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字結尾詩句,末尾字焉結尾古詩詞詩句,結尾是焉字的古詩詞,最後1個字是焉的詩詞

古詩詞結尾字查詢

請輸入關鍵詞:

例如:想查詢字結尾的詩,請輸入漢字

查詢類型:    

采苓采苓,首陽之巔。人之為言,苟亦無信。

捨旃捨旃,苟亦無然。人之為言,胡得

采苦采苦,首陽之下。人之為言,苟亦無與。

捨旃捨旃,苟亦無然。人之為言,胡得

采葑采葑,首陽之東。人之為言,苟亦無從。

捨旃捨旃,苟亦無然。人之為言,胡得

為君之道,何以為明?功不濫賞,罪不濫刑;

讜言則聽,諂言不聽;王至是然,可為明

吾於閩有大因緣,夜夢晝思無間然。

他日定歸洋嶼去,楞伽室內作終

升堂惟光,千乘惟權。

陵暴知非,委質可賢。

折獄言簡,結纓禮全。

惡言不耳,仲尼賴

瞳瞳日腳曉猶清,細細槐花暖自零。

坐閱諸公半廊廟,時看黃色起天庭。

(僕射呂公、門下韓公、左丞劉公,皆自講席大用。

)上尊初破早朝寒,茗碗仍沾講舌干。

陛楯諸郎空雨立,故應慚悔不儒冠。

兩鶴催頹病不言,年來相繼亦乘軒。

誤聞九奏聊飛舞,可得徘徊為啄吞。

微生偶脫風波地,晚歲猶存鐵石心。

定是香山老居士,世緣終淺道根深。

(樂天自江州司馬除忠州刺史,旋以主客郎中知制誥,遂拜中書舍人。

軾雖不敢自比,然謫居黃州,起知文登,召為儀曹,遂忝侍從,出處老少大略相似,庶幾復享此翁晚節閒適之樂

玉鉤初彎,冰盤乍圓。

扇掩秋後,鳥飛枝邊。

精凝蟾蜍,輝光蟑娟。

歆於明祀,弭芳節

吾愛白樂天,逸才生自然。誰謂辭翰器,乃是經綸賢。

欻從浮艷詩,作得典誥篇。立身百行足,為文六藝全。

清望逸內署,直聲驚諫垣。所刺必有思,所臨必可傳。

忘形任詩酒,寄傲遍林泉。所望標文柄,所希持化權。

何期遇訾毀,中道多左遷。天下皆汲汲,樂天獨怡然。

天下皆悶悶,樂天獨捨旃。高吟辭兩掖,清嘯罷三川。

處世似孤鶴,遺榮同脫蟬。仕若不得志,可為龜鏡

訪古求書二十年,二王真跡幾人傳。

每尋同好得消息,聞韶忘味心拳拳。

諸家真贗可屈指,緹巾入手分媸妍。

道山東觀富奇古,世人想望如雲天。

此生塵俗分不到,九重有路來無緣。

豈知司存預符璽,芸台高議開賓筵。

翰林入坐中執法,未容凡吏陪諸仙。

