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而不問,歡時事之靡寧,哀生民之塗炭,因賦此曲,兼東邑令郭文盾天也多情,巧幻出、天河寒水。多態度、悠悠**,輕黏窗紙。萬里豈無祥瑞應,四方已在饑寒裡。把溪山、好處縱模糊,須臾耳。江海闊,風塵起。狐兔狡,鷹*恥。假蠻夷威柄,侵漁而已。諸老忠良皆柱石,九重仁聖真天子。待明朝、晴霽看青山,清如洗。
窣湘裙,搖漢佩。步步香風起。斂雙蛾,論時事。蘭心巧會君意。殊珍異寶,猶自朝臣未與。妾何人,被此隆恩,雖令效死。奉嚴旨。隱約龍姿忻悅。重把甘言說。辭俊雅,質娉婷,天教汝、眾美兼備。聞吳重色,憑汝和親,應為靖邊陲。將別金門,俄揮粉淚。靚妝洗。
水晶宮名凡幾區,此州絕景天下無。
寒溪十里出明鏡,峭壁千仞涵清虛。
平一邱壑胸次間,長情自恨無時閒。
干戈逐我出鄉曲,散浪卻不拘塵寰。
往時足健輕追逐,吳會山川看未足。
行來伺值積雨餘,萬疊峰巒發新綠。
溪山長好人長閒,不信此州翻地軸。
流落須論塞上翁,高唱慚無郢中曲。
千年陵谷我遷變,高名長在唯稱賢。
峴山上下碑在否,見說父老猶潸然。
襄陽但記羊叔子,霅上風流亦如此。
壁間誰記萬瓦詩,歡息前賢淚如洗。
生無食肉資,飯蔬幽壑底。
朝采南澗芹,莫擷東籬薺。
此中有真味,豈必鱠魴鱧。
保曾萬金饌,惡謚不可洗。
士為知己用,亦為知己死。
嘉哉孔文舉,特達惟薦禰。
寥寥千載後,此事今已矣。
俯仰常有懷,邂逅過願始。
襄陽紫微公,操行見所履。
字如入草蛇,詩繼余霞綺。
家聲鳳凰池,盍在金門裡。
三年民父母,政事粲可紀。
倦游丐閒歸,解紱如脫屣。
東山寧久臥,行為蒼生起。
要觀補袞功,左右聖天子。
小人不更事,豈解令公喜。
平生萬卷書,不直一杯水。
頹然衰病余,所存今復幾。
與世竟悠悠,逢人但唯唯。
從公文字飲,德言方在耳。
胡為捨我去,衣袖不可褫。
離合亦偶然,世事皆如此。
聲出已復吞,相顧淚如洗。
客食突不黔,馬上肉消髀。
所得知幾何,此生亦茅靡。
何如豐巖公,一室萬緣止。
竹林能清幽,巖竇富奇偉。
關門寂無人,燒香坐隱幾。
今年忽猿驚,杖屨數百里。
持此凝宴坐,老師一啟齒。
我豈死灰如,春風吹不起。
請君看九淵,止水即一洗。
扁舟下荊江,信宿七百里。
少縈玉州岸,翠壁紅樓起。
提攜桃竹杖,飛步同徙倚。
永嘯來長風,極望際天水。
登臨興未窮,歸思孰能弭。
枕湖駕高浪,萬頃期一葦。
飛廉不借便,進尺或退咫。
莽蒼入葭蘆,迴環亂洲沚。
登臨興未窮,歸思孰能弭。
枕湖駕高浪,萬頃期一葦。
飛廉不借便,進尺或退咫。
莽蒼入葭蘆,迴環亂洲沚。
刺篙力言匱,挽纜路仍圮。
物用各有時,{上戛去戈下喬}蕩未可鄙。
風水亦何心,邂逅乃如此。
快意得濡滯,贏縮固其理。
子文三已仕,了不見慍喜。
斯猶未稱仁,胡不聽行止。
南山定非遠,風駛一帆耳。
攜壺上翠微,旅瑣為君洗。
我從清湘發源來,直送湘流入營水。
故人亭前合江處,暮夜檣竿矗沙尾。
卻從湘口望湘南,城郭山川恍難紀。
萬壑千巖詩不偏,惟有蒼苔痕屐齒。
三年瘴霧亦奇絕,浮世登臨如此幾?
