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堂蕭颯雪侵冠,歷盡人間行路難。
病馬不收煙草暝,孤桐半落井床寒。
長瓶濁酒猶堪醉,敗篋殘編更細看。
此興不隨年共老,未容城角動憂端。
人人不省,日日光陰急。*路是輪迴,前途事、暗中似漆。觀公風貌,俊格最青春,多清淨,少貪求,善事休交失。虛情嬌態恰似便蜜。曉夜採花忙,合和成、誰人啖汁。若還悟此,目下便回頭,蓬萊路,彩雲端,
樓船金鼓宿烏蠻,魚麗群舟夜上灘。
月繞旌旗千嶂靜,風傳鈴柝九溪寒。
荒夷未必先聲服,神武由來不殺難。
想見虞廷新氣象,兩階干羽五雲端。
抄書防縱逸,界墨作遮蘭。
妙用誰能識,心端筆自端。
燈點點,月團團,
遊人歌鼓鬧中看。咫尺鳳樓開雉扇,
玉皇仙仗紫雲端。
天圍湖海淨團圞,水色山光四座寒。
暗結濃陰森萬木,靜鋪遙碧擁千巒。
共斟綠醑看浮蟻,遙見孤舟下遠湍。
是處煙雲有佳隱,崎嶇長道太無端。
八十衰翁久掛冠,今年無酒敵春寒。
亂雲入戶雨方急,斷雁叫群燈未殘。
蠹簡倖存隨意讀,蝸廬雖小著身寬。
支離自笑心猶壯,憂國憂家慮萬端。
紛紜宛轉更堪看,壓竹摧巢井徑漫。風柳細條黏不得,
春溪綠色蔽應難。清輝直認中庭月,濕氣偏添半夜寒。
謝守來吟才更逸,郢詞先至彩毫端。
西川劍閣偉岡巒,雖得崢嶸苦未寬。
豈意危欄臨楚望,獲瞻喬嶽峙江干。
雌雄並立排鋒刃,紫翠相縈繡帨鞶。
珍重主人貪好景,邀後攬秀俯林端。
閒尋欹岸步,因向曲池看。透底何澄徹,回流乍屈盤。
稍隨高樹古,迥與遠天寒。月入鏡華轉,星臨珠影攢。
纖鱗時蔽石,轉吹或生瀾。願假涓微效,來濡拙筆端。
大雄真跡枕危巒,梵宇層樓聳萬般。日月每從肩上過,
山河長在掌中看。仙峰不間三春秀,靈境何時六月寒。
更有上方人罕到,暮鍾朝磬碧雲端。
北垞湖水北,雜樹映朱闌。逶迤南川水,明滅青林端。
回首江南千南山,渺如霄漢邈難干。
至前不見梅花朵,客裡何由老病寬。
往日簿書如束濕,新來詩卷喜頻看。
我衰才盡渾無奈,倚賴諸君為發端。
促軫調弦急,碎聲用意彈。
指頭輕妙處,鶯舌五音端。
涼影下青鸞。晴空瀉素盤。漾玉壺、千頃多寬。老桂散香風露淨,霜免瑩,骨毛寒。老子倚闌干。不辭終夜看。有誰人、共此清歡。為問*娥今與古,能幾見,正端端。
曉爐香劑已燒殘,漫卷棕簾倚藥欄。
鞭底土牛方轉燠,石邊鹽虎忽凝寒。
有人剪綵娛羔酒,獨我煎茶續菜盤。
冰沍硯池呵未泮,東風到底入毫端。
商山風雪壯,遊子衣裳單。四望失道路,百憂攢肺肝。
日短覺易老,夜長知至寒。淚流瀟湘弦,調苦屈宋彈。
識聲今所易,識意古所難。聲意今詎辨,高明鑒其端。
燈火光元夕,歌呼亦盡歡。
欣聞雪霏白,愁失荔垂丹。
老酒蓮花曲,甜魚藿葉盤。
萬金書若到,便可解憂端。
截斷千差,單提一著。
那邊放下龜毛,者裡拈起兔角。
咦,敲開歡喜妙樓閣,
瑞靄祥雲充碧落。轉入梅花爛熳看,
春風撼動玉欄干。人天普會,
佛祖透關。發大機,
顯大用,鐵鎚混隊骨毛寒。
四海五湖皇化裡,太平無像有來端。
震澤分波入,垂虹隔水看。
何須小風起,生怕牡丹寒。
政坐諸峰好,端令落筆難。
催人理歸棹,落日許無端。
漢字端的含義
端
(形聲。從立,耑聲。本義:站得直)
同本義 [straight]
端,直也。--《說文》。按:「立容直也。」
端,正也。--《廣雅·釋詁一》
以端其位。--《禮記·祭義》
端行頤霤如矢。--《禮記·王藻》
振書端書於君前。--《禮記·曲禮》
又如:端行(端正身軀而快步行走);端拱(端正身子拱手);端偉(筆直壯大);端端(端正;不傾斜);端身(擺正身體)
端正。引申為正直 [upright;proper]
水至平,端不傾。--《荀子·成相》
選天下之端士。--漢·賈誼《治安策》
又如:不端(不正派);好端端的(好好兒的);端一(端莊嫻靜);端士(端人;正直
端 duān
1〈古〉一種禮服:~章甫,願為小相焉。(《論語·先進》)
2事物的一頭:筆~、末~。
3(事情的)開頭:開~。
4項目:不只一~。
5端正:~坐。
6雙手平舉著拿:~茶。
7姓。
【端的】
1果然;確實。
2究竟。
3事情的經過;底細。
【端點】〈數〉射線開始一端的點叫做射線的端點;線段的兩端的點叫做線段的端點。
【端方】端莊;正派。
【端倪】
1事情的眉目、頭緒。
2邊際。
【端詳】
1詳情:聽~。
2端莊安祥:舉止~。
3仔細地看:~了好久。
【端緒】頭緒。
【端莊】(舉止神情)端正莊重。
────────────────—
端zhuān 1.專一;專門。參見"端意"。 2.專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