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日已佳,登臨同上下。
衰蘭尚可采,欲贈離居者。
造物鼎新開畫圖,江蟠前後山負隅。
一塵不動鷗出沒,萬變無心雲卷舒。
主人倚坐扶欄立,太清之氣交相襲。
風煙席上骨毛醒,文字場中星斗濕。
說詩遷史功日新,江山怪見無精神。
筆頭收拾珠玉去,夔為酸鼻河伯顰。
填胸自有真瀟灑,沃眼更何須外假。
景饒眼飽欲著書,書成勿示斲輪者。
山上黃犢走避人,山下女郎歌滿野。
我獨南征恨此身,更有無成出關者。
笛譜久無傳,冷落孤山社。
覓得半個難,何況同賦者。
宿雨輕飄灑。少年時、追歡記節,同人於野。老去登臨無腳力,徙倚屋東籬榭。但極目、海山如畫。千古惟傳吹帽漢,大將軍、野馬塵埃也。須彩筆,為陶寫。鶴歸舊裡空悲吒。歎原頭、纍纍高塚,洛英凋謝。留得香山病居士,卻入漁翁保社。悵誰伴、先生情話。樽有葡萄簪有菊,西涼州、不似東籬下。休喚醒,利名者。
識人人識己,騰口自相譽。
譽至毀亦隨,憂患安能去。
龐公不入城,孔明拜床下。
識士不欲多,乃是知人者。
紅白雖分兩色,清香總是梅花。早春風日野人家。相對伯夷柳下。愛影拈將燈取,惜香放下簾遮。長安如夢只堪嗟。樂此應須賢者。
金剛真般若,默契非談寫。
教外別傳人,世間希得者。
古松連茂陰,長日憩其下。
便此幽閒地,樂得人事寡。
老已厭琴書,閒即弄杯斝。
幸隔城敔遠,目不觸車馬。
世自與我違,我非忘世者。
皇帝劍勤,興用陶瓦。
禮神頌祗,奠幣獻斝。
月鑒陰肅,醒液融治。
挹彼注茲,禮無過者。
五行交相陵,海水不潤下。
處處壞進防,白浪大於馬。
顧予為其長,恐懼敢暫捨。
董眾完築塞,跋履率曠野。
使人安於生,茲不羞民社。
調和陰與陽,自有任責者。
太古奇偉士,精思獨於畫。
馳心入茫昧,萬物赴揮灑。
當時一名重,顧陸非爾亞。
卓哉青城筆,妙絕冠天下。
寥寥九天仗,一一若神寫。
吾恐千載後,是終無繼者。
大道久已隱,中情末由寫。
所欣青陽動,庭槐綠盈把。
仲尼亦何歎,匪虎率曠野。
出門望長川,誰為問津者。¤
昔之督郵逐彭澤,今之督郵眷昌國。
不令自賦歸去來,更以新詩祖行色。
開緘墨濕雨濛濛,細讀字字含清風。
塵埃三載足昏塞,一聽妙語還醒忪。
持歸柴桑有茅舍,揭之其間作佳話。
非惟可詫陶淵明,亦愧當年督郵者。
蜇蜇苴苴,瀟瀟灑灑。
嚴冷時溫若陽春,褊急處寬逾大海。
才開口,平日說。
脫空卻嫌人,無事謗般若。
有時突出一句鄉談,佛也不能覷他縫罅。
從來閩蜀本同風,相逢自有知音者。
千鈞巨石百十萬,亂堆橫峙塞山澗。
故今流水作嗚咽,行人厭聞猶喜闞。
芙蓉非花鏡非鏡,無可充君耳目玩。
第一嶺望二三嶺,蜿蜒似作長蛇緩。
努力向前兮不須歎。君不見老夫足垠斗天下,
臨危豈是趑趄者。
聽教一味瞌睡,參禪不入爐冶。
盜橘過於揮劍,騎虎穩如乘馬。
伎倆元來個樣生,幾乎喚作忠道者。
山上山下松,森沈翠蓋煙。龜鱗犀甲鎖支體,
泉聲雨腳洗春風。深碧麈尾掃冥濛,淺黃龍腹盤穹崇。
拏天攫地數千尺,恐作雲雨歸維嵩。維嵩成大廈,
莫遣邂逅逢樵者。
玉溪溪頭波綠玉,玉溪溪上沙金粟。
曉營出馬五花雲,鳴榜齊首橋南裕
馬高如屋長如龍,四蹄如鐵聲如鐘。
青芻幾束粟幾鬥,豢汝愛汝爭奇功。
編騌抹刷解色罷,黑面雄兒齊上馬。
就中一馬不敢騎,雲是將軍臨陳者。
名高身又貴,自住小村深。
清得門如水,貧惟帶有金。
養生非藥餌,常語盡規箴。
四海為儒者,相逢問信者。
漢字者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