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台南下令婆墳,憶昔從王掌秘文。
今日綺羅何處是,野花啼鳥自紛紛。
異物不易遇,其出由地靈。
伊耆闡坤珍,三秀既挺生。
賦形雖恨小,殊喜見未曾。
朱明復薦祥,仟種茂叢莖。
涉者既敷腴,大者尤輪囷。
週遭徑盈尺,菌蠢疊成層。
團團盤赤玉,艷艷杯紫金。
霏煙氣蔥鬱,映日光晶熒。
神芝產塚阜,歲久跡已陳。
不圖余七帙,一再見斯今。
有開必有先,休符不徒呈。
老矣百無慾,弗原在其身。
所積顧不厚,敢覬及子孫。
惟冀福吾宗,以洎邦之人。
皇穹其畀矜,茂毓賢與英。
出際風雲會,為世建太平。
漢代歌芝房,其事不足雲。
致君堯舜上,朝野沸頌聲。
復見祥蓂敷,豈但朱草榮。
散為天下瑞,鬱鬱而紛紛。
只雪明朝日,山河坐可分。
嶄巖初解凍,片段未歸雲。
闊望窮人境,高尋俯雁群。
開門枝鳥散,玉絮墮紛紛。
一散菁蔥社,松陰路遂分。
孤雲堪作我,朗月輒思君。
溪暖絺初動,桐欹露已聞。
感離因憶舊,遠望思紛紛。
夢接三乘境,乘勝一炷薰。
風窗獨趺坐,鳥雀聽聲聞。
目想金剛會,心存貝葉文。
稍蠲煩惱毒,天雨看繽紛。
望盡西南一隙明,荒荒野色弄微醺。
青煙白骨行人老,苦竹黃蘆細路分。
寒雁不來秋似水,故園何處草如雲。
高懷久為憑闌盡,更遣西風化白紛。
野人籬落並江濆,竹裡流泉竹外雲。
好學橐駝惟種樹,莫誇司馬最能文。
小橋斜接漁樵路,落日爭呼雁鶩群。
獨憶詠歸亭上客,久留城府思紛紛。
宮後扇開青雉尾,羽人衣翦赤霜文。
農皇藥錄真無謂,不向萱叢辯糾紛。
至日行時令,登台約禮文。官稱伯趙氏,色辨五方雲。
晝漏聽初發,陽光望漸分。司天為歲備,持簡出人群。
惠愛周微物,生靈荷聖君。長當有嘉瑞,鬱鬱復紛紛。
山近重嵐逼,溪長匹練分。
霽波平撼日,寒崦側藏雲。
弄荇魚差尾,投汀鷺列群。
如何去尋丈,塵路已紛紛。
擁錫南遊去,名香幾處焚。
別來無遠信,多恐在深雲。
好月曾同步,幽香省共聞。
相思不相見,林下葉紛紛。
三峽巴江水,何年籬爾群。
艱難俱未免,清切不堪聞。
羈旅仍春蒲,愁懷況暮雲。
尚思靈澗冷,蘿蔦月紛紛。
東南衲子密如雲,何限參寥與惠勤。
泉下歐蘇今不作,伽佗只夜亂紛紛。
蛙浮成出字,雨點作圓紋。
荷葉多於草,炊煙遠似雲。
水清魚可數,村近鴨成群。
何日營茅屋,來茲避世紛。
汝南如一器,百千聚飛蚊。
終然鼓狂鬧,啾啾竟誰聞。
議郎盛德後,清修繼先芬。
未試霹靂手,低回從此君。
學官冷於水,虀鹽度朝曛。
間蒙相暖熱,破憂發孤欣。
君今又復去,冀北遂空群。
豈無一樽酒,誰與通慇勤。
大梁多豪英,故人滿青雲。
為謝黃叔度,鬢毛今白紛。
野寺寒塘曉,遊人一夢分。鍾殘數樹月,僧起半巖雲。
宿鳥驚初見,幽泉落不聞。吟余憑前檻,紅葉下紛紛。
崇文宗武不崇文,提戈出塞號將軍。
那個髇兒射雁落,白毛空裡亂紛紛。
三生石上舊精魂,化作陽台一段雲。
詞客有靈應識我,碧山如畫又逢君。
花邊古木翔金雀,竹裡香雲冷翠裙。
莫向西湖歌此曲,清明時節雨紛紛。¤
長干龍老長龍孫,竹裡陰陰鎖晝雲。
莫問何年初入洞,由來一日可無君。
清圍欄檻喧難入,翠滴衣裾靜欲聞。
會得歲寒看苦節,憑誰吟對雪繽紛。
禪居何所有?戶牖白雲分。
直待譚玄後,相隨花雨紛。
漢字紛的含義
紛
(形聲。從糸,分聲。從「糸」,表示與線絲等有關。本義:馬尾韜,扎束馬尾的絲麻織物)
同本義 [horsetail bag]
紛,馬尾韜也。--《說文》。段玉裁註:「韜,劍衣也。引申凡為衣之稱。《釋名》曰:『紛,放也,防其放弛以拘之也。』」
旗上的飄帶 [ribbon on a flag]
青雲為紛,虹霓為繯。--漢·揚雄《羽獵賦》
又如:佩紛(佩飾絲帶)
花邊 [lace]
次席紛純,左右玉幾。--張衡《東京賦》
禍亂;災難 [disaster]
唯天軌之不辟兮,何純絜而離紛!--《漢書》
爭執;糾紛 [dispute]
談言微中,亦可以解紛。--《史記·滑稽列傳》
又如:紛
紛 fēn
⒈眾多,雜亂:~至沓來。~雜的聲音。~亂的人群。
【紛紛】
1人或事物接二連三地:~ ~響應獻血。
2既多又雜亂:議論~ ~。落葉~ ~。
⒉爭執:~爭。排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