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液化茯苓,又因為琥珀。
遇物必得形,毛髮曾不隔。
君子亦豹變,其文蔚可覿。
今者逢吳侯,滿腹貯經籍。
噴吐五色霓,自堪垂典冊。
詩教始二南,皆著賢聖跡。
後世竟翦裁,破碎隨刀尺。
我輩強追仿,畫龍成蜥蜴。
有唐文最盛,韓伏甫與白。
甫白無不包,甄陶鹹所索。
侯初守二郡,山水多助益。
升高觴嘉賓,賦筆速鷹翮。
葺書成大軸,許我觀琮璧。
真物固易辨,恨無百金易。
借從懷袖歸,誦玩廢朝夕。
譬如游國都,惝怳失阡陌。
苦吟三十年,所獲唯巾幗。
豈比誇受降,甲齋熊耳積。
重見元和風,珠玉敵海舶。
自慚寒餓為,何張空避席。
平生懶惰無拘逼,學道唯將寸陰惜。
手披目覽不自勤,俯視仰觀如有得。
王侯螻蟻同丘墟,身外紛紛了無益。
況值秋風草木枯,仍驚羽檄文書急。
蕭條情思殊曩時,畏見重陽百憂集。
花披黃金豈復知,酒送白衣元未識。
計侯開筵及芳辰,置我坐隅非惡客。
衰顏不紅鬢失青,一笑頹然倚歡伯。
醉來說禪傍無人,若道個中嫌揀擇。
古今一照事俱空,物我兩忘心自適。
明朝梅福記新詩,鏘鏗未減金聲擲。
何如邀我臥東籬,天地從教為幕席。
齊師成都來,春風掀竹笠。
自雲十五年,參學事未畢。
得錢買小舟,湖南尋佛日。
胸中有此老,如飯不下嗌。
誓竭牛馬走,往供薪水役。
儻諧一大事,歸來臥蓬蓽。
此老吾所聞,機用飛霹靂。
高提倚天劍,萬里無行跡。
師欲嬰其鋒,意氣真絕出。
巫峽柁聲轉,湘江帆影急。
行矣毋滯淫,坐夏猶可及。
寄語花藥市,為我留一席。
真宰動洪爐,萬物皆消息。唯有三珠樹,不用東風力。
君子天廟器,頭骨何巉崳海內久聞名,江西偶相識。
誰不有詩機,麟龍不解織。誰不有心地,蘭茞不曾植。
多君二俱作,獨立千仞壁。話道出先天,憑師動臻極。
青霄雁行律,紅露荊花滴。偶然成遠別,別後長相憶。
行至鄱陽郡,又見謝安石。留我遇殘冬,身心苦恬寂。
江上春又至,引頸山空積。何日再相逢,天香滿瑤席。
右軍本清真,名題列仙籍。
朝披赤城霞,憑崖望南極。
不讀人閒書,誅茅近東壁。
松窗拂青靄,石架橫野色。
草聖天仙求,竹扇山猿覓。
不有鐵石心,敢邇虎豹跡。
高歌振林木,上與霄漢迫。
時有太一星,擁杖照幾席。
樂欲永千年,愁難禁一夕。
大家於此且貪生,八十孩兒題向額。
今朝門下慶相符,坐有繡衣為上客。
況乎二弟古稀余,左酬右勸皆精力。
阿婆才小三五秋,卜婚日者神無敵。
燈火鰲山弧矢晨,姓名往往登仙籍。
借問人間見幾多,答雲造化慳斯席。
巷內有佳人,其志介如石。
沉酣數千卷,逕草無行跡。
秋清入肺胃,籬落牽牛碧。
詩成錦繡段,裁剸非刀尺。
如聞急徵召,厚甚帛加璧。
毋庸北窗下,細字朱黃釋。
嗟余世無用,痛飲時墮幘。
思君不相見,誰與浮大白。
中年友朋減,生意天壤迮。
何時樗隱園,容我分半席。
勿願壽,壽不利貧只利富。
君不見生平齷齪南鄰翁,綺紈合雜歌鼓雄,
子孫奢華百事便,死後祭葬如王公;
西家老人曉稼穡,白髮空多缺衣食,
兒孱妻病盆甑干,靜臥藜床冷無席。
〔太簇為徵〕泰尊媼釐,祖功宗德。
辰躔陪營,岳瀆受職。
神哉來下,神哉來格。
鄉德惟聲,留虞嘉席。
此從無枝葉,唯有諸貞實。
我法妙難思,五千人退席。
落落高梧陰,俯瞰寒流碧。
微雲過疏雨,秋容淡無跡。
魚游綠藻晴,鳥下青蕪夕。
興至每垂綸,歌罷還岸幘。
漁父兩三人,時來共爭席。
武陵邁往氣,當世隱一敵。
揚眉諸公間,甘作遷客客。
裔孫典刑在,磊落抱深識。
我學謝柳州,顧肯睨門席。
