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非慼慼小人儒,亦豈堂堂大丈夫。
寫向廣文官捨裡,巍冠為我講唐虞。
和風淑氣夾鍾初,壽哉重開際八區。
不戰自令邊徼服,喜看風動媲唐虞。
帳下悲歌勢已孤,美人忠憤慨捐軀。
山河莫道全歸漢,墓草青青尚姓虞。
五酺終宴集,三錫又歡娛。仙阜崇高異,神州眺覽殊。
南山臨皓雪,北闕對明珠。廣座鵷鴻滿,昌庭駟馬趨。
綺羅含草樹,絲竹吐郊衢。銜杯不能罷,歌舞樂唐虞。
智泉福海莫能逾,親自王恩運睿謨。
感現盡冥心境界,資持全固道根株。
石樑低翥紅鸚鵡,煙嶺高翔碧鷓鴣。
勝妙重重惟禱祝,永資車庶息災虞。
石帆山下樂誰如?八尺輕舠萬頃湖。
能釀人家分小榼,愛棋道士寄新圖。
條枚積地樹雞柵,溝港接筒澆芋區。
父子還家更何事,斷編燈下講唐虞。
一脈斯文擊大儒,干戈滿地獨詩書。
南風有操無人識,身在汾亭心在虞。
韓公胸次有神奇,寫得天閒八尺駒。
曾為岐王天上賜,不隨都護雪中驅。
霜蹄奮迅追飛電,鳳首昂藏似渴烏。
春草青青華山曲,三邊今日已無虞。
賢哉東道世崇儒,愛子尤專擇楷模。
責望要須精舉業,未應道義略唐虞。
夏後東階殯,遺蹤照路隅。
今觀四山拱,猶似百神趨。
功已百王冠,言尤萬世謨。
死生懷舜德,舊邑對姚虞。
位至三公有,恩加賜謚無。
再調金鉉鼎,屢剖玉麟符。
已歎鸞同穴,還嗟鳳欠雛。
擁途看鹵部,誰為畢三虞。
縣境拖修直,人家住土塗。
三方鯨浪湧,一島虎頭孤。
風物猶佳處,絃歌付老夫。
平生蟲篆意,或許間憂虞。
東南仁氣氳堪輿,武夷相望鍾真儒。
考亭西山接伊洛,望庭坦蕩除榛蕪。
意一先生續正傳,剛以直養軻其徒。
端平御史凜風節,歷歷抗疏誅奸諛。
愛君優國根性天,實與名稱名非沾。
藝祖所謂社稷臣,四海歡呼登政途。
津梁善類植泰道,柱石明堂開遠模。
丹心炳炳照白髮,力扶國是消民瘉。
共期聖祉登嵩華,長使廊廟聞都俞。
黎元翹首望太平,願斡聖化還唐虞。
石筍埋雲,風篁嘯晚,翠微高處幽居。縹簡雲簽,人間一點塵無。綠深門戶啼鵑外,看堆床、寶晉圖書。盡蕭閒,浴硯臨池,滴露研朱。舊時曾寫桃花扇,弄霏香秀筆,春滿西湖。松菊依然,柴桑自愛吾廬。冰弦玉柱風流在,更秋蘭、香染衣裾。照窗明,小字珠璣,重見歐虞。
君家家釀人家無,市酤漓澀真剝膚。
朝來洗盞酹先酒,凝若金莖秋露珠。
色香第一味稱此,輿台桑落卿玉腴。
客間公榮不共飲,主人恩意無乃孤。
歡伯三益能娛予,愁城九守付摧枯,魂夢枉用馳枌榆。君家家釀人家無,
渴羌惱君君恕乎。為君劇飲首就濡,
可待謀樂間憂虞。
烈風大雪吞江湖,巨木摧折竹葦枯。
烏鳶瑟縮墮地死,豈復能顧卵與雛。
棘枝拔出亂石罅,凜凜生氣獨有餘。
耐寒兩鵲亦異稟,羽族有此山澤臞。
神凝氣勁中自足,不待晴日相鳴呼。
深知畫手亦怪偉,用意直刮造化爐。
氄毛雖細爪翮健,落筆豈獨今所無?我評此畫如奇書,顏筋柳骨追歐虞。
安輿遍西北,丹旐歷江湖。
存沒終無憾,哀榮兩得俱。
新封崇馬鬣,余福薦浮圖。
家法蘋蘩在,空堂始一虞。
張侯歸靜居,堂宇結四隅。
堂中何所有,書畫羅簽廚。
四堂各異名,名異義亦殊。
夷心與會真,內以道德娛。
清白及金蘭,外為子孫模。
西南夜落蟾,東北朝生烏。
天門風相通,盛衰理可無。
蒨爾松檜樹,間之花石株。
雨晴氣候佳,鄰里或來俱。
遭摘班林筍,共持香粳盂。
飯畢循徑行,不使僮僕扶。
所至舊衣坐,遍歷日過晡。
時遇園果熟,甘漿而粉膚。
就枝掇鮮美,咀味銷冰酥。
以此樂歲月,豈是忘形軀。
禮法不我棄,勞吝不我紆。
上不媿二疏,下不泛五湖。
自有逍遙趣,幸世遭唐虞。
半升粟飯養殘軀,晨起衣冠讀典謨。
莫謂此生無用處,一身自是一唐虞。
形骸鶴瘦復松枯,況是新霜滿鬢鬚。
醉似在家狂道士,愚於識字老耕夫。
敢言萬里封侯事,但問縱文入口無?許我年如伏生比,逢時猶解誦唐虞。
漢字虞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