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路今太行,回車竟何托。
萬族皆凋枯,遂無少可樂。
曠野多白骨,幽魂共銷鑠。
榮貴當及時,春華宜照灼。
人非昆山玉,安得長璀錯。
身沒期不朽,榮名在麟閣。
雙雙舊家燕子,又飛來、清明池閣。
人誰無婚姻,我則分鮮保
即今頭已白,不識外家樂。
再過{左中千右干}陽縣,心境何寂寞。
當時退食地,車軒俯層壑。
華屋變山丘,九原寧可作。
空存遺愛樹,枝葉幾榮落。
正如遼東歸,但見舊城郭。
堂堂想其儀,物物皆如昨。
眼看北來雁,身是南飛鵲。
霜風掃隃麋,晚翠斂吳岳。
臨行更踟躕,灑淚遍南閣。
我家敬亭下,輒繼謝公作。相去數百年,風期宛如昨。
登高素秋月,下望青山郭。俯視鴛鷺群,飲啄自鳴躍。
夫子雖蹭蹬,瑤台雪中鶴。獨立窺浮雲,其心在寥廓。
時來顧我笑,一飯葵與藿。世路如秋風,相逢盡蕭索。
腰間玉具劍,意許無遺諾。壯士不可輕,相期在雲閣。
梅喜先春,雁驚未臘。於門瑞氣浮周匝。正當月應上弦時,長庚夢與良辰合。螺水恩濃,旴江德洽。壽杯勸處燃紅蠟。明年此際祝遐齡,賀賓一一趨東閣。
窮冬固多悲,凍雨仍並作。
真成晝連夜,直欲寐無覺。
其陰似春仲,其令豈天錯。
林棲未歸休,蕭寺猶旅泊。
孰寬留滯懷,政賴朋友樂。
梅華開且半,芒屨曾未著。
谿亭縱微吟,破屋成細酌。
悠然起遐心,彼哉羞好爵。
淵明念田園,幼輿志丘壑。
坐釣有羊裘,峨冠自麟閣。
驅車曉行邁,行行出郊郭。
斷岡屹崇墉,虛籟殷靈壑。
雨深瑤草長,風定松花落。
西山有爽氣,逍遙倚晴閣。
洛陽賈牡丹,江都買芍葯。
賣與富人歡,買為遊人樂。
萬絲必同心,千葉必同萼。
五色相淺深,百金相厚保
栽培動經年,風雨便成昨。
蕭條洛陽城,索寞江都郭。
賴有一春花,能無十千酌。
朝看門擁車,暮見門羅雀。
嘗聞月底人,欲把月桂斫。
要使清光多,四海意開廓。
我亦愛明月,常滿不願落。
上弦過楊侯,乃值寒雨作。
共飲三四人,不覺傳鳴柝。
持葩金谷豪,朱黃何灼爍。
還思溱洧上,士與女相謔。
實此香草芳,請我賦其略。
酒闌為追詠,思拙筆屢閣。
雲海蓬萊,風霧鬢鬟,不假梳掠。仙衣卷盡雲霓,方見宮腰纖弱。心期得處,世間言語非真,海犀一點通寥廓。無物比情濃,覓無情相博。離索。曉來一枕餘香,酒病賴花醫卻。灩灩金尊,收拾新愁重酌。片帆雲影,載將無際關山,夢魂應被楊花覺。梅子雨絲絲,滿江干樓閣。
聖人闡性命,易書所自作。
要令末世士,悟取先天學。
俗儒何紛紛,私意妄穿鑿。
或被陰陽拘,或遭象數縛。
執一以為真,盲夫妄捫摸。
我嘗皆過眼,去道轉遼邈。
粵從探釋氏,奧處窺其略。
返照日月久,豁然生妙覺。
八卦未畫初,玄門啟關鑰。
向來百家言,盡把束高閣。
冷雨漲焦陂,人去陂寂寞。
惟有霜前花,鮮鮮對高閣。
葺金細弱。秋風嫩、桂花初著。蕊珠宮裡人難學。花染嬌荑,羞映翠雲幄。清香不與蘭蓀弱。一枝雲鬢巧梳掠。夜涼輕撼薔薇萼。香滿衣襟,月在鳳凰閣。
黃山勝地煙霞明,硃砂泉暖肌膚醒。
鳥聲不斷山不壞,今人古人徒營營。
暫來誰更辭磽確,抖擻塵纓聊澣濯。
靈泉去病功績深,無人復創為高閣。
休卜度,世間那有揚州鶴。
一身與世等委蛇,萬事隨緣即安樂。
