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原草枯矣,重陽後,黃葉樹騷騷。記玉勒青絲,落花時節,曾逢拾翠,忽聽吹簫。今來是、燒痕殘碧盡,霜影亂紅凋。秋水映空,寒煙如織,皂雕飛處,天慘雲高。
人生須行樂,君知否。容易兩鬢蕭蕭。自與東君作別,剷地無聊。算功名何許,此身博得,短衣射虎,沽酒西郊。便向夕陽影裡,倚馬揮毫。
曹操師模司馬昭,熔成成弒濟君刀。
恢恢天綱原無漏,報施何曾差一毫。
電火光中休草草,劍輪鋒上莫忉忉。
等閒卻放全身入,終不當頭犯一毫。
全蜀兵符重,霄宸注念勞。
臨戎號人傑,分組得時髦。
軍府威名播,齋壇世閥高。
歷橋題駟馬,揚旆啟三刀。
矍鑠前謀大,澄清此志豪。
忠臣希子貢,民頌繼王褒。
臘市繁千蓋,春江漲萬艘。
浣溪雲粉簿,公暇廢援毫。
猗若人兮錦袍,屏九疊兮紫雲高。
騎雲氣兮超遙,汗漫下上兮昌羊以遨。
左手兮提北斗之杓,右手兮挈東海之鰨
摩兩耳兮酣熱,眇八荒兮秋毫。
得失固有合,世人空自勞。
圖溫少霜雪,松短沒蓬蒿。
孤宦千里遠,榮名一旦高。
回看碌碌者,太華與秋毫。
蕭然生事委江皋,壯士何嘗似釣鰨
千里得書來見約,一朝乘興去忘勞。
已將流景休談笑,聊為知音破郁陶。
正是東風將欲發,湖山春色助揮毫。
北窗酣臥日輪高,夢寐平生五柳陶。
睡起羲皇千古意,挽回卻向一秋毫。
太湖三萬六千頃,如今試吞無一毛。
目力未應論近遠,泰山之本只秋毫。
書詐誰知誣子孟,奏陳直欲動山濤。
下機終不疑曾子,二主其明真察毫。
鍾山高處。又結層樓祝山自蒼蒼江自去。萬景一時收聚。平生湖海詩豪。更傾五斗香醪。不信人間好句,不教驅入霜毫。
長安宮闕半篷蒿,塵暗紅梁羯鼓縚。
惟有水天明月夜,一條空碧見秋毫。
禁苑秋光入,宸遊霽色高。萸房頒彩笥,菊蕊薦香醪。
後騎縈堤柳,前旌拂御桃。王枚俱得從,淺淺愧飛毫。
春風似箭,春雨如膏。
曠劫來事,不隔絲毫。
新晴散佳麗,列阜氣尤豪。
膩草翻風沃,芳林映日高。
殢情醲似酒,溢目湧如濤。
眾史應難畫,吟將入彩毫。
今古無空恨,山林只自豪。
雲行地欲盡,風立天相高。
靈草如堪餌,浮生計可逃。
人間何擾擾,萬里一秋毫。
馭風騎氣我何勞,且要長松作土毛。
亦如訶佛丹霞老,卻向清涼禮白毫。
謁捨修容倦刺毛,紛紛朱紫笑銀袍。
吳天破月愁歸晚,楚俗傷春忌唱高。
江步挐舟雙打槳,酒亭橫幟一持螯。
平台鄒馬英游盛,霏霰連天待賦毫。
短景妨遊興,長歌慰作勞。
葉凋西埭近,水落北橋高。
病每隨時劇,衰難與世鏖旗亭新釀美,萬事一秋毫。
自分為人類魯皋,幾將心事泛吳舠。
手搏日月供宸筆,揀盡金雞玉兔毫。
漢字毫的含義
毫〈名〉
(毫為豪的俗字。形聲。從毛,高省聲。本義:長而尖的毛)
同本義 [fine,long hair]
未成毫狗。--《爾雅·釋畜》
又如:毫光(如毫毛的光芒 );毫芒(毫毛的細尖);毫黍(毫毛與黍粒。比喻極微小);毫眉(老年人的眉毛。因其毛長,故稱)
毛筆的頭部;毛筆 [writing brush]
又如:毫端(毛筆筆尖);毫箋(毛筆和精美的紙張);毫管(指毛筆);毫墨(筆和墨。借指文字、圖畫)
比喻極細小的東西,細微 [whit]
明足以察秋毫之之末。--《孟子·梁惠王上》
銳思於毫芒之內。--班固《答賓戲》
又如:毫分(比喻極細微);毫忽(一點點兒。十忽為絲,十絲為毫
毫hao
⒈長而尖銳的毛。〈喻〉極細小的:~毛。~末。~無二致。~不足怪。
⒉毛筆:揮~疾書。
⒊計量單位名:十絲為一~,十~為一厘。失之~厘,差以千里。
⒋秤或戥子上的提繩:頭~。二~。
⒌〈方〉貨幣單位。角,毛:三~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