動勢等於每一個電池的電動勢。它的內阻等於一個電池內阻的n分之一。
【並聯電路】把電路元件並列地連接起來組成的電路。並聯的各元件兩端的電壓相等。有電阻的並聯、電源的並聯、電容器的並聯等。
【並列複句】各個分句在意義上相互並列的複句。複句中的幾個分句分別說明幾種事物,或者從幾個方面來說明一種事物。常用,,,等關聯詞連接。
【並列關係】在同一屬概念下面的外延相同或互相排斥的種概念之間的關係。如這一屬概念下的與之間的關係;這一屬概念下的與之間的關係。
【並列句群】分別描寫、說明幾種事物或情況的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有並列關係的句子。
【並行不悖】同時進行,互不牴觸。
────────────────—
並bǐng 1.排除;屏棄。
────────────────—
並bīng 1.古州名。詳"并州"。
────────────────—
並bang 1.挨著。 2.依隨。參見"並世"。 3.旁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