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韶江山,十年厭、*舟還轍。但只有、日南遐域,未嘗持節。八月秋風來朔漠,燕然已沒鞍韉雪。料此時、銅柱瘴雲收,無炎熱。銜尺一,行宜決。煩重為,雕題說。道皇元威德,萬方臣妾。直以越裳聲教阻,千金裝*渠誰屑。要降王、明日共軒,來金闕。
我愛真人居,高台倚寥泬。
洞天開兩扉,邈爾與世絕。
縹緲乘鸞女,華顏映綠發。
舉手拂煙虹,吹笙弄松月。
森羅窺萬象,境異趣亦別。
何必服金丹,飛身向蓬闕。
法在先天,玄妙處、無言可說。其要在、守乎中正,靈台瑩徹。太極神居黃谷內,先天氣在玄關穴。寂然不動感而通,憑剛烈。運風雷,祈雨雪。役鬼神,驅妖孽。只此是、非咒非符非罡訣。寂定神歸元谷府,功成行滿仙班列。玩太虛、穩穩駕祥雲,朝金闕。
君勿嘲廣文,冱寒被絺葛。
君勿嘲廣文,窮年飯粢糲。
常恐俎豆予,與世充餚核。
凡木不願材,木折小枝洩。
櫟依曲轅社,聊用神其拙。
吾家本江南,一丘藏曲折。
瀕溪蔭蒼筤,蕭酒可散發。
既無使鬼錢,又無封侯骨。
薄祿庇閒曹,且免受逼卒。
為此懶出門,徒弊懷中謁。
直齋賓客退,風物供落筆。
詩成著床頭,不知今幾束。
君何向予勤,見詩歎埋沒。
嗣宗須酒澆,未信胸懷闊。
自狀一片心,碧潭浸寒月。
令德感來教,為君賦車轄。
君思揚雄吒,何似張儀舌。
此意恐太狂,願為引繩墨。
正使此道非,改過從今日。
報章望瓊琚,勿使音塵闕。
鑿開方沼,問何人種玉、工夫奇絕。幻出瀛州有□□,十萬水仙羅列。風曳璚琚,露零珠珮,天上人裝結。君看炎夏,墮來何處冰雪。我來對此涼生,紅塵飛盡,卻笑凌波襪。最愛幽姿能雅淡,自蓄芳馨孤潔。挹取天漿,喚將空籟,齊作清歌發。不知塵世,晃然身在瑤闕。
空山寂無人,出門但明月。
悲哉誰與論,對此一愁絕。
清露襲衣裳,涼風逼毛髮。
淚雨忽復晴,愁雲悄自滅。
顧影青松下,此意在絳闕。
閻生作三副,規摹宣城葛。
外貌雖銑澤,毫心或麤糲。
功將希栗尾,拙乃成棗核。
李慶縛散卓,含墨能不洩。
病在惜白毫,往往半巧拙。
小字亦周旋,大字難曲折。
時時一毛亂,乃似逆梳發。
張鼎徒有表,徐偃元無骨。
模畫記姓名,亦可應倉卒。
為之街南居,時通鈴下謁。
晴軒坐風涼,怪我把枯筆。
開囊撲蠹魚,遣奴送一束。
洗硯磨松煤,揮灑至日沒。
蚤年學屠龍,適用固疏闊。
廣文困齏鹽,烹茶對秋月。
略無人問字,況有客投轄。
文章寄呻吟,講授費頰舌。
閒無用心處,雌黃到筆墨。
時不與人游,孔子尚愛日。
作詩當鳴鼓,聊自攻短闕。
餘霞散綺,明河翻雪。隱隱鵲橋初結。牛郎織女兩逢迎,□勝卻、人間歡悅。一宵相會,經年離別。此語真成浪說。細思怎得似嫦娥,解獨宿、廣寒宮闕。
今日秋光遠,吾意亦已閒。
致此清羸身,茄菼薏苡間。
一別嵩陽縣,二紀不得還。
幾處逢新秋,幽夢著舊山。
木落淮南舊,水流日柴闕。
薦書及龍鍾,此事鏤心骨。親知殊悢悢,徒御方咄咄。
叢台邯鄲郭,台上見新月。離恨始分明,歸思更超忽。
懷仁淚空盡,感事情又發。他時躧履聲,曉日照丹闕。
一炷鼻端香,方寸浪平風息。汲取玉池春水,點紅爐微雪。年來都以酒相妨,進退只毫髮。卻道醉鄉深處,是三山神闕。
