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酒澆山去,鳴鉦徹祭歸。
青蔬蒸果蒻,白酒市無旗。
日暮人皆醉,夜深歌似啼。
故人書問我,何用久居夷。
四海一奇男,像賢真柬之。
繡斧外執法,滯淹猶在斯。
冰壑棟樑具,鳳梭雲錦機。
粉省趨含香,璽書嗇封泥。
生平方寸丹,雲端雙闕齊。
小試川楫手,曬綱廬中磯。
以道拯世溺,先事防繻袽。
三江昔怒號,一席今淪漪。
平波淨縠浪,祥風浹瑤池。
八極匯濤瀾,四顧蛟涎危。
孰能戒給楫,重與歌平夷。
城郭名王據兩陲,軍前一日送降旗。
羌兵自此無傳箭,漢甲如今不解累。
幕府上功聯舊伐,朝廷稱慶具新儀。
周家道泰西戎喙,還見詩人詠串夷。
秋氣生朔陲,塞草猶離離。
大漠西風急,黃榆涼葉飛。
襜襤罷南牧,林胡畏漢威。
稿街將入貢,代馬就新羈。
浮雲護玉關,斜日在金微。
蕭索邊聲靜,太平烽影希
素臣稱有道,守在於四夷。
四十專城古巳稀,君侯五七更英奇。
九重臨遣廷尉正,千里驩迎循吏師。
鴻鴈同科金玉律,鵷雛先集鳳凰枝。
少年勇退無人會,孤竹初心遜伯夷。
至道渾疑獨,頭頭豈或遺。
塵中如默契,聖處自深知。
一體珠同貫,多方路益歧。
未能融物我,難與話希夷。
巴峽向來惟屈姊,漢宮奚事出明姬。
當時本有平戎術,中國難容絕世姿。
忍死定仇婁敬策,惜生不遇武皇時。
後人卻恨毛延壽,斷送春風入遠夷。
有相有中容易覓,無為無處難為。終朝作伴影相隨。愚人尋不見,達者已先知。此理勤參搜獲正,一條大路無迷。勸君速悟莫遲疑。常常忘視聽,步步入希夷。
孟夏飲燒酒,窮居莫致之。
扣門聞好語,出應自披衣。
雙榼儼在門,使者前致詞。
斂衽受嘉貺,敬此旨且時。
且喜尊不燥,安得計淳漓。
但恐昧奇字,令人愧鴟夷。
五雜組,角黍絲。
往復還,借書瓻。
不得已,居九夷。
千岩層出亂雲飛,失我平生洞府期。
夜據征鞍不交睫,舉頭彈指睡希夷。
虛堂雨過生涼錚熬蛔砭鶇恰?/p>
去年不知今歲事,明年萬事今得知?舊時扶床同戲兒,還鄉問訊令人悲。
塚丘纍纍在者誰?紙錢雨濕抱樹枝。
君去六十有幾時?更望七十何其癡!求師學道亦已遲,謝客努力從鴟夷。
肆筵無釦器,釘壁但鑱碑。
慨歎慕前躅,咨吁亦小知。
飪諧棋酒伴,瓶遠井泉湄。
自許羲皇上,陶然絕曠夷。
宋有明德,天保佑之。
以壽繼壽,以慈廣慈。
聲文宣昭,福祉茂綏。
神孫之休,燕及華夷。
名山閱萬古,明月來幾時。
顧游屬中秋,萬里雲霧披。
心間境亦靜,月滿山不移。
況茲九曲溪,正漾清漣漪。
呼舟星村來,十客琴觴隨。
此客俱不心,灑落同襟期。
居然命釣艇,造席不復疑。
陶兀入醉鄉,伴我老不羈。
臨流振衣袂,颯颯剛風吹。
銀盤轉巖阿,兩川光渺瀰。
崚嶒大王峰,嵌竇渺可窺。
雲軿與鳳釵,來往誰可知。
但聞山桂香,繽紛落殘戶。
酒酣各言志,抗論不少卑。
諸君愛軒冕,許身皋與夔。
矯首青雲衢,塵鞅甘羈縻。
那知涉幻境,百歲黍一炊。
風波世上險,日月壺中遲。
何如歸此山,相樂從希夷。
陰陽晴雨可前知,此是人間第一奇。
鼾睡華山何日覺,煩君更與問希夷。
番番南昌尉,不知名位卑。
上書抱區區,忠懇何由知。
靈烏鳴朝陽,莫為世所希。
終然吳門市,散發招鴟夷。¤
天人異所稟,事物皆生知。
強名仙學堂,此語將誰欺。
我欲借隙地,虛簷敞茅茨。
琅琅誦玉章,勉力探希夷。
借得冰輪不敢私,幾多人要露肝脾。
浮雲不用欺天下,須信人間有伯夷。
溪深荒徑微,尋勝不知疲。
寒月影隨馬,曉風冰滿髭。
行歌被褐叟,聚戲拾薪兒。
外野饒真趣,令人襟抱夷。
漢字夷的含義
夷
(會意。從大從弓。本義:東方之人。即我國古代對對東部各民族的統稱)
同本義 [Yi nationality]。殷代分佈在今山東省,江蘇省一帶。後來蔑指中原以外的各族
夷,東方之人也。從大,從弓,會意,弓所持也。字亦作巳。--《說文》
夷有九種。--《後後漢書東夷傳》
宅喁夷。--《書饒典》。馬註:「萊夷也。」
四夷八蠻。--《周禮職方式》
如:夷歌(夷人的歌曲。亦蔑指外族的歌曲);夷蠻(古代東方和南方各族的蔑稱)
舊時往往用以稱外國或外國人 [foreign country;foreigner]
南撫夷越。--《三國誌諸葛亮傳》
夷船由泥城。--《廣
夷yi
⒈〈古〉我國對東部各民族的統稱:東~。也泛指少數民族:四~。
⒉舊指外國或外國的:~情。
⒊平輩。
⒋平安,平坦:化險為~。夫~以近,則游者眾。
⒌剷平,消滅:~去險阻。~族(〈古〉酷刑之一。一人有罪,殺盡家族)。
⒍[夷然]泰然,鎮定的樣子。
⒎[夷猶][夷由]遲疑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