酒闌接武上秘閣,皇居紫禁凌非煙。

晉康法書在寶櫝,傍架牙籤一一穿。

紫衣黃門許一見,忽開復閉嚴關鍵。

右軍盡善歷代寶,八法獨高東晉賢。

宏文舊物印章在,開元小篆朱猶鮮。

草行無窮少真楷,硬黃色淨昏麻箋。

鳳翥龍翔余復直,煙霏霧結斷還連。

溟漲筆力老轉劇,臨池尚歎張學專。

言奴得法號神俊,逼人體勢殊翩翩。

自方家尊聘豪翰,駸駸欲過驊騮前。

崇虛鵝群最真跡,萬里古色星日懸。

筆乾墨淡不可搨,拙手添暈難磨湔。

小璽肥書兩貞觀,每角一字居四邊。

南朝妙鑒各題檢,懷充在後前僧權。

爭妍取勢押縫尾,磐石臥虎推滿騫。

琅琊世譜今乃識,寶章十代何蟬聯。

忠良賊孽無去取,茂宏處仲同一編。

其間楷真特蕭散,南平秘法傳僧虔。

卷杪題官記年月,方慶疏封在石泉。

當時盛事今不泯,曾看崔序傳遺篇。

想見舉朝推好尚,小鍾發論頭風痊。

髹奩別貯古雜跡,歷代作者堪比肩。

步懷陳人有晉法,伯英漢帖疑吳顛。

誠懸送瓜特枯硬,歐取方險虞勁圓。

虞文發願乃使用,壯古遒麗功力全。

世間此帖豈有二,孔廟破石人猶憐。

阿武章草五字句,畫松分行如直弦。

牝雞司晨足才致,蛾眉文墨爭蟬娟。

青綾高標卷二十,淳化刻在諸帖先。

仲尼夏禹謝太傅,山濤漢章東晉宣。

體凡格陋漫收掇,一手臨寫煩雕鐫。

二王妙跡半遺落,寶章虞柳俱見捐。

無鹽刻畫廢西子,騏驥不御蹇著鞭。

永熙聖學貴斯事,討論王著何備員。

百年文物盛於昔,繼文真主方御乾。

巖廊道業仰夔禹,太平黼藻宗雲淵。

寶書傳世久未輯,明時盛事猶缺然。

誰能借辯達聰聽,願求精識重評詮。

收遺去陋再刊勒,鳩工不費數萬錢。

嗟哉百卷頃刻過,安得放意徐窮研。

歸來欲說急記取,瀛洲回首情悁悁。

心存默想尚可記,以指畫被夜不眠。

休論頑仙與才鬼,但得曲掌甘終

未拆嬌紅淺紫駢,差差眾葉翠翹然。

誤稱蘭艷風流冠,且縱桃夭萬一憐。

列檻閉帷增峭烈,訴杯閣筆負嬋娟。

司花處子春風面,醲態奇香想像

人生在斯世,窮達懸諸天。

迷徒不知此,多為外物遷。

豈若保真素,白雲日高眠。

鴻飛杳冥冥,弋者何慕

於維慶歷,三年三月。

皇帝龍興,徐出闈闥。

晨坐太極,書開閶闔。

躬攬英賢,手鋤奸蘗。

大聲渢渢,震搖六合。

如乾之動,如雷之發。

昆蟲蹢躅,妖怪藏滅。

同明道初,天地嘉吉。

初聞皇帝,慼然言曰:

