篤耨清香步障遮,並桃冠子玉簪斜。
一時風物堪魂斷,機女猶挑韻字紗。
凌空千盡走龍蛇,隱映柴門野老家。
拚把長纓縻落月,亂飄丹粉染晴霞。
猿猴升慣能收藥,蝴蝶低飛不到花。
最愛豹林種處士,紫英香裡岸烏紗。
玉露澄天宇,金風淨月華。滿庭秋色木犀花。記得謫仙初下、五雲車。才業追前輩,人門屬當家。壽觴無惜醉流霞。聞說姓名潛護、有籠紗。
結綺臨春照晚霞,瓊枝壁月鬥妍華。
雙歌共醉瑤池酒,萬舞齊開玉樹花。
合浦明珠穿蹀躞,中山文木斫琵琶。
可憐一笑傾城者,猶自江頭浣越紗。
重陽佳節至,雲水寄天涯。玄朋邀共飲、賞黃花。特臨雅會,南望翠煙霞。極目嵐光裡,隱約依稀,瑞雲深處仙家。任陶陶、暢飲喧嘩,觥泛笑擎誇。樽前唯對酒、喜何加。浮金瀲灩,默默采靈葩。飲罷還重勸,不醉無歸,月明初上窗紗。
短牆春色過鄰家,行不逢人只見花。
新綠蔥蔥紅蔌蔌,郤成妝面映青紗。
小雨因風凍作花,冰梢爭競出槎牙。
攜筇偶作巡簷去,徒倚微吟低帽紗。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榴花才放客辭家,客裡因循見菊花。
獨坐西樓對風雨,天寒猶自著輕紗。
架上紅鸚鵡,簾邊玉辟邪。
兜娘懶上卓金車。
倭墮一窩濃綠未成鴉。
嬈我春吹笛,邀人夜斗茶。
而今庭院隔天涯。
記得沿街一樹粉梨花,記得花陰微露幾扇綠窗紗。
娉娉嫋嫋洛陽花,合在瑤池阿母家。
乞與老人渾不愛,白髯相對毿烏紗。
翩翩公子一何佳,銜金窮山薄歲華。
獨自把將詩過日,不知梅影下窗紗。
山路細縈蛇,欹危訝泛槎。
幽人肯假榻,倦客似還家。
柏徑初軒豁,筠窗更靜嘉。
飢腸如作苦,齋鼓恰停撾。
茶供含秋露,菘菹帶早花。
香粳有炊玉,煮餅不搖牙。
好在經行處,還憐舊約差。
摩挲驗蛇蚓,圓缺屢暇螅
境信人俱勝,心寧跡與遐。
農時多閔雨,意緒每如麻。
卻話三生契,空嗟兩鬢華。
蒲團坐雙穩,良夜對篝紗。
岷峨秀氣入京華,鵬翼摶風勢莫涯。
崑玉照人呈美璞,楚蘭芬畹擢新芽。
朝廷遷陟先諸彥,閭裡光榮在一家。
不鄙蒙陽疲病守,肯來同醉岸烏紗。
不御鉛華別是花,丰神高潔自成家。
含章不解春風意,猶倚殘妝隔絳紗。
萬里泛仙槎,歸來鬢未華。
蕭蕭沙市雨,淡淡渚宮花。
斷岸添新漲,高城咽晚笳。
船窗一樽酒,半醉落烏紗。
唐人漫自說金華,山谷雲孫自當家。
玄色釀成真一酒,別機織出象生花。
緬懷友義留巫峽,難割閨情下漢嘉。
看徹一編酬未得,夜深窗月淨籠紗。
行春車馬漸無多,閒步郊原玩物華。
已角未腴陰徑筍,似春非韻別籬花。
子規饒舌空催客,蛺蝶貪游不戀家。
常記湖邊同詠賞,歸鞍扶醉月籠紗。
高枝已約風為友,密葉能留雪作花。
昨夜常娥更瀟灑,又攜疏影過窗紗。
能以功成疏寵位,不將心賞負雲霞。林間客散孫弘閣,
城上山宜綺季家。蝴蝶晴連池岸草,黃鸝晚出柳園花。
日陪鯉也趨文苑,誰道門生隔絳紗。
漢字紗的含義
紗
(會意。從糸,從少。本義:輕細的絹)
輕細的絲麻織物,古時多以蠶絲為之。古亦作「沙」[thin,tough silk]
白紗入緇,不染自黑。--漢·王充《論衡》
綢緞一百三十卷,紗綾一百八十卷。--《紅樓夢》
又如:紗元(紙制的紗緞和元寶;祭品);紗絹(細薄絲織品的通稱;紗手帕);紗羅(輕軟細薄的絲織品的通稱);紗籠中人(喻命中富貴,可官至宰相)
麻、棉等紡成的細縷。俗稱「棉紗」或「麻紗」 [yarn]。如:棉紗;紗廠(棉紡工廠)
今泛指用棉麻、化學纖維或其他材料製成的經緯線稀疏的織品 [gauze]
溫溫土爐火,耿耿紗籠燭。--唐·白居易《宿東亭曉
紗shā
⒈棉、麻等紡成的細縷,可用於捻線、織布:棉~。麻~。
⒉經緯線稀疏或有小孔的織物:~布。羽~。窗簾~。〈引〉像紗布的:鐵~。尼龍~。
────────────────—
紗miǎo 1.見"紗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