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獅塑出對瓊卮,玉筍纖纖露手兒。
掩口樽前還笑我,指頭皴破作霜皮。
十家有忠信,江夏可無之。
政苦寄賣友,忽聞衡說詩。
饑蒙青(左右迅)飯,寒贈紫陀尼。
酬報矜難巧,深慚陸與皮。
長柄大鐮四面揮,眼前高草立紛披。
風雲怒吒天山駭,敕勒狂歌地母悲。
整日黃河身上瀉,有時蘆管口中吹。
莫言料恐言多敗,草為金人縛嘴皮。
十二呆郎欲決疑,瞿曇嚼飯餵嬰兒。
若教知有衲僧事,終不人前鼓口皮。
騰身赤鯉江心躍,浮鼻烏牛渡口過。
雨後風清雲淨盡,一眉新月映寒皮。
池亭荷淨納涼時。四面柳依希棹得酒船回。看風裡、沙巾半欹。殘霞照水,夕陽明樹,天付畫中詩。應不負歸期。更誰看、桃花面皮。
八月清涼白露勻。萬民安樂養真身。窈窈冥冥雲外客,昏昏默默月中人。雖是居塵不染塵。也無喜怒亦無嗔。既處逍遙生瑩滑,自然聚散雲皮
人死留名,豹死留皮。
和靖當年不娶妻,只留一鶴一童兒。
可山認作孤山種,正是瓜皮搭李皮。
和靖當年不聚妻,因何七世有孫兒。
若非鶴種並龍種,定是瓜皮搭李皮。
雨後郊原小杖藜,行人相語各伸眉。
即今極目如雲稼,曾是蝗蟲蓋地皮。
追懷三五少年時,歲月堂堂兩鬢絲。
茅屋秋風歸未決,障泥能費幾熊皮。
為僧{左屈右}剞,與世支離。
目瞳青炯炯,頭髮白絲絲。
劫空有句,真得無師。
借功分照用,借位解提持。
萬像森羅一音說,何須特地掛唇皮。
展也虞朝遮績熙,合修厥貢暨熊貍。
兕容於野雖非地,豹澤其文似識時。
毛革正須供有用,血牙安事殺為嬉。
國僑惠政人誰犯,虎聽多應謝子皮。
涅髭只誑客,那可誑妻兒。
誑得妻兒著,還能誑面皮。
世累塵情,鎮日昏沉,何時盡期。被利名財色,相牽繫,把天真昧卻,一向愚癡。好女嬌兒,金枷玉*,鎖絆纏綿沒改移。憨癡漢,積無邊惡業,限到推誰。*都攝問無詞奈往日愆尤報應隨受刀山劍樹,寒冰凜冽,鑊湯碓搗,鬼*殘屍。萬死千生,難為出路,永墮幽冥無盡時。輪迴處,換人身,戴雙角尾毛皮。
言無展事,語不投機。
頂門著眼,頷下安眉。
聖凡路絕,事理俱非。
刀截春風,鋸解稱錘。
刀鋸俱妙,明暗可追。
刀鋸不爾,二破一虧。
阿呵呵,也大奇。
風捲怒濤天際闊,莫教斷送老頭皮。
圭塘種藕已多時。貼水曉星希生意一朝回。便萬柄、紅酣綠*。連宵驟雨,透空繁響,清絕不容詩。對境寫襟期。要無愧、鴟夷子皮。
少年曾誦習,誤認古人詩。
風雅世不重,姓名誰得知。
高情如隱者,薄宦過明時。
地下尋才鬼,應逢陸與皮。
池亭荷淨納涼時。四面柳依希棹得酒船回。看風裡、沙巾半欹。殘霞照水,夕陽明樹,天付畫中詩。應不負歸期。更誰看、桃花面皮。
漢字皮的含義
皮〈動〉
(會意。金文字形上面是個口,表示獸的頭;一豎表示身體;右邊半圓表示已被揭起的皮;右下表手。「皮」是漢字部首之一。本義:用手剝獸皮)
同本義 [peel]
皮,剝取獸革者謂之皮。--《說文》
皮,剝也。--《廣雅》
皮面抉眼。--《戰國策·韓策》
皮瓠以為蓄。--《釋名》
又如:皮面
酥脆的東西變韌 [become soft and soggy]。如:花生放皮了;餅皮了
皮 〈名〉
獸皮 [hide]。帶毛叫皮,去毛叫革。引申指人的皮膚或動植物表面的一層組織 [skin]
孤執皮帛。--《周禮·大宗伯》。註:「虎豹皮。」
儷皮。--《儀禮·士昏禮》。注
皮pi
⒈動物或植物體表的組織:表~。~開肉綻。羊~。樹~。麥~。
⒉用皮製作的:~包。~大衣。
⒊表面,淺薄:~面。地~。浮~。
⒋包在外面的東西:包~。封~。
⒌薄片狀的東西:鐵~。豆腐~。海蜇~。
⒍韌性製成品,特指橡膠製成品:~糖。~球。~筋。橡~。
⒎淘氣,不老實: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