湖南山色夾江來,無復瑤篸插天起。
坡陀狠石蹲清漲,澹蕩光風浮白芷。
騷人魂散若為招,傷心極目春千里。
我亦江南轉蓬客,白鳥愁煙思故壘。
遠遊雖好不如歸,一聲鶗鴃花如洗。
靈樞先生出三指,看盡世間人作鬼。
我有一把黃昏根,出君五臟為君洗。
堂堂感麟翁,耿耿跨箕尾。
已垂百世芳,何用東山起。
平和夢奠處,鬱鬱佳城啟。
禪枝附奕葉,魚粥常千指。
老龍臥頹波,秀木森嶷峙。
堆螺沃黛山,瀉玉摐金水。
上人一錫拄,心寂倦他徙。
我亦希子文,仕已忘慍喜。
時來語道要,中立旁不倚。
而君樂幻空,說定不說止。
永懷先覺人,愧發汗流泚。
彝倫出筆削,一是無彼此。
修程不自勉,九十半百里。
相彼嗅世芬,所向輒搖弭。
未知吾相馬,異質遺毛齒。
更需求真龍,萬古資一洗。
沈侯筆力鼎可扛,左手截取吳淞江。
折流來此一尺枕,指麾巨鱷回濤瀧。
平生性不好長物,舉以遺我嗟無雙。
呼兒快取蘄備簟,掃除塵榻移當窗。
隨眠置我丘壑裡,始信孫郎真枕水。
我生不出長安城,四十二年塵涴耳。
領君此枕何瀟然,睡起醒心如一洗。
靖節愛吾廬,猗玗樂吾耳。
適野無心諠,吾今亦如此。
紛紛舊可厭,俗子今掃軌。
使君氣相求,眷顧未雲已。
追隨上東嶺,俯仰多可喜。
何以況清明,朝陽麗秋水。
微雲會消散,豈久污塵滓。
所懷在分衿,藉草淚如洗。
溪籐蕩微風,溪水清見底。
照映青籐花,搖搖不能已。
仙人紫綺裘,嘯詠溪光裡。
慨彼塵俗心,誰能此涓洗。
知他今夜,好好為誰梳洗。
暑風焮面黃塵底,曹侯據鞍輕萬里。
曉趁官程夜未休,不為功名為知己。
男兒生有四方志,誰能挽眉婦車裡。
周原咨度使塵飛,漢官威儀渠顙泚。
異時橫草恐不免,此去灌瓜聊復爾。
赤縣神州吾舊物,文謨武略君奇士。
列聖恩波迄未涯,百年胡運今如此。
山川險隘須默究,他日上前煩聚米。
殺胡之林定何許,持酒遐望一啟齒。
歸來有句敵車攻,老子滯懣資一洗。
端笏明光宮(一作殿)。
歷稔朝雲陛。
詔刊延閣書。
高議平津郟
適意偶輕人(一作輕微祿)。
虛心(一作遇人)削繁禮。
盛得江左風。
彌工建安體。
高張多絕弦。
截河有青濟。
嚴冬爽群木。
伊洛方清泚。
渭水冰下流。
潼關雪中啟。(一作閉。非。)
荷蓧幾時還。
塵纓待君洗。
寒崦人家碧溪尾,一樹江梅臥清泚。
仙姿不受凡眼污,風斂天香瘴煙裡。
向來休沐偶無事,誰從我游二三子。
彎碕曲逕一攜手,凍雀驚飛亂英委。
班荊勸客小延佇,酌酒賦詩相料理。
多情入骨憐風味,依倚橫斜嚼冰蕊。
至今清夢掛殘月,強作短歌傳素齒。
韻高常恨句難稱,賴有君詩清且美。
天涯負晚感鄉物,歸歟何時路千里。
枕樓一笛雪漫空,回首江皋淚如洗。
有客自秦地驪山來,言溫泉宮已廢,唯泉尚未涸,上池使
