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風陌上驚微塵,遊人初樂歲華新。
人閒正好路傍飲,麥短未怕游車輪。
城中居人厭城離,喧闐曉出空四鄰。
歌鼓驚山草木動,簞瓢散野烏鳶馴。
何人聚眾稱道人,遮道賣符色怒嗔。
宜蠶使汝繭如甕,宜畜使汝羊如麇。
路人未必信此語,強為買服禳新春。
道人得錢徑沽酒,醉倒自謂吾符神。
西去疑無路,誰知是剡津。
行多收桕客,住有掘苓人。
寺隱山前古,村經水後貧。
時時百里外,來此祭田神。
道君蒞天位,聰明邁前人。
紹述溺新法,棄彼藝祖仁。
昏荒事花石,艮岳排秋旻。
師相寵京貫,狂妄開燕雲。
藩籬既已撤,狼虎俄成群。
吞噬至骨肉,和議尚紛紓
父子徙沙漠,中原陷胡塵。
至今竊憤錄,一覽猶傷神。
北門昔日吾三友,今日樽前得一人。
雍老滑稽垂白首,高郎文雅最青春。
一飛小篆追秦相,兩吐新詩近楚臣。
落落星辰各千里,請君休說恐傷神。
世閥茂儒紳,甌閩寵命新。
縣圖遙盡海,鄉樹密藏春。
供帳鶯將老,登車雉已馴。
行聞趨召節,舊美政如神。
玉人自惜如花面,不許黃鸝鸚鵡見。
若令畫史識傾城,寫遍人間屏與扇。
春光嬾困扶不起,吹殘玉笙也慵理。
是誰瞥見一梳雲,微月影中掃穠李。
阿昉妵周不姓顧,筆端那得蓮生步。
無妨正面與渠看,看了丹青無盡處。
古來妍丑知幾何,嫫母背面謾人多。
君不見漢宮六六多少人,畫圖枉卻王昭君。
是時當面看寫真,卻遣琵琶彈塞塵。
不如九京喚起文輿可,麝煤醉與竹傅神。
滿城桃李望東君,破臘江梅未上春。
窗幾數枝逾靜好,園林一雪倍清新。
已無妙語形容汝,不用幽香觸撥人。
迨此暇時當舉酒,明朝風雨恐傷神。
不將台榭壓城闉,爭奈長淮四面春。
聞道公餘一吟嘯,滿天風月助精神。
南塘水深蘆筍齊,下田種稻不作畦。耕場磷磷在水底,
短衣半染蘆中泥。田頭刈莎結為屋,歸來系牛還獨宿。
水淹手足盡有瘡,山虻繞身飛颺颺。桑林椹黑蠶再眠,
婦姑採桑不向田。江南熱旱天氣毒,雨中移秧顏色鮮。
一年耕種長苦辛,田熟家家將賽神。
吾父古君子,公家賢主人。
一門常旅拜,三世極情親。
遺事今誰問,知心莫重陳。
上林煙草綠,千里倍傷神。
韓子文同孟氏醇,陳言去盡只天真。
君詩費卻雕鐫力,筆下應誇自有神。
嬴氏曾驅六合人,蔡侯只用一州民。
立犀豈不賢川守,鞭石何須役海神。
北人更欲生關羽,猶倚糜芳信士仁。
曹操雄心懷白馬,董昭空自弄精神。
別後相思夢屢真,秋來誰寄短書頻。
孤舟風雨偏愁客,萬里江湘對逐臣。
莊舄苦吟終適越,仲宣欲賦未歸秦。
十年零落黃金盡,一夜長歌獨愴神。
無弦不成聲,有弦多失真。
真聲在何所,和陶方寸春。
文操惜憶遠,也壇嗟復陳。
所以桑濮響,鄭衛波嬴秦。
詎知幽谷間,乃聞太古淳。
游魚出春水,鳴鶴橫霜晨。
休羨廣陵秘,是雅皆怡神。
傳聞天玉此埋堙,千古誰分偽與真。
每向小庭風月夜,卻疑山水有精神。
耕雲種月自由人,田地分明契券真。
黃獨將看炊作飯,白牛今已牧來純。
钁頭活計時時用,物外家風處處親。
禾黍十分秋可望,飽叢林漢著精神。
驄馬烏紗游洛塵,未能全得自由身。
深慚折首巒微祿,不向青山為散人。
斥鷃卑飛聊到適,冥鴻高舉閃難親。
蜀都迢遞千餘里,徒誦新詩妙入神。
村環十里即朱陳,時節過從氣誼真。
酒味同甘山脈水,韭香一洗俗饕塵。
雲南近日偶無事,天下幾人知此春。
相對無言無盡意,不將桃李著精神。
新寒一段。變盡人間暖。說與群花花不管。只有江梅情亂。江梅也似山人。山人到老梅親。斗藪衣冠氣象,百般歸去精神。
漢字神的含義
神
(會意。從示申。「申」是天空中閃電形,古人以為閃電變化莫測,威力無窮,故稱之為神。本義:神靈)
傳說中的天神,即天地萬物的創造者或主宰者 [god;deity]
神,天神引出萬物者也。--《說文》
以祀天神。--《周禮·大司樂》。註:「謂五帝及日月星辰也。」
陽之精氣曰神。--《大戴禮記·曾子天圓》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於帝。--《列子·湯問》
又如:神司(負責某種職責的天神);神會(迎神賽會);神祇(神指天神,祗指地神。泛指神明);神滸(神仙遊玩的水邊);神館(神仙或神靈所居的館所);神歌(頌神之歌)
泛指神靈 [gods]
神
神shen
⒈迷信者所謂:天地萬物的"創造者"和"主宰者"。又指迷信者崇拜的人死之後還有所謂的"精靈":不信~。沒有鬼~。〈引〉特別高超,特別稀奇:~筆。~醫。~速。~效。~奇。~秘。~機妙算。
⒉心思,精力,注意力:~思。心~。聚精會~。
⒊氣色,情態:~氣。~色。~采。~態兒。
⒋[神聖]極其崇高而莊嚴:~聖的職責。
⒌[神州]戰國時騶衍將中國叫做"赤縣神州",後來就把神州作為中國的美稱:~州大地。
⒍[神通]佛教指神妙莫測的能力。借指特殊的本領,特別高強的活動能力:~通廣大。
⒎[神話]
1所謂神仙或神化英雄人物事件的神異故事。
2指荒誕,誇張,無稽之談。
⒏[神經]人或動物體中傳送知覺和支配運動的組織。
────────────────—
神shēn 1.見"神荼鬱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