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塞抵長城,金徽映高闕。遙心萬餘里,直望三邊月。
霜靜影逾懸,露晞光漸沒。思君不可見,空歎將焉歇。
相從浦陽官,三十月盈缺。
出必並轡游,居常對案啜。
予褊子能恕,子短予還訐。
久而見交心,中不容間舌。
乃於窮秋時,忽作遠道別。
別腸如亂絲,一寸知幾結。
別語如悲笳,一聲凡數咽。
咽極繼以號,旁顧亦慘切。
匹馬獨來歸,山城雨初歇。
策杖南澗邊,菖蒲如綠發。
石亂水流分,山空鳥聲歇。
前日遠別離,昨日生白髮。欲知萬里情,曉臥半床月。
常恐百蟲鳴,使我芳草歇。
置酒臨高隅,佳人自城闕。已玩滿川花,還看滿川月。
花月方浩然,賞心何由歇。
解薜登天朝,去師偶時哲。豈惟山中人,兼負松上月。
宿昔同游止,致身雲霞末。開軒臨穎陽,臥視飛鳥沒。
好依盤石飯,屢對瀑泉渴。理齊小狎隱,道勝寧外物。
舍弟官崇高,宗兄此削髮。荊扉但灑掃,乘閒當過歇。
梅共雪。著個玉人三絕。醉倒醉鄉無寶屑。照人些子月。催得花王先發。一曲陽春圓滑。疑是嵬坡留錦襪。至今香未歇。
歡娛電掣。何況輕離別。料得兩情無奈,思量勁總難說。酒熱。淒興發。共尋波底月。長結西湖心願,水有勁情無歇。
敢輕傳,專秘訣。談豈比尋常說。田震地坎離攢,珠顆顆須調攝。子佳人,然離別。圭欲煉朝金闕。生馬鈺踏雲行,嚀囑汝心猿歇。
皎潔玉顏勝白雪,況乃當年對風月。
沈吟不敢怨春風,自歎容華暗消歇。
東城有高樓,峨峨冠城闕。
我來屬昏暮,見此初上月。
遙天羅江山,極目如霽雪。
江山秀如此,豈不生豪傑。
臨風一高歌,達曙何由歇。
坐嘯人事閒,佳游野情發。山門送落照,湖口升微月。
林尋猿狖居,水戲黿鼉穴。朔風吹飛雁,芳草亦云歇。
□望臨碧空。【禺頁】
怨情感離別。
江草不知愁。
巖花但爭發。
雲山萬重隔。
音信千里絕。
春去秋復來。
相思幾時歇。
堂上歌,歌南山,主人為歡仰客顏。
翠帷夜捲出兩鬟,移尊更飲花樹間。
花樹間,有明月。
客不醉,歌不歇。
恩華逐芳歲,形勝兼韶月。中席傍魚潭,前山倚龍闕。
花迎妙妓至,鳥避仙舟發。宴賞良在茲,再來情不歇。
黃河浩浩不可航,腰壺欲渡何其狂。
嫗挽翁衣願無渡,忠愛深言反逢怒。
河流滔滔翁溺死,老嫗搏膺淚如雨。
行人勸嫗莫痛作,痛傷之極能斷腸。
古來復諫多不祥,鴟夷浮江吳國滅,
老臣疽背霸王歇。
風高蓮欲衰,霜重蓼初發。
會使此池中,秋芳未嘗歇。
故人千里道,滄波一年別。夜上明月樓,相思楚天闊。
瀟瀟清秋暮,裊裊涼風發。湖色淡不流,沙鷗遠還滅。
煙波日已遠,音問日已絕。歲晏空含情,江皋綠芳歇。
一從守茲郡,兩鬢生素發。新正加我年,故歲去超忽。
淮濱益時候,了似仲秋月。川谷風景溫,城池草木發。
高齋屬多暇,惆悵臨芳物。日月昧還期,念君何時歇。
風高蓮欲衰,霜重蓼初發。
會使此池中,秋芳未嘗歇。
漢字歇的含義
歇
(形聲。從欠。曷聲。歇息與出氣有關,故從「欠」。本義:休息)
同本義(側重於放鬆身體的緊張狀態以消除疲勞) [rest]
歇,息也。--《說文》
牛困人饑日已高,市南門外泥中歇。--唐·白居易《賣炭翁》
彼時黛玉自在床上歇午,丫環們皆出去自便,滿屋內靜悄悄的。--《紅樓夢》
又如:歇泊(休息);歇子(小歇;稍憩);歇午(歇中,歇晌。皆指午間休息);歇夏(歇伏,伏天休息);歇晚(晚上休息);歇熱(乘涼)
停止,中止活動 [stop work]
餘韻徐歇。--宋· 蘇軾《石鍾山記》
聲暫歇。--唐·白居易《琵琶行(並序)》
驟雨初歇。--宋·柳永《
歇xiē
⒈休息:~一~再干。
⒉停止,停息:~手。~業。戰火何時~?
⒊〈方〉一會兒:才過一~。
⒋[歇枝]果樹在一定年限內不結果或很少結果。
⒌[歇斯底里]即癔病。〈喻〉情緒激動,舉止失常。有時又指敵人瘋狂、囂張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