客所浴,下池行人所浴,感而賦此。
煌煌帝業三百年,驪山宮殿空雲煙。
美人艷骨為黃土,山前不改舊溫泉。
溫泉雖在君王去,芳草淒淒滿宮路。
泉聲如泣日將莫,山雞亂鳴上林樹。
憶昔玉環賜浴時,紅樓綺閣香風吹。
頭上寶釵涼欲墮,蓮步輕扶雙侍兒。
有客今年曾過此,宮壞牆傾山色死。
虎旅知更不復聞,池上玉龍猶噴水。
當時此水在天上,一沐恩波榮莫比。
六宮粉黛不敢唾,今日行人斗來洗。
雪晴天似水。風清月白,蕭然三子。天巧難名,鏤玉鎪冰無此。卻是同心異種,解斂聚、山林高致。誰不喜。花中隱德,人間真味。邂逅粲者相逢,似瓊佩霓旌,九霄飛墜。移入銅瓶,付與野人憑幾。滿意*香嚼蕊,有濁酒、微吟相繼。休喚起。明日此觥重洗。
東峰峨龍頭,西嶺掉其尾。
蜿蜒藏爪鬣,雲臥久未起。
誰憑象教力,掛腹千柱啟。
重天飛鐵鳳,寶地按金指。
於今幾百年,松柏合抱峙。
悄無車馬塵,一徑渺雲水。
我來亦何事,蠟屐自游徙。
贊公好禪伯,道俗共歡喜。
浮雲本無心,錫杖聊壁倚。
借問此山名,其實安所止。
答雲蒼岑頂,萬觴湧清泚。
伊何司蓄洩,神物宜在此。
又言干戈際,流血幾萬里。
龍胡為自珍,巖洞深伏弭。
笑挹香松槽,漱盥白玉齒。
清風出長嘯,月淨天如洗。
漢字洗的含義
洗
(形聲。從水,先聲。據甲骨文,上為足形,下為水形。本義:用水洗腳)
同本義 [wash the feet]
洗,灑足也。--《說文》
洗去足垢。--《論衡·譏日》
王方踞床洗。--《漢書·黥布傳》。註:「濯足也。」
沛公方踞床,使兩女子洗足。--《史記·高祖本紀》
假借為灑。用水滌除污垢 [wash]
水在洗東。--《儀禮·鄉飲酒禮》。註:「承盥洗者,棄水器也。」
上聞後宮歡笑,問其故,左右以貴妃三日洗祿兒對。--《資治通鑒·唐玄宗天寶十載》
晴雪所洗。--明·袁宏道《滿井遊記》
又如:洗頭(宋時禮俗。新婚數日後,女家迎女歸,並備
洗xiǎn姓。
────────────────—
洗xǐ
⒈用水或藥品等去掉污垢:~滌。~衣。~臉。~創口。又專指洗腳:漢王(劉邦)方踞床~(踞:坐)。
⒉清除,掃除,弄光:清~。~雪。~冤。~蕩巢穴。
⒊像水沖洗那樣搶光,殺光:~城。~劫一空。
⒋照相的顯影定影:沖~膠卷。~相片。
⒌用於洗的器具或地方:~臉盆。盥~間。
⒍〈喻〉徹底悔改,多指盜賊等不再偷搶:~心革面。~手不幹。
⒎[洗塵]設宴歡迎從遠地方來的人。
⒏[洗禮]基督教的一種入教儀式。〈喻〉經過某種重大事件或特殊環境的鍛煉、考驗:戰火的~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