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畝秋蔬半成實,灶突無煙已三日。
良人傭車斃車下,老婦抱子啼空室。
秋風九月天已寒,飢腸不飽衣苦單。
我身為吏救無術,坐視啼泣空丸瀾。
清江入城郭,小浦生微瀾。
慣呼風月入毫端,人作神仙以上看。
天賦此清梅亦遜,地因所寓稿隨坤。
符分半刺於今易,詩得全名自古難。
洗去淫哇追大雅,能於文海障狂瀾。
蕭颯清風至,悠然發思端。入林翻別葉,繞樹敗紅蘭。
曉拂輕霜度,宵分遠籟攢。稍依簾隙靜,遍覺座隅寒。
乍逐驚蓬振,偏催急漏殘。遙知洞庭水,此夕起波瀾。
美疢交明晦,浮齡詎控摶。
宗盟一箇弱,人贖百身難。
賜斂榮絺袞,臨哀駐玉鑾。
欲知桃李愛,朝紱共汍瀾。
古人不可見,古人琴可彈。
彈為古曲聲,如與古人言。
琴聲雖可聽,琴意誰能論。
橫琴置床頭,當午曝背眠。
夢見一丈夫,嚴嚴古衣冠。
登床取之坐,調作南風弦。
一奏風雨來,再鼓變雲煙。
鳥獸盡嚶鳴,草木亦滋蕃。
乃知太古時,未遠可追還。
方彼夢中樂,心知口難傳。
既覺失其人,起坐涕丸瀾。
俊哉一躍透重淵,霹靂迫之去不還。
卻笑龍門燒尾者,依前點額在波瀾。
重陽不忍上高樓,寒菊年年照暮秋。萬疊故山雲總隔,
兩行鄉淚血和流。黃茅莽莽連邊郡,紅葉紛紛落釣舟。
歸計未成年漸老,茱萸羞戴雪霜頭。
載花乘酒上高山,四望秋空八極寬。蜀國江山存不得,
劉家豚犬取何難。張儀舊壁蒼苔厚,葛亮荒祠古木寒。
獨對斜陽更惆悵,錦江東注似波瀾。
宮前儀衛尚般還,花裡聲傳午漏殘。
見說御園才放水,聖心游泳正觀瀾。
飛鴻歸盡燕將還,亭院深沉人倚欄。
斜搭鞦韆寒食雨,已黃柳柳暮春寒。
密球杏萼紅如糝,半落梅花香未殘。
人世年年非舊事,感時惟有淚丸瀾。
與子雖天意,知人昔帝難。
一言謀早定,九鼎勢先安。
大舜仁由性,成湯治以寬。
孤臣恩未報,清血但丸瀾。
梅邊未有屋三間,僦得樓居特暫安。
天下事非容易說,門前山可久長香。
瓶花頻換春常在,階草不除秋自殘。
豈是江湖難著腳,如今平地亦狂瀾。
職事相填委。文墨紛消散。
馳翰未暇食。日昃不知晏。
沉迷簿領間。回回自昏亂。
釋此出西域。登高且遊觀。
方塘含白水。中有鳧與雁。
安得肅肅羽。從爾浮波瀾。
繁條蘊徂謝,清宮媒炎寒。
涇陽擅秦寵,豈得長交歡。
一朝成遠間,斂怨東出關。
昔日夭桃華,今同秋草殘。
所以龍陽魚,痛哉涕汍瀾。¤
削成峭壁碧孱顏,石罅高臨毛髮寒。
我有胸中一寸鐵,湛然如水絕波瀾。
芍葯承春寵,何曾羨牡丹。麥秋能幾日,谷雨只微寒。
妒態風頻起,嬌妝露欲殘。芙蓉浣紗伴,長恨隔波瀾。
自憐多病強加餐,里巷浮湛罷據鞍。
懷舊十年蓬鬢改,傷春三月落花寒。
志酬投筆元非易,事到持杯便不難。
敢謂閉門深避世,亦知門外有波瀾。
瞿塘嘈嘈十二灘,
此中道路古來難。
長恨人心不如水,
等閒平地起波瀾。
染溪曾是竹千竿,歲久生麟化碧灘。
賴有龍孫振根撥,且須深蟄捍濤瀾。
平生翁子妙談天,誰愛青山不愛官。
一笑同看巖下井,秋來能更起微瀾。
漢字瀾的含義
瀾
(形聲。從水,闌聲。本義:大波浪)
同本義 [billow]
瀾,大波也。--《說文》
大波為瀾,小波為淪。--《爾雅》
天下安瀾。--《四子講德論》
觀水有術,必觀其瀾。--《孟子·盡心上》
回狂瀾於既倒。--韓愈《進學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岳陽樓記》
又如:狂瀾;巨瀾;瀾倒波隨(猶言隨波逐流。比喻言行無標準);瀾澳(水曲);波瀾(波濤);推波助瀾
波紋 [ripple]
風行水波成文曰瀾。--《釋名》
珠玉潛水,而瀾表方圓。--《文心雕龍·隱秀》
又如:死水微瀾;安瀾(河流平靜,沒有氾濫現象);微瀾(小波紋);瀾清(清澄如
瀾lan大波浪:狂~。推波助~。
────────────────—
瀾lan 1.見"瀾漫"。 2.見"瀾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