予父予祖,付予太業。

予恐失墜,實賴輔弼。

汝得像殊,重慎徽密。

君相予久,予嘉君伐。

君仍相予,笙鏞斯協。

昌朝儒者,學問刻洽。

與予論政,傅以經術。

汝貳二相,庶績鹹秩。

惟汝仲淹,汝誠予察。

太后乘勢,湯沸火熱。

汝時小臣,危言嶪嶪。

為予司諫,正予門闃。

為予京兆,堲予讒說。

賦叛於夏,為予式遏。

六月酷日,大冬積雪,

汝暑汝寒,同於士卒。

予聞辛酸,汝不告乏。

予晚得弼,予心弼悅。

弼每見予,無有私謁。

以道輔予,弼言深切。

予不堯舜,弼自笞罰。

諫官一年,奏疏滿篋。

侍從週歲,忠力盡竭。

契丹亡義,檮杌饕餮。

敢侮大國,其辭慢悖。

弼將予命,不畏不懾。

卒復舊好,民得食褐。

沙磧萬里,死生一節。

視弼之膚,霜剝風裂。

觀弼之心,鍊金鍛鐵。

寵名大官,以酬勞渴。

弼辭不受,其志莫奪。

惟仲淹弼,一{夔去}一契。

天實繼予,予其敢忽。

並來弼予,民無瘥札。

曰衍汝來,汝予黃發。

事予二紀,毛禿齒豁。

心如一兮,率履弗越。

遂長樞符,兵政毋蹶。

予早識琦,琦有奇骨。

其哭魁櫑,豈視扂楔。

其人渾樸,不施剞劂。

可屬大事,敦厚如勃。

琦汝副衍,知人予哲。

惟修惟靖,立朝巘巘。

言論磥砢,忠誠特達。

祿微身賤,其志不怯。

賞詆大臣,亟遭貶黜。

萬里歸來,剛氣不折。

屢進直言,以補予闕。

素相之後,含忠履潔。

昔為御史,幾叩予榻。

至今諫疏,在予箱匣。

襄雖小臣,名聞予徹。

亦嘗獻言,箴予之失。

剛守粹愨,與修儔匹。

並為諫官,正色在列。

予過汝言,無鉗汝舌。

皇帝明聖,忠邪辨別。

舉擢俊良,掃除妖魃。

眾賢之進,如茅斯撥。

大奸之去,如距斯脫。

上倚輔弼,司予調燮。

下賴諫諍,維予紀法。

左右正人,無有邪孽。

予望太平,日不逾浹。

皇帝嗣位,二十二年。

神武不殺,其默如淵。

聖人不測,其動如天。

賞罰在予,不失其槿。

恭已南面,退奸進賢。

知賢不易,非明不得。

去邪惟難,惟斷乃克。

明則不貳,斷則不惑。

既明且斷,惟皇之惑。

群下踧踖,重足屏息。

交相告語,曰惟正直。

毋作側僻,皇帝汝殛。

諸侯危栗,墜玉失舄。

交相告語,皇帝神明。

四時朝覲,謹修臣職。

四夷走馬,墜鐙遺策。

交相告語,皇帝神武。

解兵修貢,永為屬國。

皇帝一舉,群臣懾

諸侯畏,四夷服

正將徐榛,溫州人。

其父官湖北,榛往省,迷失道,歸行府。

後生精練,以筆札典機密,小心可信。

予被執,榛得脫,自惠州來五羊,願從北行。

扶持患難,備殫忠款。

道病,至豐城死

英英藝祖,出震承乾。

握圖撫運,卜祚延年。

衣冠在廟,威靈在天。

永錫無疆,子孫保

燕雀不生鳳,陰陽一氣全。

無窮深可及,境角理推遷。

奚益其形化,平章語默玄。

終身何所役,道本豈私

日月東行天左旋,丸中久矣和乾圜。

稔聞泰山有日觀,竊疑板墨多誇傳。

甚言抱雞候其上,雞鳴海水如炊煎。

火輪磨蕩上復下,崖撞石裂聲填填。

天門鐘鼓報清曉,塵世正爾沉元元。

幾回掩卷信且惑,安得臂羽如飛仙。

誰知白髮際同軌,得來鄒魯拜聖賢。

竟游曲阜至岱岳,捫參歷井登其巔。

濯足就宿會真殿,如乘析木棲微垣。

是時八月二十夜,明月正值奎婁躔。

窗明斗落懼失曉,一宵十起無寧眠。

偕行諸子大鼾睡,笑我歷轆狂且顛。

深衣端坐愈不寐,湔腸滌胃玉女泉。