旋買青芒鞋,去踏沙頭月。
爭教冠蓋地,著此影突兀。
樹寒棲鳥動,風轉孤管發。
月色夜夜佳,人生事如發。
夢中續清游,濃露濕銀闕。
青春幾何時,黃鳥鳴不歇。天涯失鄉路,江外老華髮。
心飛秦塞雲,影滯楚關月。身世殊爛漫,田園久蕪沒。
歲晏何所從,長歌謝金闕。
若論修真,玄關直指,外緣心上都撇。靜處跏趺,存神握固,莫辯是非優劣。任緣度日,除飽暖其餘忘絕。一味清閒價無窮,對下愚難說。端的至誠妙訣。歎學人、幾曾休歇。默默昏昏,壺內玉花開徹。恍惚中間顯現象,見寶珠、光耀似皎月。悟得之時,同游聖闕。
岸筱覆回溪,回溪曲如月。沉沉水容綠,寂寂流鶯歇。
淺石方凌亂,游禽時出沒。半雨夕陽霏,緣源雜花發。
明晨重來此,同心應已闕。
三百年來,我華夏威風久歇。
有幾個,如公成就,豐功傳烈。
拔劍光寒倭寇膽,撥雲手指天心月。
到於今,遺餅紀東征,民懷切。
會稽恥,終須雪。
楚三戶,教秦滅。
願英靈,永保金甌無缺。
台畔班師酣醉石,亭邊思子悲啼血。
向長空,灑淚酹千杯,蓬萊闕。
玄霜絳雪。散作秋林纈。昨夜西風吹過,最好是、睡時節。香絕。高處折。中秋還有月。此際人間天上,是兩個、廣寒闕。
碧池如染,把玻璃甃就,纖埃都絕。西國夫人空裡墜,圓蓋亭亭排列。瑩質無暇,塵心不染,遠社堪重結。當時盛事,虎溪茗碗翻雪。千載此意誰論,人爭買笑,醉眼看羅襪。坐上如今皆我輩,素蘊從來蠲潔。擊節臨風,停杯對月。浩氣俱英發。兩翁仙舉,玉堂正在金闕。
天台鄰四明,華頂高百越。門標赤城霞,樓棲滄島月。
憑高登遠覽,直下見溟渤。雲垂大鵬翻,波動巨鰲沒。
風潮爭洶湧,神怪何翕忽。觀奇跡無倪,好道心不歇。
攀條摘朱實,服藥煉金骨。安得生羽毛,千春臥蓬闕。
霜靄清九衢,霞光照雙闕。
漢字闕的含義
闕 jue
去除 [remove]
以待會而考之,亡者闕之。--《周禮》
挖掘 [dig]
若闕地及泉。--《左傳》
毀傷 [damage]。如:闕翦(削弱,毀壞)
闕 que
缺點;錯誤 [fault;slip;error]
次之又不能拾遺補闕。--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
裨補闕洞。--諸葛亮《出師表》
又如:闕敗(因失誤而把事情搞糟);闕政(有毛病的政治措施);闕失(失誤;錯誤)
豁口,空缺 [gap]
昔者女媧氏練五色石以補其闕。--《列子·湯問》
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水經注》
又如:闕陷(凹陷)
指待補的官額。即缺額 [vacancy]。如:闕
闕quē
⒈缺點,過錯:~失。
⒉[闕如]空缺:暫付~如。
⒊[闕疑]對可疑的事,暫時擱置,留待查明。
────────────────—
闕que
⒈皇宮前面兩邊的樓台,中間有道路。
⒉宮殿:宮~。
⒊墓道前兩邊的石碑坊。
────────────────—
闕jue 1.除去;失去。 2.侵損;削減。 3.通"掘"。 4.通"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