無意來時卻宛然,有心用處還應錯。
錯錯錯,莫莫莫,
近日秋林多葉落。鐵牛飛過洞庭湖,
西山走入籐王閣。
南岡北岡鳴鵓鳩,高田低田俱怒流。
一蓑煙雨駕觳觫,老手猶在吾何憂。
燈火半生書作祟,幾欲送窮窮不去。
吁嗟先生誰使汝,苦要革革換雙屨。
如聞雙屨得有辭,向來棄我君何之。
百無一成唯忍饑,胡不爛煮秋崖詩。
歲晚相期亦不惡,莫更將書累牛角。
並煩說似下邳侯,爾輩方當束高閣。
向晚橫吹悲,風動馬嘶合。
前驅迎旗節,千里陣雲匝。
單于下陰山,砂礫空颯颯。
封侯取一戰,豈復念閨閣。
負清抱黃圓如彈,崑崙磅礡幽未判。
母雞春日宿雞棲,躬抱乾坤入烹煆。
翼之腹之氣自蒸,有時踏轉令交貴。
朦朦如因當晝中,惺惺無眠過夜半。
食時莫怪喚不應,凝然有在應難喚。
君不見陰陽氣足有超越,恍惚惚恍生神觀。
數聲隔{彀弓換卵}聞淳音,一點懸胎脫幽贊。
母雞慣事徐啄開,可憐毛羽良毰毸。
卻思裹許若為活,跧伏性命能低回。
啄粟飲水孰教之,天機自動曾何疑。
三三兩兩旋母腳,出入南北相追隨。
累然多寡企磊落,倏然後先無定著。
乘閒疾數數不得,往來旁午依前錯。
聞道輪迴少安泊,謫仙那能被法縛。
秋山歸來酒新熟,呼童烹雞色自若。
殺與不殺莫忖度,請君寒江倚山閣。
迢遞太行路,自古稱險惡。千騎儼欲前,群峰望如削。
火雲從中出,仰視飛鳥落。汗馬臥高原,危旌倚長保
清風竟不至,赤日方煎鑠。石枯山木燋,鱗窮水泉涸。
九重今旰食,萬里傳明略。諸將候軒車,元兇愁鼎鑊。
何勞短兵接,自有長纓縛。通越事豈難,渡瀘功未博。
朝辭羊腸阪,夕望貝丘郭。漳水斜繞營,常山遙入幕。
永懷姑蘇下,遙寄建安作。白雪和難成,滄波意空托。
陳琳書記好,王粲從軍樂。早晚歸漢廷,隨公上麟閣。
侵床綠意多,過牖松花落。
草堂一編詩,送客不下閣。
小奴縛雞向市賣,雞被縛急相喧爭。家中厭雞食蟲蟻,
不知雞賣還遭烹。蟲雞於人何厚薄,吾叱奴人解其縛。
雞蟲得失無了時,注目寒江倚山閣。
漢字閣的含義
閣
(形聲。從門,各聲。本義:古代放在門上用來防止門自合的長木樁)
門限 [threshold]
閣,所止扉也。門開則旁有兩長橛桿輅之,止其自闔也。--《說文》
高其旮蟆(D-《左傳》。
所以止扉謂之閣。--《爾雅》。郝懿行疏:「此閣以長木為之,各施於門扇兩旁,以止其走扇。」
一種架空的小樓房,中國傳統建築物的一種。其特點是通常四周設隔扇或欄杆迴廊,供遠眺、遊憩、藏書和供佛之用 [pavilion (usu.two-storeyed)]
接屋連閣。--《淮南子·主術訓》
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唐·杜牧《阿房宮賦》
細瞻景狀,與村東大佛閣逼似。--《
閣ge
⒈樓房的一種,一般兩層,周圍開窗,供游息、藏書等用:亭台樓~。文淵~,在故宮。佛香~,在頤和園。
⒉舊稱女子的臥房:閨~。
⒊舊時宮中的政務機關,近代某些國家的最高行政機關:內~。組~。~員。 [閣下]對人的尊稱。現多用於國際交往中,〈表〉禮貌:~下請進。
⒋旁門,小門:開東~以延賢人(延: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