少需道人謂予曰,若欲觀日今當前。

忙迷扶策抉草莽,翩躚攙奪諸公前。

諸公拍手笑於後,被公吞了丹砂元。

{左足右盤}跣一氣涉觀頂,隱隱紅罅開東邊。

玄雲荏苒幻紫色,金樓寶闕蒸瓊田。

秋深露重濕我趾,扶桑望決眼欲穿。

須臾眉黛抹天杪,脫然寶鏡開微奩。

上上下下復上下,千辛萬苦方團圓。

小臣不敢瞠目視,九拜塌額肝膽縣。

起來恍惚抱影泣,昔何容易沉虞淵。

羲和湎淫失賓餞,掩覆白日為元天。

蚊軀螳臂負不起,忍渴未死甘氓廛。

狨號螭泣虎豹舞,單衣尚絅得瓦全。

夢醒忽爾登泰岱,稽首再拜清光還。

願保初陽守黃道,重離赫赫行純乾。

泣余收淚盼下界,西北迤逶生霞煙。

山如鱗甲水如帶,八荒草木皆新鮮。

回視秦碑與漢篆,神光燦爛生蛟涎。

古今聖賢幾登此,乍睹莫不心虔虔。

歸來玩愒復弄影,入夷出晉誰與憐。

蒼梧不返放勳死,傾戀惟有葵心堅。

分陰寸晷正可惜,人間兒女醯雞然。

登封觀日世不少,作如是觀能幾

酒聖卯時歡,此語聞樂天。

安用苦了了,白日供憂煎。

浮世本幻妄,空花電露然。

人間無實事,惟醉庶幾

有杕[1]之杜,其葉湑湑[2]。獨行踽踽。

豈無他人?不如我同父。

嗟行之人,胡不比?人無兄弟,胡不佽[3]

有杕之杜,其葉菁菁。獨行煢煢。

豈無他人?不如我同姓。

嗟行之人,胡不比?人無兄弟,胡不佽

元氣在天,日星系

骨骾在身,四體恃

王國之干,公實似

有煒翰墨,抑其細

是書之傳,自尹氏

歷年雖多,人爭毖

彼名家者,眾或棄

脅肩夏畦,亦何利

偃伏聲名三十年,當時倫輩有誰前。

曾隨貢籍逢標鑒,更向詞林接俊躔。

上館久違牽夢寐,歸舟將至想神仙。

襟懷曠達應如舊,遲對清尊一問

蠻嶺高,蠻海闊,去舸回艘投此歇。一夜舟人得夢間,

草草相呼一時發。颶風忽起雲顛狂,波濤擺掣魚龍僵。

海神怕急上岸走,山燕股慄入石藏。金蛇飛狀霍閃過,

白日倒掛銀繩長。轟轟砢砢雷車轉,霹靂一聲天地戰。

風定雲開始望看,萬里青山分兩片。車遙遙,馬闐闐,

平如砥,直如弦。雲南八國萬部落,皆知此路來朝天。

耿恭拜出井底水,廣利刺開山上泉。若論終古濟物意,

二將之功皆小

焉的釋義

漢字焉的含義

(象形。小篆字形。像鳥形。本義:焉鳥)

鳥名 [a kind of bird]

旦,北而徂山之曲,乃見蒼翠一林,其中則楮煙墨宇,椒櫪坎地,群焉胙充,飛而不舉。--唐·黃滔《唐城客夢》

通「顏」。額 [forehead]

身長七尺,面長三尺,焉廣三寸,鼻目耳具,而名動天下。--《荀子·非相》。高亨云:「焉,蓋顏之借字。」

表示指示,相當於「之」 [it]

草木無知,叩焉何益?--明·馬中錫《中山狼傳》

又如:心不在焉

哪裡或那裡 [where]

且焉置土石。--《列子·湯問》

富者不能至,而貧者至焉。(焉,代詞,那裡,指南海。)--清·彭端淑《為學一

焉yān文言用字。

⒈代詞。相當"這個"、"於這個":心不在~。時人異~。

⒉疑問詞。怎麼,什麼,哪裡:~能如此?面目美好者,~故必知哉(故:原故。知:智)?其子~往?

⒊於何,在哪裡:且~置土石(置:放)。

⒋連詞。乃,就,則:若赴水火,入~焦沒耳。

⒌助詞:有厚望~。寒暑易節,始一反~。少~,月出於東山之上。

古詩大全
 
詩詞大全
詩詞詩句
各朝代的詩
詩歌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