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興廢手搏沙,喬木猶存少故家。
不見石邊題甲乙,空科姓氏落名化。
出家兒,無休暇,終日忙忙空構架。
臨行一著火區區,眼見耳聞爭不怕。
百骸狼藉撒奚為,普請般柴用燒化。
家緣不藉。遇風仙傳得,修補清虛之架。懶裡尋慵,慵裡更尋閒暇。上街來,除我相,先乞化。木人箭指雲溪射。覺正中周,天通明八卦。見粒神丹,燦爛果然無價。水雲遊,訪秦川,行教化。
聖皇臨大寮,八表湊才賢。
經緯文天賦,剛柔德日宣。
建邦隆柱石,造物運陶枉。
共致昇平業,淳曜德彌化。
往年曾憶過長安,短紙書名詣門下。
君時延我坐終日,灑掃東軒留看畫。
橫圖巨軸不知數,但見匣中時一把。
甲猶未意乙復作,門類著番開滿架。
使人歎羨不能已,只恨有門歸隔夜。
歸來兀坐想精絕,念此榮觀若為謝。
就中寒林兩大幅,此物世間誰敢價。
倏然一別十五載,常向人前盛誇詫。
因君奉使臨敝邑,見先問此余不暇。
君能為我再講說,座上不容不俗話。
如君所蓄更誰有,有亦未能無笑罵。
況君累世盡清職,摹本敢來前弄詐。
君今還省正擢用,異日需求作鄰舍。
峨巾曳屨日相謁,更欲重煩開幾帊。
待尋前輩用心處,款由應須頻假借。
每廚閱訖當便還,不敢奉欺言羽化。
易之廣大,無方無體。
何圖授羲,斯文天啟。
爰畫以象,是陳八物。
演六十四,闔辟伸屈。
文系繇辭,二千爻旨。
孔絕韋編,十翼備矣。
後來濂洛,發明幾荊
萬世學者,於此取信。
弘毅李君,以身體易。
消長驗氣,吉凶考德。
方初學時,四載忘寐。
感蒼筤竹,至產於地。
蓋三十年,然後成書。
其語不費,其趣有餘。
予得其稿日置書案。熟視厥履,
為之三歎。道無隱顯,
形上繇下。修辭立誠,
窮神知化。
人言學禪如學射,誤得同流走天下。
夢中射落蟭螟窠,開眼看來無縫罅。
無縫罅兮不為差,萬鍛爐中尋尾靶。
翻身築著老雲門,從古風顛稱普化。
我夢窮躋攀,滑滑泥掩胯。
我自摩天嶺,而轉風木榭。
有客冠甚峨,見之驚已乍。
邴姓原其名,風流蔑曹謝。
賓我復坐我,豐草殊可藉。
英言有深吐,微論亦高駕。
與原闊千祀,待我仍管華。
斯人竟天游,神尻不暫卸。
願言赴汗漫,同予觀物化。
涉秋苦多陰,嬋娟竟見乍。
天巧竟作難,借皮三五夜。
屯雲滃四面,如鶩俗士駕。
寶坊盍朋簪,尊酒共清話。
諸君讀書眼,日月潭人織罅。
天眼物昏之,誰與彎弓射。
連宵耿孤吟。虛窗自高掛。
竹風靜逾爽,露葉燦可畫。
夢踏市橋去,醉眠僧榻借。
陰晴且勿言,幽賞可能罷。
恨欠截老龍,三弄倚風榭。
酒酣歌慨慷,四坐勿渠詫。
邊塵日澒洞,志士異間暇。
君看古聖賢,憂樂以天下。
持此閱人多,何但如傳捨。
短氣吐復吞,欲言恐遭罵。
徑思投紱去,甘老漁樵社。
世論熟脂韋,人物歡衰謝。
相期崇令猷,蘭鮑觀所化。
聖皇臨大寮,八表湊才賢。
經緯文天賦,剛柔德日宣。
建邦隆柱石,造物運陶枉。
共致昇平業,淳曜德彌化。
凡軀莫藉。把惺惺了了,自然明明構架。行住坐臥,須要清清閒暇。氣神和,結成珠,堪教化。張弓舉箭能親射。紅心正中,趕退周天卦。垛貼中間,迸出霞光無價。五行違,脫陰陽,超造化。
杖挑布袋,雲生腳下。
前街後巷,渾無顧籍。
拊背喚得回,幾人能領話。
也且只得奈煩,鐵奉化人難化。
召公方伯尊,材亦聖人亞。
農時憚煩民,聽訟甘棠下。
嗟今千室長,已恥問耕稼。
彈琴高堂上,欲以世為化。
