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棠虛廟堂,俗亦似身康。
藥按仙方煉,茶開御印嘗。
吏因呈案懼,民為立碑忙。
公退無餘事,逍遙只道裝。
出赴盟鷗社,歸尋夢蝶床。
愚為度世術,閒是養生方。
休歇書中癖,消磨酒後狂。
遠遊亦已矣,不復解輕裝。
行年過七十,與世兩相忘。
墨沼龜魚樂,藥園芝術香。
吾生一蟲臂,世路幾羊腸。
楮弁新裁就,翛然學道裝。
說經蠡測海,且欲付家藏。
難為越言雪,徒令鬢似霜。
荷君心見許,雇我道非長。
若肯嬪王內,當為時世裝。
清獻重逢在永陽,方知此道浸明昌。
非聰何以聞天籟,有畀終須辨國香。
不貳見知忠肅瓘,逸民晚遇太師光。
聖賢出處寧無意,捨則深藏用束裝。
眼明初識道家裝。
軸艫千里薄樅陽,未數當年漢省方。
勿為催歸啼望帝,且看奉引駕乘黃。
四邊每報風塵靜,萬國同瞻日月光。
我願與民歌擊壤,求田當賣橐中裝。
綴雪融酥各自芳,兩般顏色一般香。
瑤池會罷朝元客,縞素仙棠問道裝。
江墅幽居好,谿山數里長。
徑通茶塢綠,門枕橘園香,
藉石還勝榻,聽松不讓簧。
閒遊驚里巷,自作隱淪裝。
吳蜀相通一水長,聞公西土意差強。
人謀合處天心順,民力寬時國勢張。
參井光芒搖戟纛,關河事業耀旂常。
雪山自是西人重,赤舄歸來早趣裝。
簫鼓喧闐樂夜堂,寶燈初試雜花光。
欲知富貴天然處,盡把園林腦子裝。
聖詔謙慈類禹湯,雲台得蹇破驕陽。
三秋正此憂焦窘,萬室今鹹共喜康。
袁扇風清端有助,庾蓮水淥但知涼。
東都豈是留裴地,公亦相從早趣裝。
主家院落近連昌,燕子歸來舊杏梁。
金埒近收青海駿,錦籠初教雪衣娘。
卷衣甲帳春容曉,吹笛西樓月色涼。
今夜阿鴻新進劇,黃金小帶荔枝裝。
愁來不可更禁當,望鬼門關斷盡腸。
無處告訴只欲死,有時顛倒忽成狂。
三湘風雨失舟楫,萬里路岐多雪霜。
遙憶武林社中友,下湖簫鼓醉紅裝。
颯爽英姿五尺槍,曙光初照演兵常
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
相過失喜晚炊香,同坐閒曹況味長。
江日下山雲半赤,淮柑離土葉全黃。
殊鄉酒味聊濡口,弔古詩章易刺腸。
憶得舊邀梅院醉,萬燈環錦閣新裝。
多謝東君為主張,十分霜雪十分香。
開時已辦和羹料,肯作風流時世裝。
內史兵機是所長,東師飛度取降王。
誰知一夕讒言入,不得文皇七寶裝。
泳飛堂前橘柚香,田田荷葉浮波光。
主人攬轡度閩嶠,驅馳端為蒼生忙。
天生人才不虛出,必使事與才相當。
爾才綽綽有餘力,豈容袖手窺其旁。
平生正坐嚴冷相,不解嫵媚相頡頏。
前時固亦與國論,莫肯默默安周行。
老子九百何自苦,艱難險阻須甘嘗。
玉溪饑民昔嘯聚,至煩禁旅來張皇。
繡衣彈壓甫三日,猩鬼屏跡消叢篁。
露布一語不自伐,猶有忘者羞回懟?/p>
今年玉節蓮峰下,約束海若無驚艎。
剽聞屬郡微有警,往往鹽子多陸梁。
此輩未易以柔服,必至腥血膏鋒鋩。
由來受病非一證,莫將已效誇良方。
規模貴闊謀貴密,當以虛心來眾長。
局面佈置要合節,自有勇士爭激昂。
堂堂元老熟戎事,幸甚赤舄歸故鄉。
豈無惕然桑梓念,囊底余智應恢張。
同心相濟一堂上,誰兵誰將誰千糧。
不然箋天啟壇鉞,老熊當道驅群狼。
甲兵錢谷亦分內,事機捷出真難量。
豈予所至輒多事,老天驅入功名常
橘柚黃時聽好語,綠綈四輩催歸裝。
醉呼秦淮酒,臨歧歌慨慷。
吳姬《小垂手》,一曲春風長。
扁舟不停橈,去路但茫茫。
青山入楚甸,白雲思越鄉。
豈無壯士懷,擊節心飛揚。
憑將繞朝策,一贈囊中裝。¤
漢字裝的含義
裝
(形聲。從衣,壯聲。本義:行裝)
同本義 [baggage]
裝,裹也。--《說文》
橐中裝。--《史記·酈生陸賈傳》
簡元辰而俶裝。--張衡《思玄賦》。註:「束也。」
顧形影,自整裝。--《文選·傅毅·舞賦》
於是約車治裝,載卷契而行。--《戰國策·齊策四》
為裝遣荊軻。--《戰國策·燕策》
又如:裝囊(行囊,遠行者攜帶的袋子);裝束(束裝,整理行裝)
服裝 [outfit;clothing;clothes]
富者賂數十百金,貧亦罄衣裝。--方苞《獄中雜記》
又如:童裝;春裝;夏裝;冬裝;男裝;女裝;獵裝;學生裝;軍裝;古裝;裝束(衣著穿戴)
亦泛指物品
裝(裝)zhuāng
⒈行李:行~。整~待發。
⒉打扮,又指演員的打扮:~扮。喬~。化~。卸~。
⒊安置,盛放:~置。~箱。~載。~船。~貨。安~。~電話。
⒋修配或組合成整體:~修。~配。組~。
⒌衣服:服~。中山~。春秋~。
⒍修飾,裱襯:~飾。~點。~裱。~潢。
⒎訂製成冊、籍:~訂。精~。平~本。
⒏假作,故意做作:假~。~模作樣。~聾作啞。~腔作勢。
⒐[裝備]生產上或軍事上必需備有的東西:農業~備。國防~備。
⒑[裝幀]通常指書畫刊物等的裝潢設計,包括封面、版面、插圖、裝訂等的設計。
────────────────—
裝zhuā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