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風白波,紅樹搖綠煙。
行人望潮水,心與滄溟連。
榑桑東來三萬里,曉看浴日重淵底。
乃知碧海與天通,只隔銀河一絲水。
美人住在東海頭,身輕嫁與千戶侯。
頻年轉粟直沽口,檣頭夜夜望牽牛。
水昏天色晚,崖下泊行舟。獨客傷歸雁,孤眠歎野鷗。
溪聲牽別恨,鄉夢惹離愁。酒醒推篷坐,淒涼望女牛。
昔年嘗羨任夫子,卜居新息臨淮水。
怪君便爾忘故鄉,稻熟魚肥信清美。
竹陂雁起天為黑,(小竹陂在縣北。
)桐柏煙橫山半紫。
(桐柏廟在縣南。
)知君坐受兒女困,悔不先歸弄清泚。
塵埃我亦失收身,此行蹭蹬尤可鄙。
寄食方將依白足,附書未免煩黃耳。
往雖不及來有年,詔恩倘許歸田里。
卻下關山入蔡州,為買烏犍三百尾。
(黃州出水牛。
)
東梓名州最普州,蟆頤相望氣橫秋。
青衿胄子迎高朕,竹馬兒童識細侯。
只有愛民心尚在,可能憂國淚空流。
摩挲疲瘵無多事,綠野家家劍換牛。
山澗雨初收,涓涓水亂流。
樹根一片石,童子坐牽牛。
雨暗連兵氣,花飛點客愁。
寓居皆野寺,相過只扁舟。
不作新塘去,還為後泖游。
盤飧雖杞菊,得飽勝椎牛。
風動木初落,霜輕花更幽。
晴香山苦馬,冷艷水牽牛。
新詩來處自房州,已及瓜時歎滯留。
曾望碧雲頻送目,又驚紅葉再敲秋。
千山不隔清風遠,兩地應同素月流。
游刃似君誠利器,只今無復見全牛。
蓼醯蔬餅媚晨羞,一飽寧知老到頭。
但聽兒童語聲喜,黑頭青角看泥牛。
碧雲師著金伽黎,空王殿前龍象隨。
當階一卒送古鼎,狀若獻寶波斯兒。
群緇聚觀方丈室,中有老僧前致詞。
雲是山中舊時物,立誦款識能無遺。
文詞詰屈錯盤誥,字體隱伏蟠蛟螭。
蒼姬訖錄世屢改,不知何代來於斯。
謝家寶樹修佛剎,巨構賈與秦城齊。
鼎兮鼎兮什襲去,歲經六紀今來歸。
師聞此語重歎息,兵火連年炎九域。
金鐘大鏞棄道旁,總若沈沙銷折戟。
鼎歸禪月獨無恙,護持信有天龍力。
摩挲兩鉉濕煙霧,錯落丹砂映金碧。
光如摩尼含五色,高比珊瑚長一尺。
嗚呼!羲軒之鼎莫可求,禹鼎亦已淪東周。
世所用者非爾儔,或膨豕腹徒包羞。
調羹爾無與,覆餗爾不憂。
歸來兮歸來,北山兮菟裘。
汾陰自有為時出,切莫放光驚鬥牛。
棒喝齊施,雷奔電掣。
本參事中,總沒交涉。
沒交涉,有來由,
昨夜三更失卻牛。
故人多鬼錄,久客又驚秋。
為計無三窟,懷歸在一丘。
雞鳴風雨晦,雁急稻粱謀。
憶我山中友,天寒夜飯牛。
四月人家麥政收,連綿陰雨不能休。
沿溪處處生深草。飽殺南泉水牯牛。
閶闔排雲事已休,勞勞猶恥為身謀。
數莖白髮未為老,一寸丹心都是愁。
燕代地高山北峙,荊揚天闊水東流。
英雄已去空形勝,劍氣中宵射鬥牛。
堂上絃歌吏早休,三年官捨冷於秋。
諸公極力爭推挽,野老何知欲借留。
去矣青雲皆坦路,歸歟明月只扁舟。
都城故舊如相問,草滿空山自牧牛。
春愁茫茫塞天地,我行未到愁先至。
滿眼如雲忽復生,尋人似瘧何由避。
客來勸我飛觥籌,我笑謂客君罷休。
醉自醉倒愁自愁,愁與酒如風馬牛。
卻下珠簾故故羞,浪持銀燭照梳頭。
玉階人靜情難訴,悄向星河覓女牛。
高談可聽用心幽,灼見此翁非俗流。
鞍馬破家還避世,田園得地肯封侯。
開窗修竹無由俗,繞屋青山總是秋。
門外短籬看亦好,黃金菊間碧牽牛。
絕勝人間萬戶侯,不稱俗士不緇流。
又隨拄杖去行腳,未辦把茅來蓋頭。
但使宗風嗣龐蘊,誰能佛事覺裴休。
只應除卻閒名字,一聽人呼作馬牛。
月暈知將雨,風聲報近秋。
暗廊行熠燿,深樹嘯鵂鶹。
老幸傳家事,狂猶為國憂。
相齊雖已矣,且復飯吾牛。
漢字牛的含義
牛
(象形。甲骨文字形作「」。中間一豎表示牛面,上面兩豎加彎表牛角,下面兩小撇表示牛耳)
牛屬或近緣屬的成員。哺乳動物,體型粗壯,角中空,由頭骨向兩側呈大弧度伸出。力大,能耕田、拉車。中國產的以黃牛、水牛為主 [ox;cattle]
牛,大牲也。--《說文》
坤為子母牛。--《易·說卦》
純離為牛。--《左傳·昭公五年》
東鄰殺牛。--《禮記·坊記》
牛曰太牢。--《大戴禮記·曾子天圓》
牛田牧田。--《周禮·載師》。司農註:「牛田以養公家之牛。」
風吹草低見牛羊。--《樂府詩集·敕勒歌》
系向牛頭充炭直。--唐·
牛niu
⒈家畜,反芻類動物。有黃~、水~、犛~、瘤~等多種。我國產的黃~、水~,力大,能耕田、拉車等。奶、肉供食用。皮製革,骨和角可做器物。
⒉星宿名。二十八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