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陵昨者百憂集,但言兒啼四壁空。
羈臣即今百憂集,永痛母氏崩心胸。
疇昔罪臣投荊州,板輿惴惴那得留。
老人端已怕勞事,況乃離別酸鼻頭。
荊州破屋冷似鐵,眼邊種種那堪說。
縛竹為瓦安得完,往往稀間過霜雪。
母氏然由暑熱,喘臥十日遽死訣。
至斯極矣其予乎,每輒念此骨欲折。
九重陛下仁如天,蓬赦卻上沙市船。
飽聞荊江西江惡,舉家性命實可憐。
餘生休論飯不足,今費君王岳祠祿。
母氏棄吾如許時,殊方只有看雲哭。
賀公吳語慎莫嫌,渠自山陰一茅屋。
瘦妻稚子姑團欒,此叟堆灰未窮獨。
大阿羅漢十有六,一一騰空見人足。
手持貝葉坐禪林,稱不動尊惟我獨。
長揖謝宦徒,還歸戒征軸。
眷言幽貞廬,敻在仙華麓。
就養望既盈,《考槃》志亦足。
儲清浚昔池,薙荒理舊竹。
蘭佩紉春蕤,荷衣制秋綠。
沆瀣晨三咽,雕胡晝九曝。
從今猿與鶴,不復怨幽獨。
王孫憔悴食無肉,天遣枯腸出雙玉。
荒園夜飲供一醉,仙物無乃遭輕辱。
王孫高名滿天下,剸膾龍蛟刀幾熟。
眼高不為小物變,采掇僅同葵薤屬。
憐君十年清穎客,年少未甘窺藥錄。
再逢靈藥慎勿輕,不死問君安可獨。
積霧瑣空巖,寒飆振疏木。
遊子勿言歸,山程太幽獨。
筍輿倦長途,夜投村邸宿。
市井倚巒岡,人煙半樵牧。
茅簷俯清流,翠巘出前屋。
山月照人寒,有意憐幽獨。
竹籬茅屋。一樹扶疏玉。客裡十分清絕,有人在、江南北。佇目。詩思促。翠袖倚修竹。不是月媒風聘,誰人與、伴幽獨。
造請非所長,一帶每嬾束;揖客雖小殊,亦未勝僕僕。
正須駕柴車,歸藝東籬菊,故山甘水泉,群飲友麋鹿。
百年不堪玩,萬事要自燭。
小人欺屋漏,吾輩當戒獨。
新詩滾滾江流東,一瀉東裡誰能窮。
平生清峭不近俗,雪山突兀江頭峰。
相逢一笑莫相避,自古高人苦難致。
涪翁骨冷喚不醒,且向新詩求筆勢。
君於涪翁真後身,有同次律前身僧。
語言直下見理窟,何須辛苦從張憑。
對君令我思秋菊,三月褒山如一宿。
君看玉局感秋吟,歎息流光豈予獨。
吾廬煙樹間,正占湖一曲。
遠山何所似,發鬌千髻綠。
近山何所以,連娟兩眉蹙。
澗蟠偃蓋松,路暗圍尺竹。
海棠雖妍華,態度終不俗。
最奇女郎花,宛有世外躅。
雖雲嬾出遊,閉戶樂事足。
年來殊失計,久耗太倉粟。
淖糜不救口,斷簡欲滿屋。
兀兀不知春,青燈伴幽獨。
虹雨乍收,楚天霽、亂飛秋鶩。漸草色衰殘,牆外土花暗綠。故山鶴怨,流水自、菊籬茅屋。日暮詩吟就,澹墨閒題修竹。更憶飄蓬,霜綈風葛,幾度涼燠。歎歸去來兮,何日甬東一曲。黃蘆滿望,白雲在目。但月明月長夜,伴人清獨。
高樹夕影疏,老荷秋氣馥。
雨余絢斜照,寓此池上目。
鳴蟬一何厲,坐歎白日速。
東家失其兒,忽駭鄰婦哭。
歸兮空山中,幽嘯抱吾獨。
晚歲事游宦,相從未嘗足。
羨君四海皆兄弟,棧中直木不容曲。
臨安老令況同科,相逢豈厭樽中醁。
潦倒誰憐澗底松,歲寒尚有霜前竹。
聞道渠家八丈夫,它日歸耕免幽獨。
洪水滔天氾濫秋,鯀汩五行貽帝憂。
禹膺天錫箕釋囚,洪範五行著九疇。
爾後星家幾者流,車載斗量二百州。
是中談吐俱悠悠,曾君獨可古人儔。
逢人何許便相投,禍福纍纍龜告猶。
許我詩書晚到頭,鹽車寧久伏驊騮。
異時果若斯言酬,看君羲和職裡獨。
匆匆過三十,夢境日已蹙。
誰知歎亡羊,但有喜得鹿。
本來作何面,認此逆旅屋。
逢人吹布毛,出世不忍獨。
巖巖南山石,上有孤生竹。
結根不擇地,天地聊自足。
卷耳不盈筐,綠芻不盈掬。
原言勿采采,留此媚幽獨。
古人畫虎鵠,尚類狗與鶩。
今看畫羽蟲,形意兩俱足。
行者勢若去,飛者翻若逐。
拒者如舉臂,鳴者如動腹。
躍者趯其股,顧者注其目。
乃知造物靈,未抵毫端速。
毘陵多畫工,圖寫空盈輻。
寧公實神授,坐使群輩伏。
草根有纖意,醉墨得已熟。
權豪不可致,節行今仍獨。
池亭小,簾幕初下,散飛鳧騖。乍風約雲開,遙障幾眉橫綠。畫橋架月,映四岸、垂楊遮屋。繞翠欄滿檻,儘是新栽花竹。風送荷香,涼生冰簟,豈畏炎燠。便催喚雙成,看舞相時麗曲。及瓜雖近,要娛我目。教後人行樂,亦非吾獨。
西風何從來,驚我庭下綠。
竹君了不知,儼立若帶束。
山居陋無友,弔影唯吾僕。
得此助婆娑,寧能歎幽獨。
天寒蒼山高,野寺在山麓。
長林系我馬,古屋留客宿。
空巖陰風豪,達旦號古木。
夢為神仙遊,境界脫塵俗。
平明出戶望,曉日在巖腹。
冰霜刮昏霾,萬丈攢翠玉。
山行日已久,常苦見未足。
猶同賢者處,愈久愈可欲。
傳聞峻極嶺,千里如在目。
愧爾巖上僧,窮年玩幽獨。
漢字獨的含義
獨
(形聲。從犬,蜀聲。犬性好鬥,多獨居,故字從犬。本義:單獨;單一)
同本義 [lonely;single;only]
獨,犬相得而斗也。羊為群,犬為獨也。--《說文》。段玉裁註:「犬好鬥,好鬥則獨而不群。」
君子慎其獨也。--《禮記·禮器》
儒有特立而獨行。--《禮記·儒行》
我獨南行。--《詩·邶風·擊鼓》
天之生是使獨也。--《莊子·養生主》
哀吾生之無樂兮,幽獨處乎山中。--《楚辭·屈原·涉江》
吾以捕蛇獨存。--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君今何疾,臨路獨遲回。--南朝 宋·鮑照《代放歌行》
不見秘書心若失,百年衰病獨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