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千差都照破。石霜這漢難關鎖。水出高源酬佛陀。哩稜邏。須彌作舞虛空和。
林居逢歲晏,遇物使情多。蘅茞不時與,芬榮奈汝何。
更憐籬下菊,無如松上蘿。因依自有命,非是隔陽和。
悠悠我之思,東裡陳驚坐。
更闌夢持環,書永心搖纛。
一春苦風雨,我困南山餓。
君樓百尺高,頭上天幾大。
於我未忘情,更僕修夙好。
耿耿憂世懷,急於聞警報。
為憐上四州,豺虎正喧噪。
虐焰欲熏天,獲人爭斬剉。
將州豈不武,棄縣如洟唾。
官軍望而奔,所至徼宴犒。
鄰境近憂惶,刁斗急巡邏。
君責我以書,何時乃高臥。
曷不出良籌,亟為當路告。
當局自能迷,看局當不蹉。
我壯君之言,義起千夫軟。
顧方謹轱緘,此戒那可破。
諸賢各有謀,何欠儂一個。
君家昔太邱,能愧樑上盜。
毋為陳君短,此語更傳播。
吾家昔彥方,能正屠牛暴。
勿使王君知,叩頭甘謝過。
兩傢俱德門,今有若人麼。
前時何巖警,召亂在縣左。
賴君告少仙,全活幾髫髦。
但推此仁心,古人不難到。
鄰里貴有恩,急難相憫悼。
裂券蠲宿逋,減此糶莊譚。
肯令州中人,指我為奇貨。
盜亦有道者,仁裡敢桀驁。
忠信蠻貊行,豈弟神明勞。
我持一瓣香。日為蒼生禱。
吾君甚愛民,恩德侔圖幬。
社稷福靈長,妖氛行民掃。
吾言非誕迂,有唱吾須和。
黑風摧山雨如注,未到下邳無泊處。
暗中雜遝人語聲,且逐淮南漕舟祝
淮南漕舟三百強,粉字舵樓成堵牆。
輪更轉箭鎮相續,似覺人人嫌夜長。
滅燭悠然倚床坐,遠村曙雞聞一個。
前途早有役夫來,岸東相呼岸西和。
十月嘶胡馬,南來飲潞河。
論功自有定,報國豈無多。
霧擁宮門隔,星飛羽檄過。
中興見神武,不許郅支和。
三五既不留,二八又還過。金蟾著未出,玉樹悲稍破。
誰向西園游,空歸北堂臥。佳期信難得,永夕無可奈。
撫枕獨高歌,煩君為予和。
壯徒恆賈勇,拔拒抵長河。欲練英雄志,須明勝負多。
噪齊山岌嶪,氣作水騰波。預期年歲稔,先此樂時和。
殘紅引動詩魔,懷古牽情奈何。半落銅台月曉,
亂飄金谷風多。悠悠旋逐流水,片片輕粘短莎。
誰見長門深鎖,黃昏細雨相和。
史氏循良傳,儒家果藝科。
土荒耕老少,海近販人多。
古有寧馨語,今無於蒍歌。
縣知新令尹,琴調得民和。
夜來露生謝嫦娥,造得清霜爾許多。
底事日高猶未落,看他青女嫁羲和。
鵲影翻高樹,螢光出淺莎。
牆低天宇闊,樓小月明多。
清吹徐徐至,微雲緩緩過。
欲談無與共,默坐養天和。
蓬戶真堪設爵羅,歲時野老自相過。
人情靜處看方見,詩句窮來得最多。
枕上長歌時激烈,樽前一笑且婆娑。
白頭萬事都經遍,莫為悲傷損太和。
慢拍紅牙轉眼波,念奴樓上一聲歌。
春喉爽朗天顏喜,不遣簾前樂器和。
世人多可笑,蜣丸富收拾。
復有一般人,燕居加什襲。
六經與玉府,惠我一何多。
區區緣實見,沒世抱荊和。
孤雁聲悲南浦,漁人冷徹歸蓑。
獨有耐寒瓊玉,一枝先奪陽和。
邊陲萬里注恩波,宇宙群芳洽凱歌。右地名王爭解辮,
遠方戎壘盡投戈。煙塵永息三秋戍,瑞氣遙清九折河。
共遇聖明千載運,更觀俗阜與時和。
驅山不障東逝波,一尊莫惜醉顏酡。
斜風細雨苕溪路,我是後身張志和。
輕羽不高翔。
自用弦綱羅。
織鱗惑芳餌。
故為釣所加。
螺蚌非有心。
沉跡在泥沙。
文無雕飾用。
味非鼎俎和。
試說東都事,添人白髮多。
寢園殘石馬,廢殿泣銅駝。
胡運占難久,邊情聽易訛。
淒涼舊京女,妝髻尚宣和。
臨流相喚百東坡。君試舞,我當歌。不樂欲如何。看白髮、今年漸多。青天白日,斜風細雨,盡付一漁蓑。天地作行窩。把萬物、都名太和。
漢字和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