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子豈不見,持心世絕無。
悟因諸部入,定似一身枯。
林靄凝香氣,山光積坐趺。
寥然斷塵伴,惟與法王俱。
之君命屯有孤辰,之子德孤無同人。
天遣之君友之子,賓主相忘無彼此。
出牆春梢道骨輕,侵書晚色天姿清。
客來面目挾塵土,對君有頭不敢舉。
客來言語挾塵埃,對君有口不敢開。
坐聽一賓陪一主,夜雨秋風相爾汝。
主人養高賓養虛,九天上與神龍俱。
可能來太學,即得譽諸儒。
豈以習詩苦,應雲與母俱。
官次淹時久,才華應世須。
及瓜逢六月,行李過三衢。
迓吏江邊少,繼裝驛外都。
潮經漁浦夜,檣泊富陽晡。
柳障飛雲合,花溪落照孤。
別情初島漵,行色半菰蒲。
後日思家否,兼旬到縣無。
衙新誇彩棟,俗厚省鳴枹。
陸走通閩蜀,川浮赴越吳。
往來紛雁鶩,富貴幾金珠。
故老知名父,諸公拜畫圖。
琴聲追舊宓,謠詠溢今蘇。
馴聽桑間雉,歡瞻屋上烏。
源流從孔氏,操履是顏徒。
卓魯方如許,龔黃盍念夫。
吾儕甘齟齬,仕路不崎嶇。
霜葉看青綬,秋蓬類白鬚。
但令民若子,何恤吏如奴。
宰相曾傳業,郎官此問途。
入朝端繼軌,負郭款營租。
女大宜招婿,兒單切教渠。
箕裘綿代遠,門戶更誰扶。
乃伯偏憐我,尊兄況友於。
中年嗟契闊,少小事差殊。
木拱人難作,庭懷鯉共趨。
鵬程方袞袞,愚意獨區區。
日者門關隔,茲行郡國迂。
吟風誰屬和,飲月欠相呼。
一室甘岑寂,回舟思鬱紆。
儻歸存懶拙,應與釣耕俱。
白髮倦場屋,一官初自娛。
幡然掛章紱,遽作臥江湖。
耆舊添佳傳,都門續故國。
會當垂不朽,名與惠山俱。
富貴思歸豈坐迂,?山種芋已成區。
獨歸它日公無憾,天際煙帆與石俱。
揖遜光堯德,重華愧有虞。
居然將菲質,正爾紹皇圖。
履燾兼君父,文明炤典謨。
大恩渾未報,血淚一時俱。
程旼當年一匹夫,不操三尺正群愚。
片言能使爭心息,萬里江山姓與俱。
王良終日馳驅,曹商日乘從車。
七芧鼓舞群狙,學問聖處功夫,千古與我友俱。
水紋湘簟碧雲廚,從舊詩窮一例無。
豹腳群飛相料理,塵毛並落不支吾。
泠然欲作乘風興,老去誰臨卻暑圖。
付與北窗黃葛帳,逍遙略與世人俱。
蜎蜎桑中蠹,戢戢托爾軀。
下枝吸沉液,上條咀槁膚。
飲食亦已遂,不念彼樹枯。
樹枯竟何如,憔悴在須臾。
飄飄雲間龍,卑高一何殊。
變化成霖澤,千載長相俱。¤
季冬兩十雞鳴初,僚吏府造如雲趨。
繡軸捧星香擁爐,共慶此日生真儒。
玉堂金印守此都,今日為城鎮匈奴。
坐安天下猶覆盂,祝公之壽宜何如。
欲祝公如刀皋鶴,鶴頸雖長畏繒繳。
欲祝公如千歲龜,清江作使身亦危。
又祝公如松與柏,樵斧焉知歲寒色。
剛莫剛兮赤山鐵,鐵作干將有時缺。
堅莫堅兮泰山石,溜滴波穿有時泐。
不若祝公如太虛,包含千古無時無。
任馳玉兔飛金烏,暑往寒來速又徐。
發常如漆齒常固,太虛朱老君與俱。
雙只水中鳧,足短翼有餘。
飛高既能遠,行陸安事俱。
漫郎百事皆漫爾,獨有溪山認作吾。
念無一物鎮泉石,生怕偃蹇羞吾徒。
靈武中興功掩德,天地大義須人扶。
寧將善頌寓譎諫,百世聞之立懦夫。
太師勁氣形於筆,二美能兼自古無。
後來袞袞下註腳,識者涪翁次石湖。
松煤狼藉楮山赭,空谷雷響工傳模
徘徊熟玩長太息,世道日與湘流俱。
默握氂尾,誰撩虎鬚。
天水連秋色,魁杓夜轉樞。
應兮鑒像,答兮谷呼。
森羅萬像,縱橫也俱。
作山作峨嵋,作人為仲尼。
峨嵋積霜雪,仲尼恆栗烈。
清琴發雲韺,蜩螳如沸羹。
周公下貧愚,福緣終與俱。
胡羯寧知分,中原欲並驅。
設兵生建武,堪與赤眉俱。
五日逢南國,三年別舊都。
招魂傳楚客,撫節見靈巫。
蒿艾因時采,蛟龍為俗驅。
清樽與鵝炙,忻此故人俱。
漢人一經訓,籯金雲不如。
君家遺經意,不與漢人俱。
春風東來暖如噓,過拂我面撩我裾。
不知我心老有異,亦欲調我兒女如。
庭前花枝笑自愛,風裡草力更相扶。
旁林曲樹足飛鳥,不問燕雀鴟鳶烏。
求雌要截各有意,豈但斗競爭春呼。
春巢成多夏卵眾,明年計此更有餘。
非唯喧呼亂人耳,漸恐巢穴妨人居。
收殘射中豈無道,我亦力可彎長唬
林深枝曲矢不入,況弓待借家所無。
行吁坐盼不可奈,安得靜默投身俱。
漢字俱的含義
俱
(形聲。從人,具聲。本義:走在一起,在一起)
同本義 [in the company of;along with]
俱,皆也。--《說文》
而儀與之俱。--《戰國策·齊策》。註:「偕也。」
道可載而與之俱也。--《莊子·天運》
臣客屠者朱亥可與俱。--《史記·魏公子列傳》
百餘人俱。--《漢書·李廣蘇建傳》
與李陵俱。
處與之俱。--《世說新語·自新》
使與書俱。--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等同 [equally;alike same]
所謂後者應不俱也。--《素問·三部九侯論》。註:「猶同也。」
伊尹、箕子才俱也,伊尹為相,箕子為奴。--《論衡》
俱
俱ju
⒈全,都:~黑。~在。百廢~興。
⒉在一起:行則與~,止則相對。
⒊[俱樂部]一種進行政治、文化、娛樂等活動的團體或場所:工人~樂部。
────────────────—
俱jū 1.姓。晉有俱石公,唐有俱文珍。見《晉書.石勒載記》﹑《舊唐書.宦官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