社鼓驚飛梨雪,村簫吹破桑芽。清明野飲見田家。老叟邀予下馬。勸飲一卮芳酒,繞看滿樹幽花。杯盤草草樂年華。不棄同來觀化。
死生不怕。仗剛風一掃,般般都罷。獨露真常,不生枝節,性命亦無高下。亦無內外,其中就裡,元無真假。明萬法。這真如一點,不須安搭。悟得無生話。無作無為,大道無執把。六二明心,時時見性,只此萬緣不掛。處處明月清風,端的玲瓏脫灑了。真法真空自在,不生不化。
死生都怕。這輪迴販骨,如何得罷。不悟真常,強生枝節,性命了達不下。有中不解,無中無裡,難明真假。離萬法。這本來一點,何處安搭。敢問些兒話。修真養性,如何憑執把。甚是明心,甚為見性,甚是萬緣不掛。甚為明月清風,甚是玲瓏脫灑了。真法告,師父慈悲,提攜點化。
望京門外,怕見催發,東風行馬。清到底、冰壺滿了,欲借留來無計也。祖勸酒、看依依情戀,都在眉尖眼下。任萬戶、詩旗曲帳,有筆應難描寫。是則龜組隨瓜卸。好規模、分付來者。才泛綠、依紅小暇,移講芹宮時促駕。又指點、秀寧城來脈,疏瀹春流似畫。更巧為、溪山著句,留作千年佳話。最念一邑酸寒,風雨暗、真幾成假。向纛牙交處,還得儒珍舊價。便父母、又如何做,但結心香社。願闊步、直上雲霄,猶□回頭奉化。
八月月如冰,登樓見姑射。
美人隔千里,相思無羽駕。
紅蘭裛露衰,誰以流光訝。
何當詩一句,同吟祝玄化。
召公方伯尊,材亦聖人亞。
農時憚煩民,聽訟甘棠下。
嗟今千室長,已恥問耕稼。
彈琴高堂上,欲以世為化。
典午既陵夷,群材共淪謝。
唯有青青松,於今被王化。
漢字化的含義
化〈動〉
(古字為「匕」。會意。甲骨文,從二人,像二人相倒背之形,一正一反,以示變化。本義:變化,改變)
同本義 [turn;change]
匕,變也。--《說文》。徐灝曰:「匕化古今字。」
知變化之道。--《易·系辭傳》。虞註:「在陽稱變,在陰稱化,四時變化。」荀註:「春夏為變,秋冬為化,坤化為物。」
和故百物化焉。--《禮記·樂記》
若欲其化也。--《周禮·柞氏》。註:「猶生也。」
狀態而實無別而為異者謂之化。--《荀子·正名》。註:「化者改舊形之名。」
勝敗若化。--《國語·晉語》。註:「言轉化無常也。」
因時而化。--《呂氏
化hua
⒈改變:大變~。感~人。蛹~為蛾。~為烏有。頑固不~。
⒉融解:雪~了。
⒊消除,消食:~痰清熱。~食消積。
⒋大自然的功能:造~。
⒌僧、道祈求佈施:~緣的。去~齋。
⒍燒:火~。
⒎習俗,風氣:風~(也指物體被風腐蝕)。
⒏放於名詞或形容詞後,〈表〉變成或使成為某種性質或狀態:綠~。革命~。科學~。現代~。工業~。
⒐《化學》的簡稱:數理~。
⒑[化驗]用物理或化學的方法,檢驗物品的成分和性質。
⒒[化合]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化學元素或化合物結合,生成一個成份較複雜的化合物的反應。
⒓[化石]埋在地層中的古生物遺體變成的石塊,或帶有它們遺跡的石塊:自貢恐龍~石。
⒔也作"花"。用掉,耗費:~時間。莫亂~錢。[化銷][化消]費用。
────────────────—
化huā 1.用掉;消耗。 2.見"化子"。 3.見"化化"。
────────────────—
化e 1.見"化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