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凝山如影,雲褰日射毫。
桃間紅樹迥,麥裡綠叢高。
客子歎游倦,田家甘作勞。
乘除吾尚可,未擬賦離騷。
大門人望舊旌旄,嶺表瀧頭罄錯刀。
中饋從誰合紅巹,郵亭自詭絮征袍。
青衫九品非君慍,黃卷連車慰我曹。
蘭蕙滿山山水縣,遙知放意詠離騷。
莫訝書紳苦,功成在一毫。自從蒙管錄,便覺用心勞。
手點時難棄,身閒架亦高。何妨成五色,永願助風騷。
林中獨坐欲中宵,落葉紛紛觸壞袍。
月影漸移蛩韻急,露華初上鶴聲高。
四時催老秋偏感,萬事縈心夜更勞。
猶賴清風知我意,頻吹庭竹助蕭騷。
姑蘇台上麋鹿嚎,夫差城中樓觀高。
荒榛盡已付明月,萬古憤怒空秋濤。
吳亡越霸能幾日,後世擾擾猶鴻毛。
孟軻善養浩然氣,充塞天地無饑嗷。
慕而為堂亦有意,不學屈子成離騷。
一嘯立東皋,輕寒侵二毛。
曉光浮野草,春色染夭桃。
有水池添滿,無雲山更高。
清源何日約,掃石共歌騷。
鶴版招幽士,龍墀襲茜袍。
道因間上得,名向隱中高。
密地棲芸閣,清塗歷諫曹。
終南明月夜,松檜自蕭騷。
細眉雙聳敵秋毫,冉冉芳園日幾遭。
清宿露花應自得,暖爭風絮欲相高。
情人歿後魂猶在,傲吏齊來夢亦榮。
閒掩遺編苦堪恨,不並香草入離騷。
葉老蠶登箔,泥肥燕葺窠。
曉風帆腹飽,夜雨柂梢高。
久客交遊少,一春行役多。
短蓬終日坐,煮茗讀離騷。
一棹松江朔雪饕,椒漿曾此酹三高。
遠遊借與薰風便,偉觀還如昔日遭。
喚起玉龍噓霧雨,饒教彩昭蜺戰雲濤。
平生最愛登高賦,盍為豐碑續擬騷。
趁晴明日擬登高,十里龍山肯憚勞。
但願有錢堪對菊,莫愁無手可持螯。
虱官只合辭歸去,鼠腹安能賦老饕。
行見白衣人送酒,已拚痛飲讀離騷。
侍郎憂國最賢勞,太尉西州第一豪。
家廟比來聞澤厚,公孫今果見才高。
明時尚使龍蛇蟄,壯志空傳虎豹韜。
莫厭皖山窮絕處,不妨雲水助風騷。
老根先入遠煙膠,更取織枝束細毫。
再作一家香氣聚,幽人研弄亦風騷。
舊交為帝不能邀,百尺雙台照暮濤。
逸跡已將山共永,清名仍與月爭高。
魯連解難終辭祿,龍伯持傾只釣鰨
列傳古碑言未盡,一灘風竹自蕭騷。
繞屋扶疏樹,吾廬粗勝陶。
去來梁燕語,旦夕女嬋號。
蕙槁蘭將敗,蕭鋤艾亦薅。
侵簷添綠竹,映日繾紅桃。
得友人皆面,哦詩語未高。
飲泉蔭松柏,直欲廣風騷。
春來玉帳閒無事,自料穿松壓酒糟。
即恐金樽未相稱,山房乞取伴離騷。
雲間把酒更持螯,九日登臨意氣豪。
自有此山題墨富,獨推二老擅名高。
禪關曾訪移泉脈,亭扁重書鎮海濤。
老我空游愧能賦,得君藻筆僕名騷。
海榴花上雨蕭蕭,自切菖蒲泛濁醪。
今日獨醒無用處,為公痛飲讀離騷。
送我歸舟水一篙,更攜佳語贐吾曹。
暮雲真作江東去,不復沅湘誦楚騷。
艷娥煽妖悖且饕,雲師圍之騎週遭。
飛廉暗嗚挾箭號,萬鼓動地助戰鏖。
吳剛棄斧北且逃,扶桑君還騎巨鰨
銀蜍腹聚流清膏,玉兔顙折飛白毛。
蒼茫殺氣橫四郊,凍鳶無語饑鴻嗷。
紫皇第功封二豪,汝馬可歸弓可櫜。
黃道肅穆君請遨,黔首顒顒光勿韜。
願駕丹轂揚錦旄,疾驅六龍升海濤。
五色爛爛中天高,衣披水子絳錦袍。
葵心不寧憂忉忉,矯首東方歌楚騷。
漢字騷的含義
騷
(形聲。從馬,蚤聲。本義:刷馬)
同本義 [brush horse]
騷,摩馬。--《說文》。段玉裁註:「人曰搔,馬曰騷,其意一也。摩馬,如今人之刷馬。」
騷動;動亂[tumult;disturb;upset]
騷,擾也。--《說文》。按,謂馬擾動也。
騷,動也。--《爾雅》
徐方繹騷。--《詩·大雅·常武》
南陽騷動。--《後漢書·李通傳》。註:「騷,亦動也。」
九年而王室始騷。--《國語·鄭語》
又如:騷害(騷擾,傷害);騷騷(急迫的樣子);騷殺(下垂飄動的樣子);騷邊(騷擾邊境)
通「搔」。抓,撓,以指甲輕刮 [scratch]
其人堅勁,寡有疥騷,終無瘠酲。-
騷sāo
⒈動亂,擾亂,不安定:~動。~亂。~擾。
⒉文體名,因屈原所著《離騷》而得名。~體。~人(詩人)。
⒊同"臊"。一種臭味,特指狐腋臭:~氣。
⒋[風騷]
1風指《詩經》裡的《國風》,騷指《離騷》。泛指文學。借指才華,文采:稍遜風~。
2原指姿容俏麗,後多指婦女言行輕佻。
────────────────—
騷sǎo 1.全部;盡數。
────────────────—
騷xiāo 1.地名用字。蒲騷,春秋地名,在今湖北省應城市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