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升天去不還,空留片石在人間。
千尋杳杳撐紅日,倚雲喬木羽林閒。
時人不信飛昇路,轍跡龍髯竟可攀。
老來筋力倦登山,契闊梅花幾日間。
莫與梅花筋力倦,且推一雪阻躋攀。
槎牙老樹得春早,摘索好枝如雪攀。
筆端風雨發天慳,應有清名動九關。
正直早年聞苦節,只今文翰許誰攀。
上方鳴夕磬,林下一僧還。密行傳人少,禪心對虎閒。
青松臨古路,白月滿寒山。舊識窗前桂,經霜更待攀。
回邪生正信,臭草出栴檀。
逢難須怪固,安居志好攀。
聖帝歸梧野,躬來謁聖顏。旋登三徑路,似陟九嶷山。
日照堆嵐迥,雲橫積翠間。期修封禪禮,方俟再躋攀。
邊地遙無極,徵人去不還。秋容凋翠羽,別淚損紅顏。
望斷流星驛,心馳明月關。稿砧何處在,楊柳自堪攀。
愚公方住谷,仁者本依山。共誓林泉志,胡為尊俎間。
華蓮開菡萏,荊玉刻孱顏。爽氣臨周道,嵐光入漢關。
滿壺從蟻泛,高閣已苔斑。想就安車召,寧期負矢還。
潘游全璧散,郭去半舟閒。定笑幽人跡,鴻軒不可攀。
城分流水郭連山,拂露開懷一解顏。令尹關中仙史會,
河陽縣裡玉人閒。共憐秋隼驚飛至,久想雲鴻待侶還。
莫恨慇勤留此地,東崖桂樹昔同攀。
詔命雖殊異,行裝亦等閒。
蓬壺如得路,藜杖似歸山。
赴約過嵩嶺,辭家到竹關。
從茲位清峻,野客轉難攀。
誰信東南有此山,幾回蠟屐只空還。
乾坤超出浮塵外,世界深藏粒粟間。
鶴不旭來華表在,犀從飛去紫雲閒。
捫蘿直上凌霄塔,見說微垣手可攀。
黃花古城路,上盡見青山。桑柘晴川口,牛羊落照間。
野情隨卷幔,軍士隔重關。道合偏多賞,官微獨不閒。
鶴分琴久罷,書到雁應還。為謝登龍客,瓊枝寄一攀。
風流人物冠瀛寰,折桂曾驚咫尺顏。
肯賦摽梅深有味,已標仙籍正相關。
一枝笑入絃歌裡,千古名傳俎豆間。
欲攪枯腸追妙語,飛來雙鶴杳難攀。
青紫間朱丹,三湘五嶺間。
充庖資爽口,泛酒助酏□。
種色思圓月,叢生憶小山。
卻枝曾入手,招隱更聊攀。
清優四皓官,瀟灑二疏顏。
直道空華髮,明時獨買山。
如聞元老議,尚恐軟輪還。
誰是塵埃者,清風合自攀。
溪流一派碧潺潺,落蕊隨溪出亂山。
惟有劉郎重回首,往來行客更誰攀。
一洗干戈眼,舟穿亂石間。
不因深避地,何得飽看山。
江潰重圍急,天橫一線慳。
人言三峽險,此路足追攀。
此日縱自爾,此興不可闌。
竹徑滑拳局,芒鞋側蹣跚。
南窺下陰洞,北望升天關。
鬼穴勇爭覷,仙扃誰得{左木右上戶下寰去}。
敷床憩明潔,酌酒休癡頑。
幽處可僧磬,回中堪舞鬟。
樂極急有念,相顧生愁顏。
指點壁間字,其人多馬班。
書跡向昧昧,苔痕日斒斒。
題名出門去,歲月如循環。
何年復此來,三士同躋攀。
海宇熙平日,乾坤夢幻間。
虹流始華渚,龍臥已橋山。
堯莢驚新換,湘筠憶舊斑。
翠華天上去,無路可追攀。¤
漢字攀的含義
攀〈動〉
(形聲。從手,樊聲。本義:拉,牽)
同本義 [draw]
攀,引也。--《廣雅》
右手攀右趾。--明·魏學洢《核舟記》
又如:攀戀(攀住車轅,戀戀不捨);攀轅(拉住車把)
攀援,指用握住或抓住某物的方法爬或登 [climb]
將士皆攀木援崖,魚貫而進。--《三國誌·鄧艾傳》
攀草牽棘,…石崖側削則援崖。--《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又如:攀引(攀援);攀延(攀附他物延伸);攀沿(猶攀緣);攀雲(攀附青雲而上升。後比喻仕進);攀倚(攀援依傍);攀進(攀緣行進)
指跟地位高的人結親戚或拉關係;高攀 [seek connections in high places]
兩府攀陪十五
攀pān
⒈抓住東西往上爬:~樹。〈引〉向上,登高:~登。~山峰。〈喻〉巴結投靠有權勢的人:~附。~龍附鳳。
⒉拉攏,拉扯:~親。~扯。~談。
⒊拗:~折。