真隱愛西湖,居然來卜宅。
春波自溶溶。秋林何策策。
密邇城市居,夐與囂塵隔。
開窗放月入,好句來幾席。
鶴溪近與練湖連,一境秋水清無邊。
依稀淮岸瀟湘浦,慣見月虹書畫船。
山翁幾年吳下客,溪草溪花未相識。
筆床茶灶老玄真,肯與沙鷗分半席。
晚雨池上晴,逶迤淡將夕。
金莖華月生,綺樹流雲濕。
窗虛漏聲永,幔卷爐煙襲。
憶我同袍人,何由共瑤席。
雁落寒沙秋惻惻。明月蘆花,共是江南客。騎鶴樓高邊羽急。柔情不盡淮山碧。世路只催雙鬢白。菰菜蓴羹,正自憐人憶。歸夢不知江水隔。煙帆飛過平如席。
昊穹忽悔禍,淫雨霽今夕。
峰嶺舒紫翠,雲天麗金碧。
深蛙鳴遠汪,涼葉墜余滴。
漏屋百不憂,宵眠始安席。
官居課程地,生有文字癖。
誠知蚊負山,詎得辭此檄。
嘉禾古多士,孰者非巨擘。
老眼不待封,舊苦眩花隔。
勿雲石賈玉,箴失眸亦得。
捧心若為妍,竅鈇徒自匿。
陸海貪窮搜,奇寶多偶獲。
巧常昏金注,勇或便大敵。
清醳聆鄒琴,款識辨周鬲。
頗收半段槍,遐念連城璧。
渠應悔羔袖,吾敢厭雞肋。
撫囊搴利穎,體國免素食。
明朝羅客拜,定自百夫特。
俗無拋磚惡,歸舟緩張席。
洞庭如瀟湘,疊翠蕩浮碧。松桂無赤日,風物饒清激。
逍遙展幽韻,參差逗良覿。道勝不知疲,冥搜自無斁。
曠然青霞抱,永矣白雲適。崆峒非凡鄉,蓬瀛在仙籍。
無言從遠尚,還思君子識。波濤漱古岸,鏗鏘辨奇石。
靈響非外求,殊音自中積。人皆走煩濁,君能致虛寂。
何以祛擾擾,叩調清晰淅。既懼豪華損,誓從詩書益。
一舉獨往姿,再搖飛遁跡。山深有變異,意愜無驚惕。
采翠奪日月,照耀迷晝夕。松齋何用掃,蘿院自然滌。
業峻謝煩蕪,文高追古昔。暫遙朱門戀,終立青史績。
物表易淹留,人間重離析。難隨洞庭酌,且醉橫塘席。
天地清淑氣,人才隨所得。
君獨稟其全,濟之以學力。
蒼皮四十圍,直干二百尺。
填胸書萬卷,絢采雲五色。
清和閒詔滬,勁直沮金石。
間氣之所鍾,表表才稱德。
韞藏不自衒,況復耐官職,
頹波正流靡,不濡而不激。
平生憂國心,一語三歎息。
著庭史筆健,寒芒照東壁。
畫省方翱翔,忽厭青綾直。
揭陽落天南,自詭何太嗇。
東風吹馬耳,芻秣甘遠役。
時事棼如絲,宵衣尚顧北。
袖藏醫國方,何以壽其脈。
行行無疾驅,有詔且前席。
漢字席的含義
席
(「蓆」的古字。會意。從巾,庶省聲。天子諸侯的席有刺繡鑲邊,故從巾。席用來待廣大賓客,故從「庶」省。本義:供坐臥鋪墊的用具。後又曾寫作「蓆」) 同本義 [mat]
席,藉也。禮天子諸侯席有黼繡純飾。--《說文》。按,即筵也。方幅如巾,故從巾。
設莞筵紛純,加繅,席畫純。--《周禮·司幾筵》。疏:「初在地者一重,謂之筵。重在上者,即謂之席。」
設之曰筵,坐之曰席。--《禮記·祭統》注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詩·邶風·柏舟》
結髮同枕席。--《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覺時之枕席。--唐·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席(
⒈蓆)xi
⒈用草、蘆葦或竹篾等編成的鋪墊或遮蔽的用具:草~。涼~。
⒉座位,職位:~位。來賓~。出~(到場)。
⒊酒筵:筵~。擺三桌~。
⒋憑借,倚仗。
⒌[席捲]將蓆子上的東西全部捲走。〈喻〉聲勢浩大:~卷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